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者 按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央媒體開設了「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共和國發展成就巡視」專欄,充分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今天,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三大中央媒體以總計超過10個的版面濃墨重彩地推出了首期報道,而開篇之作便是人民共和國的搖籃——江西。三大報同時刊發了署名文章,這些來自江西省委、省政府最直接、最嘹亮的聲音,總結了江西的發展,謀劃了江西的思路,勾勒了江西的未來,讀懂這三篇文章,你就讀懂了江西的發展。
1
描繪好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
中共江西省委書記 劉 奇
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長 易煉紅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兩次親臨江西視察指導,為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把脈定向、擘畫藍圖,為革命老區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民日報報道截圖)
牢牢把握髮展第一要務,綜合實力大幅躍升。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動力活力明顯增強。發揮綠色生態最大優勢,生態質量鞏固提升。恪守發展為民根本導向,民生福祉顯著改善。堅決落實黨建最大責任,政治生態持續優化。江西70年的輝煌成就,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昂首前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蹟,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江西作為中國革命的搖籃、人民共和國的搖籃、人民軍隊的搖籃和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始終與祖國共命運、與時代同發展,推動革命老區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兩次親臨江西視察指導,為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把脈定向、擘畫藍圖,為革命老區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優生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取得新成績。
牢牢把握髮展第一要務,綜合實力大幅躍升。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不移加快發展、轉型升級,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省GDP從1949年的9.09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2.2萬億元,人均GDP從69元增加到4.74萬元。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GDP年均增長9.2%,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保持全國「第一方陣」,三次產業比從11.5∶53.9∶34.6優化為8.6∶46.6∶44.8,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提升。深入實施工業強省戰略,集中力量發展航空、電子信息、裝備製造、中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優勢產業,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堅決淘汰落後產能,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全省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35.2%、21.3%。糧食總產量實現「十五連豐」,全國糧食主產區地位不斷鞏固。
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動力活力明顯增強。始終高舉改革開放偉大旗幟,縱深推進改革攻堅,全面擴大對外開放,不斷增強發展動力活力。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決打破思想禁錮、突破傳統思維條條框框的局限,致力走出一條具有江西特色的發展新路子。蹄疾步穩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大力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放管服」、國資國企、財稅金融、生態文明、農業農村、社會事業等重點領域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全省2691項高頻事項可以通過「贛服通」在手機上辦理。深入實施大開放戰略,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並舉,主動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參與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全面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著力打造內陸雙向開放新高地,開放型經濟水平不斷提升。
發揮綠色生態最大優勢,生態質量鞏固提升。始終堅持生態立省、綠色發展戰略不動搖,深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奮力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面實施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大力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攻堅行動,持續深化「五河兩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整治,積極開展森林、濕地等重要生態系統保護行動,保護好山脈、山體、森林、水系等生態資源。在全國率先實施全流域生態補償,率先建立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出台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取得重要成果。全省空氣優良天數比例90.4%,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94.6%,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3.1%,成為全國唯一「國家森林城市」設區市全覆蓋的省份,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
恪守發展為民根本導向,民生福祉顯著改善。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新增財力向民生傾斜,紮實做好就業、教育、醫療、社保、養老等民生保障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9.1%和10.1%。堅持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深入實施精準扶貧十大行動,井岡山市在全國率先脫貧摘帽,全省已有1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底的5.7%降至2018年底的1.38%。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切實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堅決落實黨建最大責任,政治生態持續優化。始終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不斷提升黨的建設質量。深入開展以弘揚井岡山精神為核心的紅色基因教育,讓老區人民忠誠於黨的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堅持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全面做好乾部培育、選拔、管理、使用工作,加強基層組織黨的建設工作。紮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答好「時代之問」,走好新長征路,創造新時代「第一等的工作」。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大力整治「怕、慢、假、庸、散」等作風頑疾,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推動全省幹部作風持續好轉。統籌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堅決全面徹底肅清蘇榮案餘毒取得重要成效,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正在形成。
江西70年的輝煌成就,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西的發展變化,是全國革命老區發展變化的一個生動縮影,是全國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一個生動縮影。實踐充分證明,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核心、全黨核心的掌舵領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戰勝一切困難挑戰的最大自信、最大保證、最大動力。只要我們始終沿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的康莊大道堅定前行,始終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狠抓落實,就一定能夠把一個富裕美麗幸福現代化的江西呈現在全省人民面前。
我們一定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聚焦「在加快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上作示範、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上勇爭先」的目標定位和「五個推進」的更高要求,深入實施「創新引領、改革攻堅、開放提升、綠色崛起、擔當實幹、興贛富民」工作方針,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和長征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感恩奮進、擔當實幹,開啟建設富裕美麗幸福現代化江西新征程,努力描繪好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
2
堅定走好新時代長征路努力創造第一等的工作
中共江西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新中國成立的70年,我們國家走過了波瀾壯闊的奮鬥歷程,譜寫了披荊斬棘的壯麗史詩,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西與祖國共奮進,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革命老區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全省GDP突破兩萬億元,綜合實力顯著提升,人民生活全面改善,各項事業取得輝煌成績。回望70年奮鬥歷程,我們積累了許多彌足珍貴的經驗,也獲得了諸多尤為深刻的啟示。
(光明日報報道截圖)
江西革命老區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最核心的是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中國共產黨是辦好中國一切事情的核心力量,是應對一切風險挑戰的「定海神針」。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和最大優勢。一直以來,黨中央對江西工作高度重視、十分關心,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西革命老區始終念茲在茲,黨的十八大以來先後兩次親臨江西視察指導,面對面為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把脈定向、擘畫藍圖,推動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70年奮鬥歷程雄辯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只有始終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全面領導,我們的事業才會有可靠的定盤星、壓艙石、主心骨,「中華號」巨輪才能沿著正確方向駛向勝利的彼岸。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切實把黨的全面領導貫徹到改革發展穩定全過程,確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江西革命老區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最根本的是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70年來,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開闢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生動寫照。在習近平總書記的直接關心下,2012年國務院出台了《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52個中央國家機關對口支援,全社會廣泛發動,推動贛南蘇區進入經濟社會發展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老百姓受益最多的時期,充分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70年奮鬥歷程雄辯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戰略定力,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江西篇章。
