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抗疫期間,即便是元宵節,大家也都宅在家裡,往年熱鬧的戶外民俗項目也見不到了。但宅在家裡,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延續傳統。在棲霞農村,不少老人還是會堅持做豆面燈,下面就聽聽當地農民作家北芳的講述。)
以下是正文——
沒有傳統民俗演出,不用送燈上墳祭祀,這是一個別樣的元宵節。為了抗疫,我們宅在家中,一晃半個月了。
今天一清早,我們村的幹部就在喇叭上廣播,當前,正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為有效減少人員外出聚集,防止因上燈祭祀引起疫情傳播,進一步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最大限度地保證元宵節期間疫情防控穩定和森林防火安全,今天元宵節取消到山裡上墳送燈,可以在家中祭祀、網上祭祀等方式寄託哀思、緬懷故人,在外人員一律不准回家祭祀,各個路口也都有村幹部嚴守把關。一會兒,鎮上的科普宣傳車也來了,在村裡滾動廣播宣傳防疫知識。
我煮了元宵吃了,朋友發過來信息:「今天一定要呆在家裡,否則病毒會笑話我們,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元宵快樂!」平時大家都說:「出門不為尋親友,一步能將百病消」,但是今年,不出門才是最安康的。
小編突然問我,今年元宵節不一樣啊,你們是怎麼過的,趕快寫一寫吧。
我一時腦子空空,如果是往年,傳統的節日故事多多,可是今年該怎樣寫這個特殊的元宵節?
忙活午飯,微信上那些朋友發來的信息顧不得回復,吃了午飯我又忙著和面、剁菜,包餃子。因為公公婆婆年老體弱,我每天做了飯菜去送給他們吃,包餃子也得多包。
好歹忙活到三點多,包完了餃子,心想可靜下心來吧,但是婆婆又在嘟嘟囔囔,不讓上山送燈,也不讓出門,你爹的草藥也快吃完了,這到底什麼時候才是個頭?我說您老先回家待著,一切我想辦法。
婆婆回家去了,老王打開電視,又躺在炕上看手機、看視頻,搞得我腦袋亂鬨哄的,叫他關掉他不關。沒辦法,我打開電腦音樂,放著越劇,讓越劇的旋律淹沒老王的視頻的噪音,這樣我在噪音混亂中可以擯棄一切聲音的干擾,開始思考元宵節的文字。
翻開朋友圈,千篇一律的心情,大同小異的文字緬懷先人:今天是正月十五,給天堂里的親人點一盞心燈,照亮天堂的路,點一束心香,讓天堂的親人不再孤冷,願在天堂親人一切安好!願天佑中華,疫情早點過去,一切平安!
如果沒有這場疫情,傳統的風俗年年在延續,莊戶人從來不馬虎他們對祖先和神祗的敬畏。按照風俗,都是正月十四日上午用豆面調好面,放在鍋里餳,下午開始做燈碗。家裡有幾個人就做幾個花燈,再做12個月燈,月燈是幾月就在燈碗口捏幾個褶子,像今年閏月,閏幾月就多做個幾月的燈碗;12生肖的燈碗隨便做,一般是家裡有什麼屬相的成員,就做什麼動物,但是聖蟲燈、雞燈、看場佬是必須做的,塋燈是祖宗有幾口墳,就做幾個燈碗,塋燈的特點是沒有褶子,只捏個盛油的碗就行了,如果是第一年新添的墳,要用白面做個燈碗去祭祀,老祖宗的規矩多著了。
次日元宵節上午,到草垛上去剪線草做燈碗的燈芯,剪成二寸來長,用棉花纏起來,插在燈碗上,把蠟化成油往燈碗芯上澆,有的嫌蠟點過了不好洗刷,吃時有蠟味,澆上花生油,有的澆上豬油。下午,人們開始拿著塋燈去上墳,送在墳前點著,並囑咐老人家「照燈好捉虱子」,現在這樣說倒是叫人竊笑,但是老輩人一直這樣說著做著。
晚上大人在門口放煙花,小孩放滴拉嘰,從炕邦點著滴拉嘰拿著一直跑到街上去和小孩們扎堆一起放。我媽拿著嘴裡叼著蠍子的雞燈到處照,口裡念念有詞,這些詞我們都寫了好多次,但是每年都要念,就是今年,我們照樣拿著蠟燭到處照,嘴裡卻說:「雞照照炕邦,蠍子不蜇老娘;雞照照窗台,蠍子不蜇胖孩;雞照照鍋底,下蛋好吃;雞照照雞窩,下蛋多。」豬頭放在豬圈上點著,魚燈放在水瓢點著在水缸遨遊,看場佬身上背著叉子掃帚木杴鐮箏簸萁布袋等,滿滿一脊樑,懷裡捧著個大燈碗,點著,送到場院裡。
今晚,我煮了餃子,放在北桌子上,點著蠟燭,算是對祖先的敬奉。我拿著元寶電子燈,念念有詞到處照,算是論論規矩吧。
因為隔離,很多人不能出去買元宵,便在家自己做,發在網上,給家人溫暖,祈求祝福。我給父母打了一個很長的電話,我媽說,她年年都做燈碗,今年沒有新豆面了,去年的豆面都長了蟲囉嗦,因為家裡有小孩,就用籮把蟲囉嗦隔出去,調了一點面,做了幾個燈碗給孩子點著玩。陳豆面也不好,做得不如以前好看,反正也不吃,哄小孩玩就是了。妹妹也拍了幾張照片發過來。我一看,果然做得簡單了,從前做得可是樣樣數數精巧好看。我媽說,豆面燈碗最喜和蘿蔔絲在一起炒菜,有一種吃法,很少有人吃過,那就是秋天的芋頭梗曬乾了,現在拿出來水泡著,把裡面的澀氣給緩出來,和燈碗一起炒菜,非常好吃。只是,現在人們做燈碗就是為了論規矩,誰去吃那口豆腥味?我可是從小不愛吃燈碗的。
我給公公婆婆兌好了藥,回家吃了餃子,范惠德老師發過來一條微信:疫情無情人有情,微信無菌帶春風。一句問候三春暖,情義盡在微信中。元宵節快樂!
這個元宵節,雖然宅在家裡,但是婦女們也是好一頓忙活,抓起手機,看到朋友們的祝福和為武漢祈禱的祝願,雖然光陰不回頭,故人不重逢,但是溫情傳遞,至深情,共真情,是這個元宵節燈事的主旋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7PuJXAB3uTiws8KZUT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