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孩子磨蹭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有孩子自身的因素,也有父母教育出錯的因素。羅列起來,大概有以下幾種:
1、孩子磨蹭,是家長太完美
有句話說,太完美的家長,一定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的確,節目中的一個實驗也間接證實了這點。
為什麼會不熟練?因為背後有完美的家長,事事替孩子做,於是便養成了孩子所謂做事磨蹭的習慣。
只有讓孩子去承擔放縱自己的後果,他才能學會自律、學會責任、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2.孩子磨蹭,是沒有興趣
寫作業時,孩子一會口渴要喝水,一會尿急要上廁所······可謂花樣百出。
有家長說,孩子專注力太差了。
其實,孩子寫作業或做事過於磨蹭,未必是專注力差,更多時候,是因為他沒興趣。
沒有興趣,就會煎熬,就想時時逃避。
培養孩子興趣是擺脫他學習、做事磨蹭的最佳捷徑。
如何培養?請陪伴孩子學習或引導他做某事時,儘量做到不吼不叫,及時鼓勵。
3.孩子磨蹭,是逆反心理
孩子成長會有三個叛逆期,即2-4歲;7-9歲;12-17歲。這三個時期的孩子,在被父母要求做某事時,容易有逆反心理。需要父母拿出十足的耐心和寬容。
除了成長中遇到的三個叛逆期,還有一個因素是刺激過多、過強而出現的「超限心理」。
何為超限心理?
當父母認為孩子磨蹭而喋喋不休,不斷重複一個指令時,孩子就會出現「超限心理」,處處與父母對抗。
因此,教育孩子,很多時候,需要學會點到為止。
點出問題,給予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去意識、反省和改正。
4.孩子磨蹭,是天生慢性子
有的孩子,天生性子慢。
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做事呈現出來的狀態就不同。
我們要尊重孩子間的這種差異,並表示: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我想,為人父母,都應該和龍應台一樣,面對磨蹭的孩子,擁有足夠的耐心和這樣的信念:
尊重孩子的個性,相信待到屬於孩子的花季,他自會以自己的節奏和姿態綻放。
當孩子磨蹭的時候,儘量嘗試去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嘗試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嘗試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嘗試透過孩子的行為現象去探索背後的教育本質,進行針對性教育。
我相信,孩子一定會因為你的正確引導感受到你的尊重、愛、信任和用心,從而做到對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