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嬰系扶蘇長子,德才兼備,頗具乃父之遺風。胡亥被弒,趙高迎之為帝。方五日,子嬰獲悉趙高欲引義軍入都盡殺秦國宗室,遂急招兩子及心腹韓談入宮曰:趙高害先帝亦懼為群臣所誅,故暫立我為王,聞賊已暗通項楚,將滅我宗族而瓜分天下也!今囑我齋戒至宗廟祭告先祖,必有當場亡我之心。倘吾託病不至,必親來,時為汝等動手之際。三請,王仍不至宗廟,趙高果親至齋宮,韓談當場將其格殺。次日,子嬰又滅趙高三族。
十月,劉邦先行入關中,大敗秦軍,勸子嬰降,王遂與妻子著白衣乘白馬車以降,在位僅四十六日。十一月,項羽入咸陽,當日殺子嬰一干人又縱火焚之,屍首遂無存焉。
子嬰生平鮮見於史冊,早年經歷不詳,最早記載其事跡的文獻是《史記·卷八十八·蒙恬列傳第二十八》。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在巡遊途中去世,胡亥矯詔篡位,聽信趙高讒言,將蒙恬、蒙毅兄弟二人囚禁起來,準備處死他們。子嬰向秦二世進諫說:"輕於思慮的人不可以治理國家,不能廣納眾智的人不可以保全君王。誅殺忠臣而任用沒有節操品行的人,這是對內讓群臣不能相互信任,對外讓戰士的鬥志分離!我認為不可以這樣。"但秦二世不聽子嬰的勸諫,派人殺死蒙恬和蒙毅。不久,秦二世胡亥又在趙高的蠱惑下,對大臣以及始皇帝的皇子、公主展開血腥大屠殺,子嬰有幸逃過此劫。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完全掌握了朝政,野心極度膨脹的丞相趙高試圖自立為帝,通過指鹿為馬清洗朝堂後,派女婿咸陽令閻樂逼殺了屠盡兄弟姊妹成為孤家寡人的秦二世。
秦二世死後,趙高召集大臣告知誅殺秦二世的情況,然而發現群臣和將領們都不支持他,不得不迎立子嬰。但趙高也留了一手,聲稱六國故地相繼起事,秦已失去對整個華夏大地的控制權。他說:"秦本來只是諸侯,始皇統一天下,所以稱帝。六國各自獨立,秦國地方更狹小,竟然以空名稱帝,這樣不行。應該像以前一樣稱王,才合適。"故而子嬰不該再稱"皇帝",只適合當"王",並讓子嬰齋戒,到宗廟參拜祖先,接受傳國璽。
趙高稱子嬰為"秦王",其實是為了日後自己繼續篡位做準備。子嬰便假託生病,不理朝政。趙高數次派人來請子嬰,子嬰不去,趙高果然親自前往子嬰所在的齋宮,說:"朝見宗廟有關國事,君王為什麼不去?"趁此機會韓談刺死趙高,並誅滅趙高三族,在咸陽城內示眾。
秦王子嬰元年(前207年)十月,劉邦率大軍攻破武關(今陝西丹鳳東南),攻下嶢關(今陝西藍田縣東南),兵臨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屯兵灞上(今陝西西安市東)時,派人勸子嬰投降。此時,群臣百官也都背叛秦朝而投降劉邦。子嬰眼看大勢已去,便和妻子、兒子們用繩子綁縛自己,坐上由白馬拉著的車,身著死者葬禮所穿的白色裝束,並攜帶皇帝御用的玉璽、兵符等物,從軹道親自到劉邦軍前投降,秦朝滅亡。子嬰共在位僅四十六天。
子嬰投降後,樊噲提議殺死子嬰,但劉邦沒有同意,而是把他交給隨行的吏員看管。一個多月後,項羽率領大軍進入咸陽後,立刻殺死子嬰 ,縱火焚燒秦宮室,並進行大屠殺,秦朝累代之積至此一炬而盡。雖然子嬰迅速展現了自己的政治才幹和魄力,誅殺了趙高,以圖重振秦廷,但大勢已去,秦朝滅亡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