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炒股是一場修行

2019-10-28     股市交易員思維

假如炒股是一場修行

股市的暴漲看起來是甜蜜的,但是,它最大的危險是讓人容易自我膨脹,很多人都把成功歸結於自己的聰明而不是好運氣;股災當然是令人討厭的,但它也有一樣好處,就是讓狂熱的心冷靜下來了,開始懂得反省自己,認清自己,知道生命作為個體的局限性,認識到真實的生活和自我,還很幼稚,需要修煉。霍華德·馬克斯在《投資最重要的事》中說到,好光景只會帶來壞經驗:投資很容易,你已經了解投資的秘密,你不必擔心風險。最有價值的經驗是在困難時期學到的。

今年上半年的瘋牛行情確實帶來了一個很壞的經驗,那就是,遍地黃金,人人股神,只要膽子大就可以賺到大錢。結果,大家看到了,上天跟中國股民開了個玩笑,深度調整就那麼突然降臨,甚至你完全還沒有面對困難的思想準備。人活到一定的年紀,最難處理的關係就是自己與自己心靈的關係。

假如炒股是一種修行的話,股民們終其一生,要修煉的東西確實太多,既要修藝,更要修德,最後,還是要修心性。

對於調整之後的股市,離開是一種選擇,堅守也是一種選擇,真實於自己的內心就好!股票的趨勢只是一個人的情緒曲線,由幾乎不可改變的人性推動,樂觀與悲觀,貪婪和恐懼擺盪在超買和超賣線之間,外界噪音和自己心聲的背離是我們痛苦的根源,而嚴格執行的交易策略和由情緒左右的買賣行為就像有規劃的人生和漫無目的的人生一樣。投機交易不過是把真實的生活進行量化的一個過程。

由此看來,炒股不是一種虛擬現實,而是真實生活的倒影。炒股和生活在一個人身上是無法完全割裂開來的,因為一個人的做事方法歸根結底還是要受制於人性。我們能在真實的生活中感受到投機交易的虛幻,也能在投機交易中領悟到真實生活的殘酷。人生如股,股如人生。

炒股票,說到底就是炒心態。可以說,炒股只修行是不夠的,還得修心。賺賠只是心態順帶的結果。炒股的過程,是一個不斷修煉心態的過程,歸納起來,也就是你如何處理好三個關係的過程:

第一是,你與股票。

你選擇了什麼樣的股票,你買入它們之後,是踏實還是不安?你是打算持有還是賣出?所有的股民都在為這個事情忙碌著、快樂著也煩惱著;

第二是,你與其他股民。

別人樂觀悲觀,別人恐懼貪婪,別人賺了賠了,都可能影響到你的決定與情緒。你如果做不到獨立思考和判斷,你還需要進一步修煉。如果做到了,說明你就已經超越了普通股民的階段,進階為專業投資者的層面;

第三,你與自己的內心。

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的內心基本上不受投資結果的困擾,在任何情況下,你的投資決定都不受外部噪音的干擾,你聽從自己的內心,而且,不管對與錯,你能保持內心的平靜,這個問題解決了,或許,你才算到達了炒股的最高境界!

炒股如同修道者走在一條沒有盡頭的小路上,身邊只是曠野,你只能非常孤獨地行走,許多經驗都不是語言可以傳遞,必須自己慢慢在實踐中才能逐漸悟道。

財不入急門,有時候,我們會看到某些高手,在某一兩年突然從幾十萬變成幾百萬,或從幾百萬突然成長為幾千萬,這就是所謂的爆發,但大多數爆發者,都是經歷了漫長時間積累之後,因此,看著他似乎突然發了急財,其實,那是他用漫長時間作為成本的,依然並非"急門"。

世人只注意到其進入爆發期之後賺錢的速度快,卻沒注意他在進入爆發期之前漫長的忍耐時期,有的可能長達十多年。這種時間的累積,不是旁人的思想溝通所能省略的的。


交易者的成長過程

入門後,要面臨人性和執行關,面對的是恐懼貪婪,面對的是自己,你會發現有兩個自己,和自己打架。有了自己的系統和規則,做單有了框架。但是,由於自己的人性修煉不夠,由於行情的不確定性,追求完美的本性,人性的複雜,行情的波動起伏。所以,即使有了系統也執行不動,執行的不徹底,所以你應該:

