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飛,一個地道的海南省樂東黎族姑娘,現任樂東黎族自治縣萬沖鎮人民政府的扶貧辦主任。1992年出生的她,年紀雖然不大,但已經是當地扶貧一線的「老」幹部,瘦弱的「黃毛丫頭」扛起的卻是鎮里扶貧工作中最系統最繁重的擔子。
容飛(中間)和鎮扶貧辦同事晚上日常加班整理扶貧資料
2015年,大學臨近畢業,她在家人的不理解和勸阻中毅然報考少數民族地區基層公務員。她深知當今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民族地區要發展、少數民族同胞要過上幸福美好生活,離不開搞好民族團結,離不開發展民族事業,更離不開民族地區工作崗位上的每一份堅守。她就是這樣不枉費青春,堅守脫貧攻堅戰。四年來,她以辦公室為家,吃住在鎮在村,足跡遍布了全鎮16個村居。
這幾年來,她紮根基層、情系貧困群眾、默默履職。面對萬沖鎮1508戶要脫貧的艱巨任務,她二話不說挑起了扶貧辦主任的擔子,不推不躲,迎難而上。平日裡,她白天進村入戶走訪群眾,晚上梳理扶貧系統數據。為確保扶貧物資不錯發、不漏發、不丟失,她嚴格把控物資需求統計、申報及發放的每一個環節,先後做好檳榔苗111768株、益智苗91031株、復合肥4077包、灰鵝苗2964隻、豬苗630頭的精準發放工作,做到不錯發一株苗、不漏發一戶貧困戶,做到讓領導放心,讓貧困群眾滿意。2018年,作為擁有兩個深度貧困村出列任務的萬沖鎮,是各級脫貧攻堅驗收檢查的重點對象。她帶領鎮村扶貧幹部對海南省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平台、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及線下扶貧手冊的信息進行核准和完善,每天白天起早貪黑下村指導業務,夜晚還要加班到凌晨三四點,連續通宵也是不可避免的事,同事戲稱她所在的辦公樓是座「不夜城」。
容飛(右四)在樂東縣萬沖鎮卡法村開展日常扶貧業務指導工作
為夯實扶貧工作基礎,她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一戶一檔、一村一檔和鎮級檔案都力求封面獨具特色,目錄清晰簡潔,內容精準完整。如今,她高標準地完成了全鎮16村居的脫貧攻堅檔案規範化建設,將萬沖鎮打贏脫貧攻堅戰大隊部打造成全縣示範點,超額完成2018年1547人的脫貧任務,卡法村和抱班村兩個深度貧困村順利脫貧出列。因為工作出色,責任心強,縣裡的幾個重要部門曾提出借調,但她選擇堅守扶貧工作一線,把扶貧工作當成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來干,她說:「我離開了,鎮的扶貧系統怎麼辦?」就這樣一頭扎在脫貧攻堅崗位,連生病的時間都沒有,發高燒重感冒不算病,因長時間不按時用餐引起的腸胃炎不算病。能抽空就開點藥,沒有辦法脫身的就暗暗強忍。2017年,為了卡法村能夠順利脫貧,她曾隻身在夜裡從鎮政府開車到20公里外的深度貧困村,途中車子不慎跌落村道旁的排水溝,所幸沒有大礙,成功脫險的她立即投身工作,毫不拖沓。她總是這樣為了工作極盡所能,不把自己的事當回事。隨身攜帶電腦和扶貧材料已經成為她的習慣,同事們為此笑稱她是24小時超長待機「網際網路」,無論你什麼時候有問題找她,她都會及時回應你。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隨時在線」的「網際網路」卻因為長期飲食時間不規律,長期不分時段加班熬夜、作息時間不規律,工作超負荷,體力腦力過度透支,一不留神患了鐵粒幼細胞貧血症,頭暈乏力是家常便飯。縱使如此,在扶貧這條路上她也毫不畏懼、從不退縮,默默地出色完成一項又一項扶貧任務。「開弓沒有回頭箭,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這是她在辦公桌上貼著的便簽。
作為政協委員,她始終心情牽民生、盡職盡責。圍繞扶貧工作中遇到的疑點難點,她積極撰寫提案,提出合理化建議,從2016年至今分別提交《關於打造鄉鎮政府高效優質幹部隊伍的建議》《關於有效遏制網絡謠言的建議》和《關於細化樂東縣「十二五」「十三五」期間已脫貧人口鞏固提升的建議》等提案,始終為樂東黎族自治縣打贏打好脫貧攻堅工作盡心盡責,建言獻策。
容飛(右一)在樂東縣萬沖鎮萬沖互通卡點參與疫情防控值班
2020年伊始,在闔家團圓的日子裡,樂東縣萬沖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出現一個不強壯但卻無比堅定的忙碌身影......這就是容飛,哪裡有困難就往哪裡沖的新時代巾幗「錚錚鐵骨」!(陳建峰 林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