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獎章的背後,藏著內保幹部四十年的功與名

2019-09-19     名城蘇州

名城蘇州網訊(記者 熊曙光)在姑蘇區新天地家園北社區,89歲的老黨員王泉元頗有些「深藏功與名」的味道。在他的家裡,我們看到了一枚沉甸甸的獎章,這是公安部授予的保衛幹部榮譽章,作為他曾經戰鬥過的證明,見證了無數個歲月的守護。

(王泉元)

王泉元一生,做了四十多年的保衛工作。

50年代初,他進入了吳縣公安局,成為了一名警察。最初他被分配在治安股工作,半夜裡有事馬上要出去,風雨無阻。那時的條件很艱苦,王泉元帶著背包做保衛工作,裡面有被子、床單、乾糧以及生活用品,走到哪裡哪裡就是家。

關於最初的公安歲月,王泉元回憶,他被派到陽澄湖地區,抓土匪保治安,碰到過無數危險。至於什麼樣的危險,王泉元搖搖頭,他的保密意識依舊很強。

1992年,王泉元從蘇州市建設局內保工作崗位上退休。時隔近三十年,王泉元老人仍舊是記憶猶新,當時市公安局派了專人到建設局來,為我頒發了公安部授予的「保衛幹部榮譽章」,這是對自己保衛工作的認可與肯定,是自己一生的完美總結。

據介紹,這是當年公安部為表彰長期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從事公安保衛工作做出貢獻,授予1992年4月30日以前從事公安保衛工作滿三十年的公安保衛幹部,全市範圍內獲得獎章的人數並不多。

現在單位的保衛只要靠技術,有監控探頭、自動報警裝置,且與110聯網,技術發達多了。「而在過去,技術沒有什麼花頭,只能靠人防,」王泉元回憶,當自己值班時,就會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重點盯防財務室、倉庫等重點部門。

據了解,當時建設局有包括房產公司、市政公司、建築公司等在內的十大公司,分散在市區各個地方。由於工地多,距離遠,任務重,王泉元的工作非常繁重,他平時抓好安全生產,節假日安排好值班,盡一切力量減少傷亡事故,保障單位的安全。

多年來,他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單位來來往往的人他記得清清楚楚,一旦進了陌生人也能第一時間認出,如果是鬼鬼祟祟、東張西望的人,會立刻上前盤查,及時化解可能的風險。

(王泉元與老伴翻看過去的榮譽證書)

「單位就我一個本地人,每逢節假日同事回家團聚,只有我值班,年年如此。」王泉元笑著說,自己也能理解,外地同事平時與家人聚少離多,好不容易到了節假日,肯定要照顧他們的。

雖然是本地人,其實王泉元與家人也是聚少離多。他自己在吳縣工作,妻子在常熟,邊上班邊帶娃。分居十幾年,王泉元每次要去看家人,都要從平門坐輪船到常熟,再輾轉許久到梅李的朱涇小學。

(王泉元平對老伴十分體貼)

如今,王泉元與妻子早已退休在家安享晚年。從見證新中國誕生到新中國成立70周年,從青梅竹馬到耄耋老人,他們飽經滄桑,經歷了新中國70年巨變。「無論是現在的安保技術還是交通條件,比過去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王泉元說,不變的是對國家的忠誠、對工作的熱情以及對家庭的親情,堅信我們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甜蜜、幸福!

(責編:熊曙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dZTS20BJleJMoPMQl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