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是由支氣管-肺組織、胸廓或肺血管病變致肺血管阻力增加,產生肺動脈高壓,繼而右心室結構和(或)功能改變的疾病。根據起病緩急和病程長短,可分為急性和慢性肺心病兩類。
肺心病的症狀表現:
1、長期咳嗽、咳痰
肺心病的早期,病人安靜時可沒有症狀,所以很難引起注意。但是在活動後肺心病的早期症狀就較明顯,主要表現為長期咳嗽、咳痰。
2、呼吸困難
稍微活動下如上樓梯或快步走路時,感覺氣短、呼吸急促、心悸、心前區疼痛、乏力、胸悶等症狀,休息後可以好轉。這些都是心肺功能衰退,發生病變的表現,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3、寒冷咳嗽加重
患肺心病的人,每到寒冷季節病情加重,咳嗽加劇,痰量增多、變濃或呈黃色。
4、嘴唇、指尖發紫
由於肺心病會導致心臟供血運氧能力不足,因此病人指端、口唇及口唇四周常常會呈青紫色。
5、心率加快,心律不齊
肺心病的人心臟功能受到損害,常常會導致心臟跳動加快,跳動的間隔沒有規律,不整齊等等。
肺心病有哪些信號?
多發群體:40歲以上人群。
常見症狀:長期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發紺,胸痛,咯血。
發展歷程: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肺氣腫肺心病肺癌。
哪些因素誘發了肺心病?惹不起的5大「元兇」:
1、支氣管炎、肺氣腫
因通氣功能障礙,破壞心肺功能,造成缺氧,使前列腺素失調,加快肺部的血管收縮速度。
2、哮喘、支氣管擴張
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以及塵肺、過敏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腫等疾病發展而成。
3、肺肉芽腫和纖維化
肺組織廣泛纖維性變,伴有重症肺結核、慢性瀰漫性肺間質纖維化、肺膿腫、放射病、惡性腫瘤等。
4、胸廓運動障礙性疾病
嚴重的脊椎結核、關節炎及胸膜廣泛粘連等術後造成的嚴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以及神經肌肉疾患。
5、肺血管疾病
多發性肺小動脈栓塞及肺小動脈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症,發展成肺心病。
溫馨提示:肺心病是影響著肺部和心臟的一種疾病,對人體的傷害極大。生活中一定要引起重視,一旦患病要儘早到醫院進行系統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