第一,繼續修煉人性,給自己足夠的時間,讓自己相信自己,用時間去讓自己做到。

第二,執行不動,追求完美的本性,會讓你放棄自己辛苦建立的系統,繼續追尋更完美的系統,又走出了大門。

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變得簡單的過程,一個從技術上變簡單,另一個是從心態上簡單。只有做到這兩個簡單,交易才能真正的變簡單。

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到簡單

學習歷程是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到簡單,大多數人只是做到了技術上的簡單。

技術上如何簡單?找到一套自己的做單依據,能夠穩定盈利的做單依據,經受過測試和實戰檢驗,有人稱之為系統有人叫規則,總之就是自己的做單依據。然後是說服自己相信他,依賴他。

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剛開始做交易的時候,搞不好還能賺錢,稀里糊塗的賺錢了,甚至賺到大錢。過一段時間,被市場教訓幾次後,才發現自己的無知,於是,自己找書,到網上學習。結果是越學越虧,怎麼做都是虧,虧損成了一種常態,直到把自己的資金虧完為止。

這時候人性就像地球的引力一樣,捉住你,不讓你的投機的夢想起飛,一個看不到希望的,看不到光明的時間段,大多數人在這階段被消滅了。

人性的問題靠什麼去解決?靠系統和規則,等你有了系統,還會發現心態的問題。

交易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凡是做交易5年以上,你問他,你虧錢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沒有一個人說是技術的原因,都會說是心態和執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的指標或信號。技術並不難,難的是再往前進一步。

面對虧損和止損,誰的內心都有波動,都有情緒。你要學會調節自己的心態,讓虧錢變成一件快樂的事,快樂的虧錢,自信的下單。一個成熟穩定盈利的人,心胸豁達,心態平淡,對人對物都謙和。有人說做股票的人,要比大多數人多走了幾個輪迴,因為他走過了自己該走的路,經歷死而後生的考驗。所以,他心態變好和心胸變大了。

完善系統,重塑自我,知行合一需要一個過程

順自己能做到的勢,順自己能虧的起的勢。同樣需要時間,隨著你技術不斷的細化,規則不斷的完善,系統不斷的完善,時間會改變你,從開始的下單手哆嗦,隔夜單睡不著覺,到最後下單後好幾天都忘了自己還有單子。

從知道到做到,需要重塑自己的交易行為,同樣需要過程。既然是過程,中間做不到和犯錯誤是必然的。從有意識控制自己,到最後無意識的控制自己,只要下了和自己規則系統不符的單子,自己就很難受。股票交易的規則執行過程,也是說服自己內心的過程,不斷的說服自己,讓自己越來越好;人性的修煉從止損和止盈開始,心甘情願的虧,理直氣壯的贏,股票就是一個解決投機帶給你各種心理障礙的過程,也是重塑自己行為的過程。

對於大多數人和普通人來說,只有經過至少5年左右的歷練,才會形成自己的系統和規則才會入門。想真正的賺到錢,還需要2年左右的,把系統轉化為行為的過程。所以,大多數人,普通人。想從交易市場上賺到錢,需要7年左右的時間,不排除有人運氣好要不就是天才,或有人指導的人,或資金充足不怕虧的人,打破這時間框架。

建立正確的趨勢交易理念,到形成交易系統,再到具體成規則,然後付諸實施,不斷約束自己的人性,和自己做鬥爭,這是一個過程,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歷練的過程,也是從複雜到簡單的過程,一個人性歷練的過程。一個不斷完善系統規則,重塑自我的過程。


