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微信有10個億的用戶,流量可謂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微信個人主頁支付頁面中收納騰訊服務和第三方服務,俗稱微信的」親兒子「和」乾兒子「。可見這些應用於微信的關係均不一般,也受到來自微信流量的饋贈。
筆者曾經有幸做過一段時間的美團外賣渠道運營,小程序上線之前,這裡接入的是H5開發的頁面,可以說是APP的精簡版,僅支持完成產品的核心流程,主要目的是幫各家引流拉新,拓展微信支付場景。
這裡,我想聊聊這段不長時間的渠道拉新思路:
一、背景
基於大背景分析,17年在線訂餐市場用戶規模不斷增長。但增長速度有所放緩,當時的市場份額美團和餓了麼市占率還不分伯仲。
17年美團外賣的發展策略可見加強渠道覆蓋和拓展消費場景,不斷地跑馬圈地,搶占用戶。各家流量主爸爸也暗中發力,以美團外賣入駐微信對抗餓了麼入駐淘寶。外賣是高頻客單價低輕決策的業務,市場大用戶增長迅速,對外賣的扶植能夠帶動兩家的移動支付用戶數。
二、渠道分析
1. 用戶屬性分析
渠道運營首先得摸清楚這個渠道的特徵。
通過數據分析和用戶調研,來掌握這個渠道的用戶特徵。微信錢包入口背靠微信,剛上線也沒多久,新用戶占比高,與APP重合度低,剩餘部分多入口用戶和替代用戶。
2. 使用場景分析
微信入口是H5開發,功能也比較簡單,使用體驗上有所折損。
該渠道用戶在使用頻次上較APP低,從數據上看是APP的二分之一,從使用動機上,目的性明確強調快而不是逛。
使用場景也有差異,微信用戶「群體性活躍」的最高峰是每晚10點,微信渠道的晚餐夜宵訂單高於午餐場景。該渠道的用戶優惠敏感度也低於APP,上線初期僅有產品核心功能,沒有補貼,純流量的自然轉化。
3. 渠道SWOT分析
渠道的swot分析有助於我們更好的了解渠道特點,發揮優勢。
基於渠道特徵和渠道優勢,推導出該渠道的運營重點是利用微信渠道流量優勢,實現快速拉新,為外賣產品轉化更多新用戶。
三、運營策略
以公式法來拆解目標,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的知道下一步該從哪些方向做什麼事情。
從下圖可以看出:只要是2件事,首先把微信流量引導至渠道,其次是將入口的流量高效利用起來並提高轉化成效。
四、重點項目
1. 天降紅包
天降紅包解決的是轉化率的問題,這裡重點說下彈窗紅包的設計思路。
彈窗紅包(天降紅包)是廣泛應用的一款補貼工具,看似簡單的產品其實都能拆解出相對應的邏輯。
比如:我這裡的彈窗紅包主要功能就是轉化入口流量為訂單,那麼轉化訂單的過程中需要按步驟來拆分。
從吸引-理解-行動-分享來看,用戶首先進入入口看到紅包被吸引,然後點擊領取的過程中被要求登錄,登錄後根據不同的用戶身份獲取不同金額的券和文案,領券後頁面出現下單按鈕引導用戶在理解產品流程的基礎上行動。
當然也基於登錄用戶的訂單轉化率高於未登錄用戶,特別是在H5開發的頁面用戶體驗不是很好的情況下,提升登錄率是很重要的課題,相對於各家APP也是亦然。
當然了,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一定的是彈窗紅包,而不是分享紅包或其他形式的紅包呢?
那麼,這裡就是基於場景考慮,首先這個產品等守住產品第一關卡——承接流量。分享紅包是下單後的產品,push或簡訊紅包是點對點,適用於精準發放的場景。
按照產品設計金字塔模型(元素層-能力層-表現層)可以做以下拆解:
補貼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斷地測算中根據不同用戶敏感度,市場供需環境調解的時間段調整的,步驟如下:
2. 微信生態流量合作
微信生態合作獲取流量做的是拉流量的事情,首先梳理微信生態內有哪些值得我們挖掘的資源。
其次,是基於這些資源和我們渠道契合點和價值來制定合作策略,以此去談合作的切入點,想清楚合作的目標,也方便合作開展後去用相對應的指標評估合作的收益,衡量這次合作帶來的流量質量和效率如何。
總結
看似簡單的事情,背後其實存在重要的邏輯思考,不斷地挑戰自己的思維,去拆解去搞清楚原理,可以幫助我們的運營能力更上一層樓。也以此資自我鼓勵鞭策。
作者:淺夏秋晴
來源:微信公眾號:「復盤運營之路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本站根據CC0協議授權轉發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聯繫:[運營的小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