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濕氣」,到底應該怎麼祛除?

2019-10-06     醫學護膚叢醫生

這裡有一篇來自Dr.X的關於「濕氣」的科普文,我覺得寫的很好,推薦給大家:

一到夏天,許多人都來問我,我這裡不好,那裡不舒服,是不是「濕氣」大?

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幫我「除濕氣」?

空氣潮濕,是濕氣大麼?

陰雨天,有關節炎的患者就會開始疼痛,比天氣預報還准。

這是因為濕度增高的刺激會使關節神經的敏感性增強;而寒冷會使肌肉僵硬,血流緩慢,血液中和關節滑液中一些蛋白質類物質增加,致使滑液黏度增高,從而使關節活動受阻,產生疼痛感或痛感加重。

補充一句,濕冷,本身並不能造成關節疾病。而是本來就有關節疾病,濕冷只是一個刺激的因素。

但是中醫的「濕氣」並不是濕度大,濕氣是來自於體內的。

那麼,濕氣到底有什麼表現呢?

我查了一下資料,「濕氣重」的表現是:沒有胃口、頭昏、排便不暢、刷牙噁心。

這……

完全沒有典型的症狀,刷牙噁心可能是慢性咽炎;

排便不暢可能是消化不良,胃腸道功能紊亂;

頭昏可能是腦梗塞、腦出血、腦子長了腫瘤、頸椎病等等原因;

沒有胃口的原因就更多的,單純一天沒有休息好,就會有這些症狀。

難道,都是「濕氣」導致的?

怎麼去濕氣呢?

吃生石灰會好點?吃點乾燥劑?

你只要隨便上網搜索一下,排名第一的辦法。

01

紅豆薏米

紅豆和薏米,為什麼能除濕氣呢?裡面含有什麼能除去濕氣呢?

不知道。

單獨吃紅豆行不行?單獨吃薏米行不行?

都不行。

含有紅豆和薏米的八寶粥也不行。

薏米寒性重,必須和紅豆一起,而且不能加其他的東西!

02

刮痧拔罐

刮痧和拔罐的原理差不多。

刮痧之後的「出痧」,拔罐之後的「罐印」,有些紅色、有些紫色、有些黑色甚至氣泡。

好像身體毒素和「濕氣」被吸了出來,真的如此麼?

其實,從原理上來說:拔罐是通過燃燒,排出罐內的空氣形成負壓,由於罐內的負壓所造成的皮下毛細血管破裂;刮痧是通過刮蹭,使皮膚下毛細血管破裂,淤血滲透到皮膚中,造成淤青。

毫無疑問,這些紫色的印記,只是淤血

雖然,包括菲爾普斯在內的許多運動員,都會喜歡這種「古老神秘的東方醫術」。甚至有很多忠實擁躉會愛上刮痧和拔罐之後的感覺,幾天不刮就全身難受。

但其實,刮痧拔罐只是起到促進血液循環和加速代謝的作用。刮痧排毒引發的燒傷燙傷暫且不說,就說能不能有那麼神奇的效果呢?

其實,理論上只要加速代謝,很多疾病是可以不治而愈的。有些人剛剛感冒之後,吃碗火辣的牛肉麵,出一身汗;或者是跑步出一身汗,感冒就好了,是同樣的道理。

但是,出一身汗能好的,僅限於早期的感冒;很多疾病,勞累出汗,只會讓病情加重。

幾千年前的醫學理論,局限性非常大。有一個階段,「酒」是治病良藥,剛剛發明酒的時候,人們認為喝酒活血化瘀,可以治病。上個世紀的歐洲,剛剛發明電的時候,歐洲人認為「電療」能治百病,什麼疾病都去用電流刺激一下就好了。

結果證明,這些方法很愚昧。

同樣,如果有點不舒服,都先去刮痧拔罐。而不是去仔細檢查尋找病因,那是科學的進步,還是倒退呢?

很多經典中醫理論,都是中國古人的智慧結晶。在這裡我不想再說中醫和西醫誰對誰錯,我以前的文章也反覆的提到一個觀點,就是要有效的醫學。

在這方面,醫生的嗅覺是最敏銳的。

有些治療方法,讓許多醫生蜂擁而至的去學習,然後快速的推廣,比如動脈瘤的介入治療、心肌梗塞的取栓治療、胸腔鏡、腹腔鏡手術等等。從省級醫院,到市級醫院,到縣級醫院,不斷開花結果。

醫院有獎勵,政府有資助,患者能受益,但是你卻很少能看到廣告宣傳。

還有一些方法,大多數的醫生不屑於學習,高知識背景的醫生根本避而不談。停留在民間,師傅帶徒弟,三個月就能操作掌握,各種診所就開在你家的門口。

效果好不好,全靠街坊鄰居一句話。各種廣告滿天飛,定製的錦旗掛了一大堆。

那一種更靠譜?你認為呢?

來源:DrX的醫學江湖,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kEsom0BMH2_cNUgZDw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