量價關係

量:就是成交量,也叫量能。

在看盤軟體上顯示如下圖所示,英文字母VOL 就是成交量的意思。



價:就是指股價。

成交量使用技術

在股市中,股價漲跌的根本原因是股票市場中供求關係的變化,而成交量最直接地反映了供求關係的變化,那麼,從成交量研判股價漲跌就顯得極為重要。股市中也常言道:技術指標千變萬化,成交量才是實打實的買賣。這說明技術很容易騙人,但成交量很難騙人。因此,成交量成為研判股價趨勢的一項常用的重要指標,在後面章節的技術分析中,也要隨時結合成交量的變化才能做出更為精確的判斷。

成交量的形態

溫和放量



溫和放量是指個股在持續低迷之後,成交量突然出現小幅增長,形態看上去像「山」一樣的連續溫和的放量形態,這種形態也稱為「兩堆」(後面我們還會介紹「推量」,不要搞混淆了),個股出現這種情況一般說明市場後實力的資金在介入。如果在價格的底部出現「溫和放量」,價格會隨量上升,量縮時價格會適量調整,調整時間沒有方法推測,但調整期過後,價格上漲會加快。所以並不是說一出現「溫和放量」投資人就該立刻入場,而是應該在其調整幅度不低於放量前期低點的前提下入場。因為一旦調整低於建倉成本,市場的拋壓過大,後市再度調整的可能性便很高。

縮量



縮量是指成交量萎縮,寥寥幾筆。這說明什麼?說明市場內大部分人對價格後市看法是一致的。要麼是看淡後市,造成只有人賣,沒有人買;要麼看好後市,只有人買,沒有人賣。縮量一般都發生在趨勢中期,如果遇上縮量下跌應該堅決出具,等縮量到一定程度,開始出現放量上攻時,可以考慮入場。基本思路就是上漲縮量買進,價格上沖乏力又有巨量放出時立即賣出。

放量



放量一般發生在價格趨勢的轉折處,場內各方力量對後市看法分歧非常發,有人傾盤拋出,有人極力大筆吸籌。相對於縮量來看,放量水分比較多。若場內有人籌碼充足,利用其籌碼大手筆對敲放出天量並不難。

突放巨量



成交量一直很穩定,突然某天成交異常活躍,成交柱顯得異常突兀。對於這種成交量形態,我們要分三種情況分析。首先上漲過程中的「突放巨量」通常說明多方力量消耗殆盡,後市持續上漲的難度較大;其次,若是在下跌過程中出現「突放巨量」,可能是空方力量的最後一次集中釋放,價格繼續走跌的可能性不高,反彈短線者,走起!第三,在價格一路下跌時突然放量上攻,視覺效果矚目,但一般這類行情難以持續,不宜跟進,容易套牢。

堆量



連續幾個交易日或者一段周期內,成交量呈現緩慢放大,價格也慢慢推高,成交量就像手機的信號格一般,說明主力有意拉高價格,故意把成交量做的非常漂亮。在價格底部出現堆量,堆得越漂亮,後市行情可能越好;但如果在價格高位出現這種情況,是主力大舉出貨的表現,主力都不玩了,你還想玩嗎?

不規則性放大縮小



這種一般出現在有巨大放量之後,成交量逐步恢復平靜。前提是分析前面放量的原因,如果市場本身沒有突發利好,或者大盤企穩,價格基本一潭死水,可能是有人想出貨吸引交易商注意力。

圓弧底量



成交量也會構成圓弧底,當成交量和價格同時呈現圓弧底時,說明場內有人吸籌布局即將完畢,後市出現上漲的機率高。


量價關係的八種情況分析

一、什麼是量增價升?

包含的3種走勢情況

第一種情況:股價跌幅巨大,底部調整後啟動

案例解析

水星家紡




各位先仔細看一下這個票的走勢。不難發現,該股前期下跌幅度巨大,調整到相對低位的時候,底部出現3個量增價升的小波段。隨後調整之後開啟一波上漲。這種就是比較典型的主力低位收集籌碼過程中形成的放量。

各位再來看下面這個案例

大連聖亞



這個票,相信老朋友一定是不陌生了,講了很多遍,這次又講到了。所以,主力操盤痕跡明顯的票,我們一定要長期去跟蹤,很多方法都能在一支好的票裡面體現出來,這就是學炒股!

