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4種不一樣的哭,弄清楚背後原因,分分鐘能搞定愛哭娃

2019-12-31     兜媽愛叨叨

周末友人組織家庭聚會,幾個大大小小的孩子也湊成了一個局,在一旁嗨玩起來。

然而,這樣和諧的場面撐不過十分鐘,上一秒還有說有笑,下一秒就鬼哭狼嚎了。對於成人來說,孩子的哭鬧真是一種殺傷力極強的武器。尤其在聚會時遭遇失控性哭鬧,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所以,我們成人不得不從自己的世界裡掙扎而出,然後一猛子扎進孩子的「童話」里。

雖然孩子的哭容易惹人煩躁,但對一個小齡段,語言能力欠缺,理解能力有限的孩子來說,哭的確是最簡單粗暴又立竿見影的表達方式,能吸引注意,釋放壓力,以及達到目的。

而且孩子愛哭只是一個階段。成年人遇到極端的情況也會情緒崩潰呢,更何況是孩子。

而隨著孩子慢慢地成熟,學習和掌握更多的表達方式,遇到問題的時候,哭不再是唯一選擇,自然會慢慢棄用。

其實孩子用哭這樣的表達對他來說是好事,因為表現出來了,身為父母才能知道如何才能幫助他。

抒發情緒的哭

孩子喜歡瘋跑,但又跑不穩,我女兒常常因為跑太快或是不小心而摔倒,一開始也是大哭,我會選擇抱抱她,安慰一下:「很疼,是嗎?跑步的時候慢一點,要看清路,就不容易摔倒了。」

她會「嗯」一聲,伏在我的肩膀上抽泣一會兒,然後繼續瘋跑。

幾次之後,她摔倒了,就會自己爬起來,還會對著我說「有點疼」。

如果孩子用哭來抒發情緒,比如和媽媽分別時的大哭,期待已久的遊玩計劃被迫取消時的大哭,這時要支持孩子的這種情緒表達。哭是正常的,感受也是正常的,當感受被理解被接納了,很多孩子就能停止哭泣了。

有時,當對於年齡再小一點的孩子來說,深陷於情緒無法自拔,大人的安撫和接納效果不佳時,也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讓他從激烈的情緒狀態中走出來的。

記得和女兒一起遊戲,她希望我重複某個動作,但是我完全get不到,於是她急得大哭起來。

此時的我懵了幾秒鐘後,快速地換了一個有趣的遊戲,成功地轉移了她的注意力。因為,中斷一下,是為了更好地恢復,尤其是很激烈的情緒。畢竟,有時孩子理解不了那麼多大道理。

表達意願的哭

有一次,帶女兒跟一個小姐姐面基,小姐姐的新玩具她特別有興趣,眼巴巴地看著,她甚至還勇敢的問姐姐:「我可以玩嗎?」然而被小姐姐無情地拒絕了。

於是,女兒先是委屈地嚶嚶哭泣,然後是放飛地嚎啕大哭,一邊哭還一邊說:「我的!」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物權意識極強,時時處於「我的我的我的」認知里,拿到手裡是我的,看在眼裡也是我的,認識不同,理解不同,起衝突是必然的。哭自然也不可避免。

這樣的哭里夾雜著抗爭和挫敗,其實也是一種語言,要表達的是「我想要」,只不過這種語言需要翻譯。翻譯給孩子聽,讓她知道她可以用這樣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這時候如果沒有安慰只是一言不發地看著或者將孩子抱走安撫,就會錯過一個幫助孩子學會用語言表達,提升社交能力的機會。

如果每每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會儘量幫助女兒陳述一下她的意願,甚至示範一下應該怎麼做。

比如「你很想玩玩具,但是姐姐不願意,所以你哭了,對嗎?」,然後可以幫孩子想想解決的方法「你願意用自己的玩具跟姐姐交換玩嗎?如果願意,你可以問問姐姐『姐姐,我可以用芭比娃娃跟你交換汪汪隊嗎?』」

用哭來表達意願的常常發生在語言能力受限的時候,比如因為著急無法組織語言措辭,這樣的哭也有很多挫敗的成分。

對孩子表示理解,儘可能幫他從糟糕的情緒中走出來,示範語言表達。

久而久之,孩子的經驗多了,語言表達和社交能力的技能就會逐漸增強的。在遇到相似的場景和問題,就不會再用大哭來表達了。

達到目的的哭

這種哭通常是雙向造成的,小時候孩子一哭就給他想要的東西,她就會自動歸因,這樣做是合理的,可以接受的,能達到目的的。

當然,哭是孩子最原始的表達,不管能不能達到目的,都會試一試的。

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會遇到這種情況,比如孩子特別想買某樣玩具,不給買就大哭;孩子特別想吃某種食物,不給吃就大哭,甚至會躺倒在地上撒潑打滾。

記得有一次和女兒說好,只看一集動畫片,結果她非要再看一集,被我拒絕之後坐在地上大哭,傷心地眼淚嘩嘩流,不過還是會在哭的間隙里停下來看我的反應。

看破她的小伎倆還是覺得挺好笑的,也不生氣,就看著她演。哭了一會兒,可能覺得看動畫片無望,哭著說「媽媽我太累了,我想睡覺了!」然後被我抱去睡覺了!(其實,根本就是給自己找了一個台階,只在床上玩一會就跑掉了!)

面對通過哭來達到目的,溫柔而堅定的拒絕必然是第一步。

然後,需要給孩子解釋一下狀況。你可以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和方式來解釋一下「不可以」的原因,也許孩子無法理解,但當他聽到你的理由後,會更容易產生配合的意願。

最後,給孩子一點小希望吧。如果現在不可以看,那麼什麼時候可以看?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也可以直接立好規矩,比如「你的眼睛需要休息,你的小時鐘里的時針走兩個格,你就可以再看一集了。」

但一定要認真執行哦!因為當你說的每一個字都能實現,孩子也會越來越信任語言談判的力量。

避免失控的哭

很多時候,如果你能夠懂得孩子的哭,並且處理及時,孩子的哭並不會持續太久。但當孩子處於某種不良情緒中,借題發揮,沒事找事兒時,請多一點耐心,幫孩子疏解情緒。

不然,很容易就觸發孩子崩潰大哭的機關。而接下來,就是孩子哭得昏天黑地,而你也會氣得怒火衝天。失控的場面可能需要長達數小時的時間來平復。

哭是孩子的語言,是他們在掌握真正的語言表達和問題解決技能之前的最本能的表達。

身為父母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無條件的支持孩子的情緒表達,此外還身負教育的責任,在一次次真實的衝突中,給予孩子更多的表達,更多的方法和策略,為哭找到替代性的解決方案,教給孩子應對衝突和挫敗的方法。

相信隨著孩子年歲漸長,語言、理解和社交能力的進步,會嘗試用更成熟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且相信,所有的媽媽都會在與孩子的相處中,共同成長,收穫最美好的親子時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zLQXW8BMH2_cNUg3K-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