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
每個人身邊總有幾個這樣的學霸
每次考完試喊著
「考砸了考砸了」
表情比誰都悲傷
最終出來的成績比誰都高
學霸上了名牌大學
還是一樣保持著謙虛的態度
如果有人問起在哪讀大學
學霸不會亮出把人嚇個半死的學校原名
而是靦腆的說出學校的外號——
xx職業技術學院
如果你對著學霸一頓猛夸
「你真的好厲害啊」
學霸會客氣地回答你
「哪裡哪裡,校強我渣」
雖然學霸說話滴水不漏
但還是難免招致質疑
都說無形裝逼最為致命
那麼問題來了
學霸究竟是發自內心
還是其實是名牌大學病的外露呢?
跨過名牌大學的門檻就躍進了龍門?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
2019年全國共有高考生1031萬人
C9聯盟高校招生人數大約5萬人
在這樣激烈的競爭下
能夠脫穎而出的學生
至少在學習能力方面是值得認可的
名牌大學不僅在各種排行榜上
榜榜有名
上至國際高知名度排行榜
下至國內不知名網絡排名
橫跨學科等級評定數
縱覽高校經費燃燒榜
名牌大學始終穩居前列
這樣說來「躍龍門」一說也頗有些道理
除去教學水平和基礎設施差異
名牌大學的一紙文憑也有著高含金量
不論是找實習工作
還是考研深造
名牌大學的學生仿佛總是多獲得一點青睞
在一些人的眼中
一個看起來再平凡不過的學生
一旦亮出了名牌大學學生的身份
就仿佛鍍了一層金
評價可以瞬間從「不過如此」
轉變成「差不到哪裡去」
然而根據學習等級守恆定律
在同一學校範圍內
只要存在著殿堂級的學神
也必然存在著骨灰級的學渣
只要存在著均績接近滿績的王者
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幾乎門門掛紅燈的青銅
如果說名牌大學的名號
可以一次救人於水火
卻不可能次次成為免死金牌
若華麗的金色外殼下
都是不堪一擊的敗絮
只會讓人在反差中
加深驚訝與不屑
那鍍金的外殼
也只會被視為冒牌貨的偽裝
所謂的「高校鄙視鏈」中
其實名牌大學的學生並不占據至高一席
在校強我渣
校渣我牛當中
哪個更勝一籌
誰都很難給出一個肯定的結論
盤點每個人都聽過的
「學霸迷惑語錄」
很多人說名牌大學學生
有一種迷之優越感
在言行中處處可見
名牌大學學生也覺得自己百口莫辯
善意的調侃和自謙
被曲解成暗秀優越感
到底誰的理由更勝一籌呢?
「我是xx職業技術學院的」
第一次被提問
「你在什麼學校讀書?」
面對這一問題
學霸一頷首
「北京大學」
「北京什麼大學……」
「就北京大學……」
「……好會裝逼啊」
第二次被提問
「你在什麼學校讀書?」
學霸想起之前的不愉快經歷
一頷首悠悠地回答道
「中關村文理學院」
「……好會裝逼啊」
「……」
久而久之
大家也慢慢get到了
xx職業技術學院的精髓
慢慢成為了一個梗
五道口職業技術學院
三墩鎮職業技術學院
珞珈山職業技術學院
……
這樣的江湖別稱也就越喊越響亮
雖然許多名牌大學學霸
只是把這樣的叫法當作一個有意思的戲稱
而在一些同學聽來
這就與北大還行撒貝寧
一個億小目標王健林沒有什麼差別
謙遜卻又裝逼
可能說者無意
聽者卻覺得自己有被內涵到
「我是考敗來這的」
許多讀著名牌大學的同學
說起自己高考經驗時
常常能聽到這樣一句話
「考砸了才考到現在的學校的」
這就讓我們這些普通小學渣想起了
很久以前流行的一個段子
問學霸:數學怎樣才能考145分呀?
學霸答:故意錯一道選擇題就行了
明明已經讀著許多人羨慕的名牌大學
卻還是不滿足的樣子
說著自己輝煌的歷史
時而為自己扼腕嘆息
學霸不經意間透露出來的感覺
讓無緣名校的同學
感覺自己的自尊心又在被反覆碾壓
截自知乎用戶 @動機在杭州
但確實也有很多與更頂級的高校
失之交臂的同學
是發自內心的為自己惋惜
也是發自內心的感到挫敗
可能只是表達的對象和方式有待斟酌
「校強我渣,我是怎麼考上的」
朋友圈裡的「校強我渣」
可謂是高頻詞
尤其是到了每年各大高校排行榜
一一放榜期間
發現自己配不上學校前移的排名
期末考試令人瞠目結舌的惡競期間
突然發現身邊處處是大佬
在那一個個覺得自己
與周圍格格不入的瞬間
在朋友圈的有感而發
卻也有可能扎了別人的心
在一些同學感受到的語境中
「我渣」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
重點是這個學霸又在秀「校強」
看上去是在嘲諷自己弱
但實際上卻又讓別人感覺被內涵到了
名牌大學的學生
到底有沒有名牌大學病?
是其他人有名牌大學過敏症
@宛在水中央 | 某985高校在讀
我覺得不是名牌大學的學生
有名牌大學病
而是很多人有名牌大學過敏症
在他們心中
已經先預設了所有的名牌大學學生
都認為自己高人一等
因此不論看他們做什麼
都覺得他們是在裝逼
至少我身邊很多同學心態都很平
他們從來不覺得自己有多厲害
只是和所有大學生一樣
在為自己未來的人生奮鬥而已
放下過度解讀的有色眼鏡
可能會對彼此都好很多
自認為高人一等卻不願承認
@砍樹大王 | 某二本院校畢業生
在我實習期間
我能明顯感覺到
的確有很多名牌大學學生
覺得自己必然比別人更為出色
不願意干簡單基礎的工作
不願意干零碎的工作
覺得埋沒了自己的才華
其實他們內心裡把自己抬高了
卻還是道貌岸然地不願承認
但難道不是名牌大學的學生
就願意一直打雜嗎
在我眼裡
工作能力是與個人能力和態度掛鉤的
我能感覺到很多出自我們學校的優秀學生
進入工作崗位以後
能比很多名校畢業生都做得好
學校背景確實是證明自己實力的一種方式
但說到底
自己的實幹才是最好的證明
發自內心覺得自己配不上學校的光輝
@放過自己 | 某TOP3高校在讀
很多時候會被高中同學說
「又在裝逼」
其實我心裡是很委屈的
我只是想要表達一下自己內心的苦悶
卻要被解讀成是為了秀自己的學校
故意發給他們看
剛進入大學的時候確實很為學校驕傲
時間久了以後
發現身邊優秀的人真的太多了
感覺壓力也很大
有時候我真的已經拼盡全力了
卻還是只能得到一個勉強的結果
我覺得大家偶爾提及自己學校
是很普遍的事
為什麼名校的學生就必須要非常謹慎
為了避免炫耀嫌疑
一一斟酌字句呢
這難道不是一種苛求嗎
人生是由無數個「驚險的一躍」構成的
跨過名牌大學的門檻
只意味著在那一躍中
擁有了強大學歷背景學霸們
是有實力的幸運者
他們的對手還有有實力的不幸者
和暫時實力不足的人
在那之後
還要面對無數次驚險的跳躍
到那時孰強孰弱
有可能早已因為付出的交替
洗好了新的棋局
- END -
網易遊戲猹叔編輯部整理編輯
參考資料:
知乎《為什麼名牌大學的人總愛自稱xx職業技術學院?這是一種什麼心理?》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或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