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12天!工建農中郵5大行同時宣布,房貸合同要不要轉LPR?

2020-08-13   藍白觀樓市

原標題:還有12天!工建農中郵5大行同時宣布,房貸合同要不要轉LPR?

8月12日,工建農中郵儲五家國有大行同時發布公告,將於8月25日起對批量轉換範圍內的個人住房貸款,按照相關規則統一調整為LPR定價方式。

公告同時明確:批量轉換完成後,若對轉換結果有異議,可於2020年12月31日(含)前通過相關渠道自助轉回或與貸款經辦行協商處理。

可以這麼說:

1,今天是13號,還有最後12天,是否轉LPR的主動權,在你自己手裡。

2,過期不候,全部強制轉為LPR合同。

3,年底前還有機會「轉回」。

能讓五大行同一天發公告,這件事肯定跟每位購房者息息相關。

任何一個身上背著商貸的人,今年應該都聽說過,房貸轉成LPR合同。

儘管藍白已經寫過多篇關於LPR的文章,但很多讀者依然一頭霧水,至今還不明白:這仨字母是啥玩意?為啥要轉?怎麼轉?要不要轉?

今天,一次說清楚。

什麼是LPR?

這要從去年8月份說起。

2019年8月17日,央行發布公告決定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

所謂LPR(Loan Prime Rate),又稱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由18家銀行每月向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報價後計算得出。

目前,LPR有1年期和5年期以上兩個期限品種,報價頻率為每月報價一次,於每月20日(遇節假日順延)9時30分公布,在央行網站上可以查到。

注意:LPR出台後,貸款基準利率已經退出了歷史舞台。

以前買房,去銀行按揭,參考的都是「貸款基準利率」,這個利率多年沒有變過,央媽考慮到銀行要給實體經濟「輸血」,短期貸款需要低利率,但長期的房產按揭利率又不能太低,去年8月份,LPR應運而生。

從去年10月份開始,房貸執行利率參考的就是5年期以上LPR報價。

簡單說:對個人房貸而言,5年期LPR報價就是以前的基準利率,如假包換。

舉個例子,7月份,1年期/5年期LPR分別為3.85%/4.65%,房貸利率參考的是4.65%,各個銀行在此基礎上進行加點(0.01%為1個基點)。

如果首套房加80個基點,那房貸執行利率就是5.45%,如果加100個基點,那執行利率就是5.65%,以此類推。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今年央行持續降息,新購房的人能享受到利率優惠,那原來參考基準上下浮的人怎麼辦?難道還是多年不變的4.9%?

放心,這一點早就考慮到了。

根據央行公告,今年3月1日起,金融機構應與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客戶就定價基準轉換條款進行協商,將原合同約定的利率定價方式轉換為以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為定價基準加點形成,也可轉換為固定利率。

請注意:個人房貸轉換時統一用2019年12月發布的LPR(4.8%)為基準,所有客戶在2020年3月—8月期間的任何時點轉換,同一筆貸款的點差都是一樣的,保證大家都公平。

這就是五大行宣布8月25日強制轉LPR的背景,8月25日前你不轉,銀行就強制幫你轉。

如果你是2019年10月份以前的商貸,這是留給你最後的「時間窗口」。

該如何轉換?

計算方式很簡單,舉例:小王2017年買的房子,彼時房貸利率上浮之風盛行,首套房直接在基準4.9%的基礎上浮20%,按揭合同期限是30年,也就是4.9%×(1+20%)=5.88%。

現在,小王需要確定轉換LPR時間,重定價周期仍為1年,重定價日仍為每年1月1日,上文提到,房貸轉換參考的基準是去年12月份的5年期LPR報價,即4.8%,那麼,小王此次轉換加點幅度應為108個基點(5.88%-4.8%=1.08%)。

看清楚了沒?轉換後的執行利率沒有任何變化,只是把貸款基準利率換成了5年期LPR,把上下浮變成了加基點,僅此而已。

假設到今年12月份,5年期以上LPR報價降到了4.5%,那麼,在明年重定價日(元旦),小王的房貸利率就是4.5%+1.08%=5.58%。

5年期LPR走高,房貸執行利率也會走高,5年期LPR下降,利率也會跟著降,在房貸合同執行期間,小王的加點幅度,永遠是108個基點。

當然,有人買房早,加點也可以為負。

比如,有人房貸利率打9折,也就是下浮10%,執行利率是4.9%×(1-10%)=4.41%。

那麼,轉換後的計算方式就是﹣39個基點(4.41%-4.8%=﹣0.39%)。

重點來了,對正在還房貸的人來說,要不要轉LPR?

這完全是個對未來如何認知的問題。

如果你認為在還貸期間,利率會持續走低,不要猶豫,直接轉LPR,享受低利率環境下的「還貸福利」。

如果你覺得以後會出現經濟過熱,熱錢亂飛,全球央行縮表,加息周期將持續很長時間,趕緊趁最後12天時間把利率變成「固定」,在還貸期間,永遠都按現在的房貸執行利率執行,LPR再變,也不受影響。

因此,要不要轉LPR,每個人都有主見,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到別人身上。

說說我自己吧,藍白選擇的是轉LPR合同。

理由有三。

1,橫向看,全球降息潮正在加速。

2014年,歐洲央行首次引入負利率政策,把存款利率降低至-0.1%。

日本在2016年1月對新增的超額存款準備金實行負利率——商業銀行存放在央行的部分存款利率為負。

隨後,丹麥、瑞士等國銀行也相繼把存款利率降低到0以下。

今年,全世界都在比賽看誰降息的步伐更快。

不完全統計,上半年,全球各家央行總共降息超過200次,超過2019年全年的降息次數。

降息是全球大趨勢,意料之外的疫情,更是加速了各國降息的步伐,身在地球村,環球同此涼熱。

2,縱向看,我國基準利率也在持續走低。

上世紀90年代,我們的貸款基準利率將近10%。2007年,基準利率高達7%。

如今,5年期LPR變成了4.65%,1年期甚至跌破了4%,未來還會繼續下降。

還可以參考一個信號,央行的最新表態。

8月3日、8月6日,8月9日,央行一周內三次就貨幣走向發聲。

比如,在二季度報告中說:部分發達經濟體實施了零利率甚至負利率政策,但從效果看,低利率政策效果不及預期,作用還有待觀察。

不少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下半年貨幣難現進一步寬鬆,降准降息空間收窄。

什麼意思呢?

接下來,降息不會像上半年那樣頻繁了,貨幣有收緊的兆頭,但是,只是降息的步伐慢一點而已,在時間的長河裡,利率下降依然是大勢所趨。

3,我的還貸時間還有20多年。

這個理由很簡單,如果我的房貸只剩下三五年就還完了,轉不轉LPR都無所謂。

問題是,接下來還有幾十年的還貸時間,人生總共才多少年?一想到以後利率還會越來越低,換做誰都會不甘心的。

最後,說說本文的結論。

如果房貸剩餘期限較長,最好還是轉LPR合同,不用操心太多,等著銀行8月25日強制轉也行。

如果房貸還剩幾年時間就還完,以前下浮比例很高,房貸執行利率堪比公積金利率,這種情況轉不轉都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