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20000人要失業!世界汽車零部件巨頭大陸集團或將關閉9家工廠

2019-09-27     俺搜塑訊

對於昔日無比風光的汽車零部件巨頭,一場腥風血雨真的要來了!

8月27日,據外媒報道,世界第二大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德國大陸集團(Continental AG)表示,公司正在考慮是否關閉包括德國在內的工廠,以對業務進行重組。此前有報道稱,公司動力總成部門的9家工廠可能被關閉。

「毫無疑問,我們正在審查所有部門」大陸集團一名發言人表示。但沒有透露可能涉及多少工廠的關閉和工作崗位裁剪等細節。

德國《漢諾瓦廣訊報》(Hannoversche Allgemeine)援引工會消息人士稱,

裁員、出售資產、關閉工廠在內的大規模重組計劃,正在成為全球汽車零部件行業應對電動化及智能網聯挑戰的重要一步。

大陸集團發言人近日表示,該公司正在考慮是否關閉包括德國在內的工廠,作為重組的一部分。此前有媒體報道稱,該公司動力總成部門的9家工廠可能關閉。

「毫無疑問,我們正在審查所有部門,」該供應商的一名發言人表示,但沒有透露可能涉及多少工廠和工作崗位的細節。不過,未來10年,該公司全球將有多達2萬個工作崗位受到重組計劃的影響。

其中,到2023年,德國總部將有多達5000個工作崗位受到影響,到2029年,將有8000個工作崗位受到影響。而到2023年,全球將有約1.5萬個工作崗位可能受到裁員、可能的業務領域轉移等因素的影響。

德國報紙援引工會消息人士稱,大陸集團計劃關閉動力總成部門32個生產基地中的9個,其中已經明確的是,該公司將停止三個國家的工廠生產汽油和柴油發動機零部件

「我們可能會出售部分業務,並將工作崗位轉移到其他業務板塊。」上述發言人表示,其將「技術劇變」視為「巨大的增長機遇」,隨著自動駕駛汽車和電動汽車需求的上升,將創造與軟體相關的就業機會。

大陸集團本月表示,正尋求進一步削減成本。該公司公布第二季度凈利潤下降41%,反映出中國汽車需求下降,以及對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的大量投資。

該公司執行長Elmar Degenhart表示:「我們通過嚴格的成本控制和提高競爭力來應對市場的下滑。」

而在大陸集團看來,這是對全球汽車產量下降和客戶對數字解決方案(比如軟體)需求增加做出的回應。這家公司的目標是到2023年每年削減5億歐元的成本。

同時,大陸集團還計劃在與電動化、IT和自動駕駛相關的新領域創造「大量」新就業崗位,該公司將通過一個內部就業市場對工人進行再培訓,在一定程度上填補這一空缺。

為此, 大陸集團完成了三個核心業務部門的拆分,包括大陸橡膠、大陸汽車和動力總成(獨立IPO)。

在探索重組方案時,大陸集團董事會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能夠使其從2025年起超過整體市場增長速度的架構。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必須變得更加靈活、敏捷。而且不能失去速度。」這家在全球擁有逾24.4萬名員工的公司並未排除進一步重組的可能。

一些機構看來,大陸集團的大規模重組是「行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他們預計將有更多公司效仿。

大陸集團發言人對路透社表示,大陸的橡膠論壇部門也將接受審查。

1

零部件企業舉步維艱

隨著全球汽車銷量的低迷以及轉型帶來的巨額成本,汽車零部件製造商的日子都不好過。

8月初,博世稱將開啟裁員計劃,並表示可能會出售部分燃油發動機零部件業務,該公司預計今年汽車產量將下降5%。彼時業界一片譁然。

集團董事會主席沃爾克馬爾鄧納爾(Volkmar Denner)稱,由於全球各大汽車製造商對柴油車生產需求的持續下降,公司不得不裁員以應對市場下滑的趨勢。

德國時間8月2日,另一巨頭采埃孚股份公司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業績:銷售額184億歐元,調整後的息稅前利潤(EBIT)約6.46億歐元,低於之前預期。

采埃孚表示利潤低於預期的主要原因,是乘用車市場銷量下降、研發支出的進一步增加和新增廠房所需大量費用導致。

本月稍早些時候,大陸集團公布第二季凈利潤下降41%至4.85億歐元。

大陸集團執行長沃爾克馬丹納(Volkmar Denner)在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曾表示:「我們通過嚴格的成本控制和提高競爭力來應對市場的下滑。」

他稱,隨著全球主要汽車製造商繼續減少對柴油車的需求,該公司不得不裁員以應對市場低迷。

反映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國的需求下降,以及對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的大量投資。

2

布局向電動化轉型

在全球越來越嚴的監管推動下,傳統汽車製造商緊跟趨勢,增加電動汽車的銷量,零部件製造商亦不得不適應這一電動化趨勢。

7月初,大陸集團表示,公司將在2030年之前停止開發汽油機及柴油機等內燃發動機。

公司預計到2050年,公司新車幾乎全部為純電動汽車及燃料電池車,因此將進行業務轉型。

此外,公司預測,2025年開始開發、2030年開始生產的內燃發動機將是最後一代內燃機。

大陸集團的艱難轉型,或只是零部件供應商們「大象轉身」的一個典型縮影。在電動化與智能化的趨勢下,這一行業即將迎來新一輪的劇變。

大陸集團表示,公司將把更多的注意力和資金放在電力傳動系統上,公司的這種轉型可能會持續數年。

電動車的興起將使汽車產業原有的零部件體系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完全統計顯示,未來燃油汽車零部件市場中約50%份額將消失。

底特律汽車行業分析師艾肯伯格認為,到2030年,全球每年生產的純電動、插電式混動力和輕度混動力的汽車將創造年產值2130億美元的電池、發動機和電子工業市場

盤點多家零部件巨頭電動化的布局可以發現:電動化業務獨立運營、與業界巨頭聯合、切入整車製造領域生產純電動車等等,是這些企業的著力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h04cm0BJleJMoPMuA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