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來吃飯,怎麼就兩菜一湯」「連彩禮都吞的人,不配吃肉」

2020-01-04     夏莫MO


文/夏莫

01

人生的路上,遇到愛情,總覺得是一樁幸事。可是,愛情卻像食物,難以保鮮。

談戀愛的時候,愛情只與兩個人有關,它簡單而又純粹。走進婚姻之後,才發覺愛情是兩個家庭的事,它複雜而又繁瑣。

婚姻與兩個家庭之間的關係,決定了夫妻之間感情的溫度,也決定了婚姻能走多遠。經營兩個家庭,需要靠多方其他成員的努力。

法國作家莫洛阿在《人生五大問題》中提及到處理家庭問題的重要性:「逃避家庭生活是容易的,可是徒然的;改造並提高家庭生活將更難而更美。」

處理家庭問題的核心人物,在於夫妻兩人。彼此之間,就像是分工合作者,男方負責婆家,女方負責娘家,各司其職,減少婚姻與原生家庭之間的衝突,才能讓愛情細水長流。

前不久,有一位讀者向我分享了她的故事。她叫許琴(化名),結婚才十個月,卻因為母親第一次去她家吃飯,而導致婚姻破裂。

02

許琴和丈夫屬於自由戀愛,戀愛兩年,走進婚姻。結婚時,因為許琴懷孕了,父母覺得很被動,原本打算要八萬彩禮的她們,最終將彩禮減少到了兩萬。

許琴的父母對她的男友並沒有好感,也不同意她遠嫁。但是,無奈許琴當時認定丈夫許暉(化名)就是她一輩子要嫁的人,堅持要嫁。

當時,許琴第一次去見婆婆,婆婆就給她出了一個主意:「閨女,你媽不同意這婚事,我有個法子,你懷孕,一切就解決了。」

人生的路上,最怕被像豬油一樣的愛情蒙了心,不計後果,一心為愛奔赴,到頭來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許琴就是如此,在丈夫一次次情話的攻擊下,她答應了。誰知,懷孕之後,婆婆從一開始向許琴承諾的十萬彩禮,就沒了。

許琴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心中十分不悅,當面問婆婆是什麼意思。

婆婆還苦口婆心對她說:「閨女,你都懷孕了,就是我婆家的人。你還要彩禮,那不是自家的胳膊往外拐嗎?」

之後,許琴的父母原本打算要八萬彩禮,給自動減退到了兩萬。但是,婆婆還是念叨:「兒子,兩萬彩禮都不用給,再過兩月她就會帶著陪嫁,嫁進我家了。」

婆婆對丈夫許暉說的這句話,讓許琴心裡異常不舒服,發了脾氣。許暉見她發脾氣,承諾願意給兩萬彩禮,讓她安心嫁,安心待產。

許琴的父母也承諾,彩禮錢到時會歸還給閨女,作為陪嫁帶入婆家。所以,在許琴結婚時,婆家最終出了兩萬彩禮。

03

結婚那天,許琴的父母參加女兒的婚禮時,卻被婆婆吐槽他們穿得太不時髦,這令許琴的父母很是覺得難堪,也心裡不舒坦。所以,許琴的父母當場反悔,不但沒有給改口費,也沒有將彩禮歸還。

婆婆覺得許琴的娘家太勢力了,而且覺得許琴將婆家的錢轉移到娘家,為此對她的好感也減退了一半。從那之後,婆婆對許琴也少了幾分熱情。

許琴在婚姻里,一點點認識到了丈夫許暉與婆婆的真面目。許暉,並不像她想像中的那般完美,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愛她。

至少,在婆婆面前,他的沉默,他從不袒護她,這都令許琴心裡漸漸滋生出了一些怨言。

而婆婆也沒有想像中的那般慈眉善目,反倒覺得她總有幾分盤算,有幾分勢力,愛面子,而且還愛告狀。

許琴回想起母親在結婚時對她說的話:「閨女,第一次上門來看岳父岳母,就提兩斤香蕉的男人,那么小氣,你嫁了,將來有你苦日子受;閨女,聽我的話,你婆婆太勢力了,嫁入那樣的婆家,你一輩子都鬥不過她,將來有的是氣受……」