走勢上幾乎跟水星家紡那段案例一模一樣,我也不再贅述了。像上面這兩種股價下跌已經非常明顯的個股,當出現低位連續放量的時候就要重點去關注。

該情況下

買入方法:

縮量回調構建平台後買入,或者突破底部震盪箱體後追漲買入。

賣出方法:

一般主力開始拉升後會沿著5日、10日、20日線拉升;另外一種就是前面教過大家的相對高位放堆量來判斷。

第二種情況:股價上漲中期階段



每次量增價升都是創新高,而且創新高之後都會出現一個回調構建平台的過程。為什麼會有這個過程呢?因為我們知道,主力要拉升股價肯定要花錢,對吧?量能放大,那麼花的錢就更多,如果要繼續拉升,那麼就要花更多更多的錢。所以會有一個回調的過程來洗一洗盤,洗掉一部分獲利籌碼和套牢籌碼,那麼後面的拉升會更輕鬆一點。

該情況下

買入方法:

構建平台,如果出現多次回踩平台低點股價都出現企穩反彈,那麼就是一個買入點。在主升過程中,可以在5日線或者10日線低吸買入。後續只需要關注放量拉升後出現回調是否會出現平台支撐即可。

賣出方法

出現高位放堆量,跌破平台支撐都是賣點。或者實在沒有把握的,可以以跌破5日、10日、20日線為賣出標準。

第三種情況:上漲已經多了,從最低價位起來,已經漲了五六十個點了,甚至翻倍了。

這裡夏目把它細分為兩種

繼峰股份



這個票從低位起來,漲幅已經達到70%,已經是很大了。高位很盤震盪之後,出現量價齊升形態,但是隨後股價就出現了暴跌走勢。

我們放大後再來看一下



大家要記住一點:凡是高位出現連續的十字星線,一定要小心是主力出貨!


二、什麼是量增價平

定義:成交量增加但是日K級別的收盤價格基本持平。注意關鍵詞基本持平,不是一個不變的價格,可以是在一個小範圍內的價格之間波動。量能增加是成交量在一個波段內相比之前的波段增加。

類型

類型一

下跌初期或者還是下跌趨勢中。

舉例說明



解讀:短線買盤轉為積極,可能出現短暫的反彈。這種形態多出現在走趨勢類的個股剛剛開始出現回落之後。如果出現這種模式,說明多方還有意願參與這支個股後期的拉升,但是拉升幅度還是要根據具體行情來做分析。

類型二

前期跌幅較大。

這裡的邏輯跟量增價跌所代表的意義基本相同。空方力量逐漸衰竭,多方開始介入。看懂了前面講過的量增價跌那節課的,這一點並不難理解。從形態上來分析,一般出現這種量增價平的形態之後,主力往往還會再往下咂一下洗洗盤然後再拉升。因為量能增加,價格能夠持平就說明這裡多空雙方進入僵持狀態,那麼多方要想拿夠充足的籌碼就可以讓空方再進行一波釋放對多方後期拉升才更為有利。

還是以大族雷射為例,這個票既可以放在量增價跌裡面來講,也可以放在量增價平裡面來講,因為其中也有量增價平的波段。



類型三

漲幅較小或者還是走趨勢。

舉例說明



解讀:籌碼良性換手,主力介入,後續有繼續上漲的可能性。走出這種模式的原因在於主力剛剛開始選擇拉升的時候,發現上方依舊存在一部分拋壓導致量能過度放出,所以一般會選擇一個震盪洗盤來進一步洗出籌碼。

類型四

漲幅較大。

舉例說明





解讀:說明拋壓較大,可能轉為下跌走勢,對於一般的個股表現普遍為下跌走勢。但在個別妖股上可能會出現走2波3波。比如下圖所示的方大碳素。這種要根據行情來判斷,這也是比較難理解的一點。對個人的實戰經驗積累以及對市場的理解力要求比較大。



特別說明

有些個股出現連續一字板下跌之後,會出現量增價平,或者量增價跌走勢,這種類型的個股儘量排除在選股範圍以外。除非是人氣特別高的個股,比如中興通訊這種。還有就是開板次新股,有些個股開板後會因為機構加持或者板塊行情轉暖走強,但是大多數次新股開板後跌幅普遍較大,所以對於新手來講建議儘量不要去碰!

