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一個神一般的品牌。倒不是說這個品牌銷量有多高,實際上它的年銷量比不過豐田一個零頭,但你別管那麼多,特斯拉在當今世界上,就是智能汽車,就是純電動車的代名詞之一。
為了讓國內的純電車行業有更好發展,倒逼產業升級,我國對特斯拉可謂一路綠燈。特斯拉作為我國目前為止唯一一個外資獨資汽車製造商,在國內可謂風生水起。但這被寄予厚望的特斯拉最近一段時間的表現,卻有違它本該有的大哥風範。
變本加厲的減配
特斯拉早在它的故鄉美國,就曾經有過多次減配,以次充好的前科,為此,特斯拉沒少被罰款過。
但在沒太多人知道這段黑歷史的中國,特斯拉就又故態復萌了。2月底,國內陸續有媒體爆出,國產版特斯拉Model 3車型存在著電池型號和配置表上不匹配的情況,實際裝車的電池型號和性能明顯差於標稱的電池型號。
對此,特斯拉方面沒有任何回應。而在電池問題爆出後不久,有網友爆料稱國產版Model 3的自動駕駛晶片和配置單存在差異。在配置單上,其自動駕駛晶片為HW3.0,這是特斯拉當前最新的自動駕駛晶片,和全球其他地區的Model 3一致。但在國產版車型上,網友卻發現晶片被私下換成了型號更老舊的HW2.5。
大家可能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特斯拉在Model 3的宣傳中提到的重要賣點之一,是這款車支持未來OTA升級到L4級自動駕駛,甚至可以在未來支持L5級。而要實現L4級,核心就是HW3.0晶片系統。而硬體性能嚴重落後的HW2.5系統,只能支持到L3級自動駕駛。
也就意味著,特斯拉存在明顯的欺騙現象。而無論是電池事件還是自動駕駛晶片事件,特斯拉方面都沒有任何回應,而隨著315臨近,自動駕駛減配這事兒越鬧越大,特斯拉才表示將為涉事車輛免費更換HW3.0硬體。
飄了,徹底飄了
這是個什麼事情呢?打個比方你花了1萬買了一台蘋果11手機,宣稱搭載A13晶片,很好很強大吊打世界沒商量。但你收到之後發現這台手機的晶片居然只是4年前iphone 7上的A10!同樣是美國公司,蘋果絕對做不出來這種事,但特斯拉,還真做出來了。
根據我國汽車生產製造方面的規定,車輛核心信息的變更是需要備案的,未經備案不准上市銷售。這是法律,顯然問題根本上在於特斯拉。或許是因為特斯拉在整個中國工廠建設過程中享受著超國民待遇,它開始飄了,以至於連中國關於汽車生產製造的管理規定都拋到一旁,至於用戶權益,那就更不當一回事。
這真是匪夷所思。不敢想像傳統車企能做出這種事,國內的造車新勢力更不可能如此。造車不是小孩過家家,出這種事,要麼是特斯拉看不起中國用戶和中國的生產管理規定,要麼是其管理方面真的有大問題。前者,並不是說特斯拉傲慢,而是其一貫的冒險風格所致,至於冒險導致的結果,只能讓消費者承擔。
後者,從特斯拉誕生到現在其拙劣的產品質量就可見一斑。在美國的製造業大環境下,特斯拉壓根沒經歷過嚴謹的汽車製造理念的薰陶。然而這種模式,在中國這個品質上追求精細、精神上追求誠信的社會上,註定是行不通的。
自毀長城的特斯拉
其實特斯拉入華這事,真能對國內純電車產業鏈有什麼翻天覆地的改變嗎?實際上特斯拉的核心優勢在於軟硬體匹配上,這是作為美國企業的先天優勢(美國IT科技極其發達,這大家都知道),但特斯拉在製造,在品控等方面,是存在極大劣勢的,這也是它的美國特色使然。
但同樣作為造車新勢力,國內車企明顯有著不一樣的發展模式。大多數造車新勢力企業都有著傳統我國製造業企業那種真抓實幹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態度,它們對於產品可謂一絲不苟,也很能傾聽用戶意見,在最短時間內作出反應。無論在製造還是對用戶態度上,我國造車新勢力們相比特斯拉有著天然優勢。而特斯拉對於國內新勢力車企來說能起到的作用,也只是讓新勢力們看到了我們距離世界頂尖水平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
這種差距其實並不太大。特斯拉已經實現的一些功能,目前新勢力們也已經差不多可以搞定。作為消費者,我們是否還有必要繼續迷信特斯拉?相比毫無誠意問題頻發的特斯拉,我們是否應該考慮一下,國內那些真正優秀的智能純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