「明學」為何這麼火?其實就是現代人的焦慮

2019-11-02     娛樂圈有真愛

多虧了黃曉明,《中餐廳》這檔節目,前兩季存在感逐漸稀薄後,終於在第三季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

連續五期收視率、網播量牢牢霸占榜單冠軍,每期節目播出,必有多條熱搜上榜,很有當下最紅綜藝的架勢。

黃曉明在節目中的金句被網友們歸納整理成「明學」,如今已是最熱的一門顯學。

他的霸道總裁語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這是你的問題,你自己解決」被網友們廣泛應用,就連朱廣權播新聞時也用上了「明言明語」。

不少觀眾嗑上了頭,每周五興致勃勃守著節目更新,等待學習新語錄,並對黃曉明的各種細節進行360度無死角分析,這可是頂流才有的待遇啊。



之所以如此上頭,或許是因為很多人從中看到了職場生活里的自己。而黃曉明則像極了那個自負頑固、不知變通的不靠譜老闆,或者霸道耍帥、卻情商很低的直男朋友。

能把《中餐廳》拍成職場抓馬劇,在這個浪漫的小餐廳里時時上演窒息職場人生,佩服佩服。

似乎,國產綜藝一直有將歲月靜好的慢生活拍成爆炸煙火人間撕逼劇的能力。

就像原本倡導明星自助出遊,體驗異國文化的《花兒與少年》前兩季,也被硬生生拍成了女明星們暗暗角力,互相撕扯的小劇場。


而明星異國開飯店的《中餐廳》則成了職場殘酷物語和令人上頭的「領導奇葩行為大賞」。


小明參加中餐廳成功開發出他的「明學」語錄,大家都在玩梗,一會兒模仿他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一會兒安排他出征ins,還有專屬表情包

真的是又好笑又好氣的心情。




小明和王俊凱的視頻就更好笑了,他們剛到就被小明組織開會,他興致勃勃的討論第二天要怎麼營業,巴拉巴拉的。




然後王俊凱弱弱的過來說,明天還不營業,後天才開始上班。




小明提議第二天買海鮮,9點半出門。




三字給出建議,這邊海鮮8、9點就沒有了,覺得要去早一點。




結果小明說,「以防萬一,我們還是9點鐘出發。」




三字整個人傻掉,疑惑自己是不是沒說清楚。




小明突發奇想要做套餐,讓大家準備大量的食材,三字提出冰箱完全裝不下。



被小明霸道總裁鎮壓「冰箱也可以買」!



三字無語了……



還有非常經典的小明讓三字小心把豆漿煮糊了,給他科普了一大堆豆漿沒有煮熟、煮過頭的情況。

三字只能弱弱的說,「可是這也不是豆漿」。

真的笑死我了。




憐愛三字,又想幫忙又一頭霧水,完全get不到小明。

感覺自己要變成三字粉。


小明真的是很老派經理,經常抓他們開會,三字暗暗和楊紫吐槽像在軍訓。




最新這一期也很好笑,小明依然是霸氣四射,和大家開會,對大廚不滿意,要求他去開單,然後自己去買食物,氣氛非常嚴肅。



這期不要命的是楊紫,她看場面太冷,說「小鬍子壯士還挺帶勁」!

