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 刺蝟的親密

2019-12-31     江蘇莫愁雜誌社

溫暖 美好 獨立

願我們都能協調出既相愛,又獨立的適當距離。

——莫愁大觀園

冬天來臨,為了取暖,刺蝟和刺蝟越靠越近。可靠得太近就刺痛了彼此,只好各自後退,但寒冷又驅使它們再度靠近。幾經波折,刺蝟們終於找到最合適的距離,既能夠相互溫暖,又不至於刺痛對方。

現代生活同樣需要我們成為一隻懂愛的刺蝟——不只是婚姻關係、親子關係,所有的親密關係中都需要對同一個人容納對立的情感——愛,同時不滿。如何才能收起身上的刺,協調出既能相愛,又能獨立的適當距離呢?

《親密關係的秘密》一書也許可以給出部分答案。作者傑夫·艾倫是英國著名知見心理學大師,在書中他回憶了和妻子蘇珊三十多年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那些似曾相識的情節:蜜裡調油的初始,熱情冷卻後的疲憊,總是無謂的小爭吵,乃至得隴望蜀的出軌,以及傷痕的修補和情感的重啟……生活細節拉扯體內枝枝杈杈的神經,每一次牽動拷問自己的靈魂。即使是以相愛的名義,我們仍然情不自禁地去傷害對方。看似洗碗這樣的小事,為何會引發家庭危機?當傑夫層層深入地剖析他和蘇珊的婚姻生活時,我們漸漸也覺察到自身的各種問題。

想起電視劇《中國式離婚》中,林小楓和宋建平稱得上模範夫妻,最初的不滿也只不過是洗碗的小事。那些爭吵和事件本身並無太大關聯,所有我們壓抑在潛意識裡的感覺只是透過某個契機被觸發罷了。就如傑夫所說,其實只有極小部分的怒氣和當下所發生的事件有關,雖然當時雙方都抓著事件糾纏不休。電視劇的結尾,林小楓握著一把沙子,默默感嘆:「愛情就像手裡的沙子,越想抓緊越是漏得多。」其實,愛也罷,恨也罷,矛盾的表象背後,隱藏著受傷的人——就如同取暖時受傷的刺蝟,抱緊身體成為刺球,不願以真面目示人。

傑夫和蘇珊,一對普通的夫妻,他倆的故事具有普遍的共性。何況,傑夫在他的書中還集結了許多向他們尋求心理諮詢幫助的客戶和工作坊參與者的故事。這些故事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同時又共同顯露出對於親密關係的惶惑無措。

愛是需要能力的,這個能力就是讓你愛的人愛你。」林小楓的這句話對我們同樣有用。傑夫在該書的每節最後,都有針對案例分析得出的小貼士:指點迷津。寥寥數語,卻是靈犀一通,端看我們是否瞭然於心且貫徹實踐。就像傑夫建議「視伴侶為你的一面鏡子」,當我們從伴侶的眼中窺見他眼中的自己時,那麼,我們就漸漸學會了如何做一隻懂愛的刺蝟——在那愛的山坡上,一起並肩曬太陽。

來源:《莫愁·智慧女性》

編輯:巴恬恬

校對:張秀格

審核:黃妍虹

莫愁大觀園

有溫度 有態度 有深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DC1XG8BMH2_cNUg0lb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