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閱讀,才是真正的長線投資

2019-12-31     英倫雲小學

開卷有益。醉心學問的人,體驗思考的樂趣;我這種終日讀閒書的,享受閱讀快感和心境安寧;商業領域的讀書人,得到真金白銀的收穫。學問、快樂、金錢,各得其所。


巴菲特賺到金錢,我獲取閱讀快樂,本質上是等值的,只是人生方向不同。但他熱愛閱讀,令我嘆服,並引為同道中人。每天閱讀500頁的能力,我自愧弗如。


巴菲特的讀書興趣,來自家庭教育。他的父親曾是股票交易員。1930年巴菲特出生之時,正值經濟大蕭條,父親失去工作。他父親後來曾嘗試創辦證券公司,因時運不佳而倒閉。父親留給巴菲特的財富,是家裡滿滿的書櫃。


8歲的巴菲特,把父親書櫃里證券投資、賺錢創業的書,全讀了個遍。我想,小巴菲特該有多無聊啊。我也有類似的經歷,父親做文學研究,1980年代,少年的我出於無聊,把家裡每個月訂的《收穫》、《花城》、《當代》、《十月》、《世界文學》等二十多種大型文學刊物的作品全讀了,居然連詩歌都沒放過。直到現在,只要無聊,我就讀書,儘管經典沒讀幾本,儘是閒書,但樂在其中。


家庭的讀書氛圍很重要。美國教育家霍利斯曼說,「沒有書的家庭,好比一座沒有窗戶的房子。」巴菲特父親的這些書,為他開啟了人生之窗。家庭藏書只是起點,巴菲特在十歲以前,已閱盡家附近公立圖書館裡所有投資、金融、證券市場的書籍。


巴菲特讀書,與邱吉爾等人的閱讀觀不同,並不廣泛涉獵歷史、哲學和古典著作。他執著於專一領域,花比同行幾倍的功夫讀書,並持之以恆,終身閱讀,得以獲取敏銳的投資眼光。巴菲特的另一個閱讀方向,就是大量讀報紙。他少年時代做過報童,年輕時開過分發報紙的公司,對報紙情有獨鍾。


有一次,巴菲特給商學院師生進行演講。他指著一摞書、報告和資料說,「每天讀500頁,知識就會像複利那樣積累,滾雪球一般。你們人人都有這個能力,但沒有多少人做得到(這樣閱讀)。」



巴菲特百分之八十的工作時間,就這樣靜靜地讀書,讀分析報告,精讀報紙。也許,正是長期閱讀所帶來的心緒安寧,耐得寂寞,成全了巴菲特的長線投資策略,靜待1萬美金綻放成500億。


閱讀的內容固然重要,而閱讀本身所帶來的平和心態、視野、胸襟和格局,往往構成一個人更重要的軟實力。


曾有人給巴菲特寫了一封信,「……我渴望智慧,勝過尋求知識......如果您原意為不曾謀面的人,獻上一句智慧箴言,請問將是什麼?」


巴菲特寄了一封親筆簽名的明信片,內容是:


Read, read, read.


閱讀,閱讀,再閱讀。

英倫雲小學是一個專門針對全球5-12歲母語為非英語小朋友制定的教育產品。也為孩子提供全人素質培養課程,包含:PSED情緒管理、PE體育運動、STEM、音樂素養提升、Drama舞台表演等課程。為Reception-Year6的學生提供全方面知識和能力培養,使學生具備和英國同齡小朋友同等的英語能力、國際視野、創新思考力和知識儲備。

如果您希望孩子在中國進行英式小學的教育,或者進行國際教育過渡的話,可以與我們取得聯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1gcc28BMH2_cNUgNUx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