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栽培須在仲秋。
牡丹春季萌動很早,2月發芽,3月展葉,清明至穀雨之間發蕾開花。
5—9月為牡丹花芽分化時期。9月中旬以後,雖生長趨於停止並逐漸進入休眠時期,但其根部卻沒有完全停止生長。此時栽植牡丹容易產生新根,故可促使翌年生長、開花趨於正常。如果栽晚了,根部傷口難以癒合,來年發芽早,還會出現上部生長、開花急需水分、養料,而下部未生或很少產生新根,造成不能提供大量水分、養料的「供求矛盾」,因此導致植株長勢衰弱,甚至萎蔫以至死亡現象。有些栽植的牡丹多年不見開花,究其原因主要是栽植時間過晚或過早。
過早栽植牡丹(指9月下旬以前)也不適宜。因為栽時葉子已被摘除,而時值高溫季節,會引起植株「秋髮」,影響第二年的正常生長、開花。春季栽植更足不可取的,民間就有「春季栽牡丹,到老不開花」的說法。
在黃河流域,栽植牡丹的時間應選擇在秋分至寒露之間最為適宜。
牡丹繁殖有播種、嫁接、分株3種方法。除了培育新品種採用播種方法之外,一般多採用嫁接和分株方法繁殖。
嫁接繁殖,選用芍藥或單瓣種牡丹為砧木。一般在9月中、下旬把砧木的根挖起,蔭干備用。然後從良種母株上剪取帶1~2個芽的新枝作為接穗,用切接法嫁接。接好的苗栽於苗床上,用砂質壤土覆蓋,微露接穗的芽頭。冬季苗床要蓋草防寒,翌年4月,接活的苗可見發芽。這時如發現砧木上抽芽或接穗上出現花蕾,應隨時摘除。也可以在秋季採用分株方法繁殖。還可以採用壓條方法繁殖。
牡丹性耐寒、怕炎熱、忌多濕、喜肥沃。宜選擇乾燥的向陽地栽植。地勢低洼的需將土填高以利排水。移栽宜於10~11月進行,成活率高。牡丹需肥較多,要用肥土混和腐熟堆肥、魚雜肥和豆餅作基肥,栽後不能施以濃肥,只施澆很稀的液肥。開花前澆灌腐熟豆餅或人糞肥,花開完再施薄肥一次,9月後可加重施肥量,以有機肥最好。3月中旬要剪掉密生的小花蕾,一枝只留一朵花,花朵才能開得又大又艷。當花朵凋謝後要將花梗連葉剪去,以免結籽消耗養分。冬季要鋪廄肥、碎草保暖防凍;夏季也要覆草防止土壤水分過多蒸發,並經常適量澆水,上面要蓋簾遮蔭;暴雨過後要及時排除積水,以防爛根。
初栽牡丹 【澆水是關鍵 】
1、了解生長習性,才能養好牡丹。牡丹喜涼爽、乾燥通風透氣的環境。喜陽略耐半陰, 有發達的肉質根(怕水原因)。
2、選擇品種,適時栽植。初學者要選擇適應性強的品種,如洛陽紅。趙粉等。秋季是栽植牡丹的最佳時期。俗語有「春分栽牡丹,到老不開花」的說法 。
具體栽植時期以9月中旬到10下旬為宜。在此時期內又以早栽為好,早栽地溫尚高,可促使早發新根,有利於成活、越冬及翌年的生長。盆栽可調整溫度,因此可適當遲栽。無論地栽或盆栽,均應使栽植空間寬大深長。底部混入腐熟基肥後,使根系均勻分布,自然舒展,不可捲曲在一起。栽植深度應使根頸與土面平齊或稍低為宜,不可過深或過淺。封土時應分層填土,層層踏實,然後澆透水,培土越冬。
3、適時適量澆水施肥。澆水要以既保持土壤濕潤,又不可過濕,更不能積水為原則。一般初栽之苗要澆透水,入冬之前要澆透水,其它則可因地因花酌情澆水。
4、盆栽要配好基質。一般以腐殖土為主。避免摻入過多的煤渣、沙子等以防夏季燒根發生葉片乾枯現象。盆栽尤忌低溫長期濕潮,一定要乾濕交替有間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