可是,那時的許琴覺得是母親想多了,結婚後,才知道母親是火眼金睛,早已將一切看透,只是她從來沒有聽進心裡。

大概,愛情就是婚姻外的一層包裝紙,精美得令人垂涎欲滴。可是,褪去包裝紙後,嘗到的婚姻滋味,可能是極苦,極酸的味道。

04

許琴在婆家的日子過得並不太好受,即便是懷孕了,也沒有「母憑子貴」,沒有被特殊照顧,反而家裡的家務都要她來承擔。

婆婆還直言:「懷孕的時候多動一動,將來好生產。」

快到孩子出生時,許琴的母親因為思念,所以買了一張南下的票,坐了一天的火車,夜幕降臨才趕到女兒家。

為女兒提的土雞蛋,土雞,將女兒愛吃的菜和酥餅,都給女兒帶了許多。許琴看到母親那風塵僕僕的樣子,看到她那麼遠給她帶來的特產,那一刻她的眼淚忽然就蹦出來了。

就像電視劇《第二次也很美》中,有一段漫畫,所表達的意思一樣:我們一生,都在與父母作對,總想逃離他們的控制,可是,有一天,當他們不再抗爭,不再作對時,卻又無比的懷念他們。

許琴也是如此,她在那一刻才明白,母親是那般的愛她,只是她以前沒有感知到。當晚吃飯時,婆婆卻只燒了兩菜一湯,而且沒有肉,湯還是一個西紅柿蛋湯。

許琴忍不住問丈夫:「我媽來家裡吃飯,怎麼就兩菜一湯啊,一點葷都沒有。」

誰知,這話被婆婆聽見了,她忍不住回應了一句:「兩菜一湯,怎麼啦?連彩禮都吞的人,不配吃肉。再說,怎麼沒葷了,不是有雞蛋嗎?那還是你媽帶來的土雞蛋,可營養了。」

05

許琴的母親看到這一幕,心裡有一些痛,她想著自家的女兒,可能在婆家沒少受氣,也忍不住懟了一句:「即便這彩禮歸還,也不是還給你,我給我女兒。這錢我替她保管,怎麼啦?我即便是花了,也不為過,我花的是我女兒的錢。」

當天,許琴和丈夫因為兩個媽,吵了起來。甚至,許琴喊肚子痛,也沒能停止婆婆對她的數落。

最終,許琴決定離婚了。她說,等孩子出生了,我就離婚。

許琴的母親雖然極其不願意看到女兒離婚,但是看到這樣的婆家,她也不敢再勸她忍一忍,繼續將就過日子。

日子可以將就著過一兩天,卻難以將就著過一輩子。

第二天,許琴的母親帶著她回了娘家,說:「閨女,我和你爸原本給你準備了八萬陪嫁,但是看你婆家太勢利,沒敢給你。這錢和那兩萬彩禮,媽都給你存著了,就算離婚了,以後也能養大孩子,別怕。有媽在。」

回家的路,那麼長,可是許琴卻覺得,那麼溫暖。回到家,看到父親為她張羅的一桌子菜,那一刻,她的心,仿佛落了根,突然就安心了。

毀掉許琴那樁婚姻的,其實不是彩禮沒有歸還,而是兩個家庭的三觀,兩個家庭的價值觀衝突。

06

我之前在讀《超越原生家庭》這本書時,其中有說到一個概念: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會帶著原生家庭的烙印,帶進組建的婚姻里,繼續生活。

夫妻之間的磨合與矛盾點,很多是從原生家庭的價值觀中帶來的。

當夫妻之間的價值觀越大,生活的差異化也就會越大,那麼在漫長的生活中,磨合期也就會被無限拉長。

夫妻之間有價值的差異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夫妻兩個人不知道如何去調整,如何建立出讓彼此兩個人都覺得能舒坦過日子的相處模式。

平衡兩個家庭與婚姻的關係,靠的是夫妻兩個人一起去努力。比如:女方負責娘家,男方負責婆家,但是同時,還要彼此都需要花心思去維繫與對方原生家庭的感情。

西蒙·波娃在《第二性——女人》中寫道:「家庭不是一個禁閉的社區,它雖獨立門戶仍舊與其它社會單位溝通。家不僅是夫妻二人獨享的天地,它也是夫妻用來表達他們生活水準、經濟地位以及趣味嗜好的場所,因此,家必須陳列在別人眼前。」

可見,在一段婚姻里,夫妻是主角,彼此不但是共同利益體,也是合作者,更是彼此之間互相依賴互相攙扶的擺渡人。

所以,當婚姻與原生家庭產生矛盾時,夫妻兩個人最重要的是保持一條心,達成一致意見,一同處理矛盾,那麼很多小摩擦也就迎刃而解了。

餘生,愛一個人,多去看看對方的原生家庭。三觀相合的婚姻,會少了許多風霜的考驗,愛對了人,才能保持一條心,愛也才會如清風那般,不請自來。

-END-

今日話題:

女人的地位,從婆家對待娘家父母的態度中能看出來?

歡迎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1gQc28BMH2_cNUgXTW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