江西革命老區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最關鍵的是始終堅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不動搖。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正是1978年我們黨的偉大覺醒,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孕育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以不可辯駁的事實彰顯了科學社會主義的鮮活生命力。江西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實施大開放戰略,以大改革大開放推動大發展,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極大地增強了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活力,全省GDP從1949年的9.09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2.2萬億元,人均GDP從69元增加到4.74萬元。70年奮鬥歷程雄辯證明,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步伐的重要法寶。我們必須高舉改革開放旗幟,持續推進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攻堅、開放再提升、環境再優化,不斷把新時代改革開放推向前進。
江西革命老區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最重要的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動搖。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深深鐫刻在自己的旗幟上。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矢志不渝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發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號召,就是要求我們始終牢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推動人民生產生活條件持續改善。特別是精準扶貧力度之大、效果之好前所未有,井岡山市在全國率先脫貧摘帽,全省貧困發生率降至1.38%。老區人民發自內心地感恩中國共產黨、感恩習近平總書記。70年奮鬥歷程雄辯證明,人民是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真正的銅牆鐵壁,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我們必須深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緊緊依靠人民,真情造福人民,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的非凡理論勇氣、卓越政治智慧、強烈使命擔當,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赤子情懷,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中華民族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曙光,推動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踐充分證明,習近平總書記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者,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領航者,無愧為全黨擁護、人民愛戴的領袖,無愧為國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領路人。作為有著深厚紅色底蘊的革命老區,我們一定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努力打造最講黨性、最講政治、最講忠誠的紅土聖地,讓老區人民忠誠於黨的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70年砥礪奮進,70年春華秋實。在新長征路上,我們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我們一定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堅決走好新時代長征路,努力創造新時代「第一等的工作」,感恩奮進,描繪好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江西貢獻。
3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
江西省委書記 劉 奇
江西是一片充滿紅色記憶的紅土地。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江西與祖國同奮進、共成長,贛鄱大地舊貌換新顏。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江西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老區人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70年輝煌成就,根本在於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於黨中央對江西革命老區的關心關懷。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時隔3年再次親臨江西視察指導工作,為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把脈定向、擘畫藍圖,對江西提出了「在加快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上作示範、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上勇爭先」目標定位和「五個推進」更高要求,為我們做好各項工作提供了總方針總綱領總遵循。我們一定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努力描繪好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
(經濟日報報道截圖)
以深信篤行的堅定,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我們必須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長期戰略任務,真正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切實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從根本上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真正把江西打造成為最講黨性、最講政治、最講忠誠的地方。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視察江西時的重要講話,與之前對江西工作提出的「新的希望、三個著力、四個堅持」重要要求,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江西篇章」,是新時代引領江西改革發展的指路明燈,必須用心領會、用情感悟、用力落實,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發展思路、工作舉措、實際成效,全力以赴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落地,轉化為推動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
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加快推進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當前江西正處於動能轉換、蓄勢跨越關鍵階段,既面臨千載難逢的機遇,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必須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西提出的「作示範、勇爭先」目標定位,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提高質量效益為中心,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江西特色的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之路。牢牢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牽住創新這個「牛鼻子」,做優做強做大航空、電子信息、裝備製造、中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優勢產業,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主動戰、攻堅戰,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緊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個總抓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努力推動江西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邁進。大力弘揚敢為人先的精神,持續推進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攻堅、開放再提升、環境再優化,全面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打造內陸雙向開放新高地,努力營造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辦事最快的營商環境,充分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潛能和創造活力。
以一心為民的情懷,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以百姓心為心」,凝結著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和價值追求,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恆心。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民之所望作為政之所向,把民之所需作為政之所為,千方百計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著力提高脫貧攻堅質量,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不讓一個老區群眾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隊。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我們的大事,從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入手,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持續強化各項民生事業,有效解決老百姓的急難事、麻煩事、煩心事。深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生態福祉。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江西、法治江西,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久久為功的韌勁,不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我們必須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諄諄教導,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加強新時代黨的建設,持續建設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自覺傳承好紅色基因。強化「全面從嚴」的標準和要求,切實做到思想上從嚴、執紀上從嚴、治吏上從嚴、作風上從嚴、反腐上從嚴,堅決同一切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問題做鬥爭,努力把全省各級黨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樹立重實幹重實績的鮮明導向,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大力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風頑疾,讓擔當實幹在江西成為主旋律、最強音。特別是把凈化政治生態作為基礎性、經常性工作,堅決全面徹底肅清蘇榮案餘毒,始終保持正風肅紀高壓態勢,鞏固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為建設富裕美麗幸福現代化江西提供堅強保障。
來源:江西時政頭條綜合
編輯:周霓 實習生:吳婉怡
編審: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