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東北人是這樣過中秋的

2019-09-04     翠花在東北

隨著中秋節腳步的不斷臨近,中國各地人民也紛紛舉行特色慶祝活動,也準備了很多美味佳肴來慶祝,中秋節作為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每年慶祝的聲勢也比較浩大,東北是有名的美食之鄉,為迎接中秋,準備了哪些美食呢?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就是月餅。中秋吃月餅,是我國流傳已久的傳統風俗,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美食家蘇東坡是這樣形容「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風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嘗月餅、賞月亮,喜慶團圓,別有風味。

中秋正值瓜果收穫的時節,作為節日供奉月亮神的瓜果供品也蘊含不少文化上的象徵意義:西瓜象徵團圓,石榴象徵子孫滿堂,柿子象徵吉祥如意,棗子象徵早生貴子,栗子象徵兒輩早成家早立業,等等。但是也有文化上的禁忌,如「甜梨不供月」,因「梨」諧音「離」,隱意災難,有悖中秋團圓意義。東北的很多家庭中,仍然保留著中秋節給祖先上香的習俗,東北人們採摘葡萄、蘋果等生果祭月。不同水果擺放在一起,有著不同的寓意。桃和石榴擺放在一起,寓意多壽多福。柿子、蘋果成對供,寓意「事事平安」。撒上一把桂圓,意在「貴在團圓」。

東北人在中秋節也會吃餃子,吃餃子是每個東北人從小到大信守最隆重最固執的一個儀式。在東北,幾乎每個節日都會演變成吃餃子的盛宴:立冬的時候吃餃子,冬至的時候吃餃子,聖誕節的時候也是吃餃子……餃子,是淳樸的東北人能想到最好吃的食物了,它集主食葷素湯水於一體,配料口感自由選擇,熱氣騰騰剛出鍋的餃子,蘸上點蒜泥醬油,點上幾滴小磨香油,白白胖胖的餃子,在碗里那麼一打滾,輕輕咬破,汁水溢到嘴邊,那才是生活的高光時刻啊!

在節日的重要時刻,飯桌上怎麼能沒有哈爾濱紅腸呢,紅腸光澤起皺,熏煙芳香,味美質干,肥而不膩,蛋白質含量高,營養豐富,是酒宴、冷飲的常用佳肴。紅腸最簡單的吃法就是幾個香腸搭配一瓶水就足夠了,無論是青椒還是尖椒,搭配炒起來都是賊香。這對於家人的歡聚時刻來說,實在是良配。

在東北的很多家庭中,過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吃餃子紅腸,還會吃蒸芋頭。中秋食芋頭,寓意辟邪消災,並有表示不信邪之意。中秋節期間東北很多地方會舉行豐富多彩的廟會,逛廟會也是當地人過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他們經常會出去「走月」,孩子們可以盡情地玩耍,單身男女也可以通過此來找到另一半,大家都能盡情享受這閒暇的時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IAOA20BJleJMoPM5p7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