當然,上文所講到的內容不含有絕對意思,不排除其他各種原因導致的退市、踩雷等等偶然狀況。

後續還有成交量相應的課程,想要學習的朋友可以找我。


下面是股市分析的9張思維導圖,建議收藏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方法、板塊輪動和股市各類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

1、股市導圖總綱



2、k線基礎



3、均線基礎



4、切線基礎



5、指標分析



6、統計分析



7、選股方法



8、板塊輪動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注意:以上圖片被壓縮,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大圖以及具體的操盤方法)


只做模式內交易,只賺能力內金錢

股票交易中,在碰到錯失機會,以及出早賺少的情況時,總是覺得無限可惜、遺憾,總覺的自己完全可以做的更好,獲取更大的利潤。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你得不到的機會,你沒賺到的那些利潤,跟你沒有任何關係。你的模式,你的能力只能支撐你做出眼前的成績,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超出自己模式之外的波動,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金錢,需要不斷的改善方法,提高自己,才能不斷精進,不斷擴張自己的戰果。

厚德載物,德要配位;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同樣,當能力不能支撐你的野心的時候,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當能力還駕馭不了你的目標時,就應該沉下心來,歷練、沉澱。

股票做的久了,必然會經歷迷茫的時刻,無數的教訓會讓你明白:你不可能捕捉所有的波動,你只能從嘗試捕捉其中的一種波動開始。這其實是世界觀問題,世界觀是人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係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大海撈魚,每天我只需撈到屬於自己的一噸魚就足夠。至於其他的漏網之魚,我無需關心,如果我想撈盡所有的魚,反而會覆沒自己的船。一噸魚,不會多,不會少,這就是我一天捕魚的最大能力,以及漁船的承重能力。如果我想每天撈夠10噸魚,可以,我需要更大的漁船,需要捕捉能力更強的漁網,這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所以說,你的世界觀是可以不斷更新、不斷完善、不斷優化的,同時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一致的,有怎樣的世界觀往往就有怎樣的方法論。你能做一件事情,首先需要認識它,再確定自己想要的目標,然後就是尋找達成目標的方法。於是,你開始重新認識這個市場,認識到市場的龐大、自己的渺小,你只能根據自己的有限認識,去捕捉符合自己有限的機會,賺自己那份不多不少的屬於自己的金錢。沒有任何的惋惜和遺憾。如果目前的機會顯然已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可以,那就再次提升自己的認知市場的能力,尋找捕捉更多機會的方法,然後通過長期實戰去掌握捕捉更多機會的本領。從這個角度看,投機的境界也在不斷升華。

想要和得到,首先必須要做到。如果只是沉浸在幻想暴富的美夢中,交易只會讓自己傷痕累累。確定自己想要的目標後,就要排除一切干擾,破除一切阻礙,去找到達成目標的方法,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最後才能屢試不爽。想要取得多大的成績,就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不要做也做不出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認識市場是基礎,掌握方法是關鍵,鍛鍊本領是焦點!只有讓自己的想法轉變為真正的收益,才是我們最需要努力的地方,而達到彼岸的途徑,唯有找到自己的方法,只做自己模式的交易,只賺自己能力的金錢。各行各業,沒有任何奇蹟,成功者都是在自己的領域不斷浸泡、沉澱、磨練的結果。專注,內心堅定而又精益求精。

凡是向自身求,減少慾望,積聚能量,臥薪嘗膽,厚積薄發,你也一定可以萬丈光芒!

只做模式內交易,只賺能力內金錢。

想紮實股票技術的朋友,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L6900811(股市交易員),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乾貨源源不斷,讓你遨遊股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RFuE24BMH2_cNUgrWX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