「小鬍子壯士」指的是小明。



然後小明斜她一眼。



楊紫笑容漸漸消失……



小明這集犯病的地方是他和林大廚溝通送貨的時候,林大廚聯繫到供貨商,對方要求200歐元起送,然後小明一個勁就說,他要錢就給他好了。



林大廚解釋別人200才送,小明繼續說「他要百分比,你直接把這個百分比給他不就完了嗎」。



口氣非常堅硬,「我達不到兩百,你說你想要多少錢」

其實小明的意思很簡單,別人200起送,是因為200的貨物利潤滿足他們的送貨快遞費了,才願意來送貨。那麼不到200的情況,補足他們的運費利潤,也能讓他們送的。

可是他的描述真的很不便於理解,才和林大廚呱唧吵半天。



吵到最後小明竟然笑了,說林大廚「你好倔強啊」。

他一直不知道,他自己才是那個最倔強的人嗎……




本期他洗白了網上的一個內容,我也得和他道歉,就是之前三字說冰箱不夠,他大手一揮說買,預告出來後,我們都在嘲他太浮誇,居然真的買冰箱,難道就為了面子嗎。

這集發現冰箱倒不是他要買的,是林大廚提出東西太多,要求買一個,他才答應的。




小明說「可以,我買」!

三字直接笑裂,想不到小明還真的去買了。




小明的「明學」出來之後,網上還有「明學修煉手冊」的答題活動,不少人對小明的邏輯思維非常無語,很少人能完全get到他。



明學這個月之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紅遍全網,還真和剪輯本身關係不大,而是本身就足夠有料。

細細想來,不外乎三個原因。

首先,網民對「霸總」人設向來就有天然的關注度。


回顧之前的影視作品裡,以「精英」「睿智」引發大家共鳴的優秀商界霸總真的是太少了,相比之下,還是「壕」或者說話羞恥的霸總更有存在感。


就像之前「承包魚塘」迅速變成名梗一樣,黃曉明的霸總式發言,處處都是造梗大師的水準。


二來是,「霸總劇」流行的那幾年,黃曉明總是拿到類似的劇本,長期霸總附體,太容易令人聯想起過去的點點滴滴了。


要說黃曉明剛開始拍電視劇的那幾年,還真不這樣。


在2005年之前,還是維持在《大漢天子》的少年英姿雄發的狀態里的,到2006年的《神鵰俠侶》,那時他和劉亦菲搭檔,在觀眾心裡也是堪稱小鮮肉和小花的。


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算是霸總的角色,還是《新上海灘》里的許文強。但是許文強只是看起來強勢,還不邪魅,開始加上邪魅這一項,是在《新鹿鼎記》時期get到的新屬性。


也不知道哪裡學的手勢

這兩項在翻拍版的《泡沫之夏》里可謂是全占。

「明學」為何這麼火?其實就是現代人的焦慮


再品品《何以笙簫默》里的霸總台詞——

「把裡面的照片還給我」「為什麼要還給你,裡面明明是我的照片」「我勸你不要跟一個律師討論物品的所有權問題」


「明學」為何這麼火?其實就是現代人的焦慮


這種畫風和口吻,是不是跟節目裡的明言明語有異曲同工的感覺?


對於影視作品,觀眾配合劇情服用,代入「霸道總裁愛上我」的語境,尚且有看爽劇的感覺。

更關鍵的是,黃曉明雖然撐起一個霸總殼子,但內里終究是溫和、猶疑的一個人,語言和本人的分裂也讓「明言明語」顯得十分滑稽。

其實嚴格來說,國內綜藝里對標這檔節目的應該是《嚮往的生活》,後者曾經也是國內最為貼近慢綜藝精髓的節目。

但走到了第三季,口碑聲勢卻大不如前。綜藝痕跡越來越重,大量飛行嘉賓的加入,讓節目像一檔談話和宣傳節目,這根本不是在逃離都市,而是把鄉村又變成了另一個職場啊。

就如同我們之前所說的《中餐廳》,即使它離開了中國,把餐廳搬到了義大利風景如畫的小島上,依然充斥著戲劇化的衝突,人際關係的矛盾,觀眾看這樣的節目,如何能抽離焦慮?!


羅英石曾經說過:「這樣的節目,成員間的配合非常重要,只有彼此間有好感才能更好的工作」。

或許當我們國產綜藝真正理解這句話,放棄放大嘉賓的性格問題、放棄引流的撕逼劇本時,國產慢綜藝,才能真的慢下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E3KNG4BMH2_cNUgmqu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