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想像不到玩抖音的老年人能有多酷

2019-06-01     Vista看天下

你永遠不知道你的爺爺奶奶能有多酷。

直到他們戴上老花墨鏡、目光堅定地把手指戳向了抖音,然後學會了一支新的拍灰舞。

你永遠想像不到玩抖音的老年人能有多酷

98歲和8歲,只差一副假牙

「人,年輕時瀟洒不稀奇,厲害的是能瀟洒一輩子。」但凡在抖音上刷到這位98歲的吃貨奶奶的人,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

就在年輕網友羨慕韓劇《搞笑一家人》里羅文姬女士每天開心的像個60歲的孩子的老年生活時,卻發現原來中國版羅文姬就在手機螢幕的另一端,甚至比她還要「野」。

喻奶奶三件寶:「毛肚、白酒、辣椒好。」

自從半年前,孫女用抖音錄下了奶奶背著爸爸偷喝可樂的一段視頻,這位童心未泯的老人就成了整個肥宅界的新任文化icon。

「你還嚯可樂?你都喝了一杯了。」「啊?(裝傻)」

雖然年輕時候是個中醫,但骨子裡的成都小女生本性還是無法磨滅。她嗜吃如命,新年願望是嗑頓串串香,還經常給網友科普分享火鍋涮燙技巧;不辣不油的東西絕對不會伸筷子,干碟小米辣都要加。

因為耳朵不好,孫女勸她少喝酒都得用「吼」,可她就算聽見了也會裝作沒聽見,然後再倒上一杯「這點酒怕啥子」。

「啤酒我覺得莫得喝頭,要喝就要白酒。」

這時候,就得趕緊放開拽著她的手了。否則後果很嚴重,她立刻就會甩給晚輩一句「很生氣」和一個足以殺人的眼刀。

「我都好大歲數的人了,管他好不好的,沒吃到才不好。」

喻奶奶於年輕人,除了灌輸了「該吃吃、該喝喝、遇事別往心裡擱」的長壽秘訣,更有「我估計我老了也能因為太愛吃上新聞」的自信共鳴。

自從紅了之後,她走在成都街頭一分鐘能衝出來三個來合影的年輕人。雖然不太懂為什麼,奶奶還是「笑嘻了」;聽說有人請自己拍電影,更是毫不臉紅」切嘛,反正大家搔皮(四川話,丟臉)嘛」。

偶爾也會在誇她可愛的視頻里埋下了頭,接著得意地說「就是乖嘛,長得好。」乖」,是四川話里出現最高頻的誇獎詞,比如一個人或物像孩子一樣可愛,也是喻奶奶的人生態度。

她對自己的真實年齡毫不遮遮掩掩,唯有的親老伴被蒙在鼓裡,狡黠一笑的喻奶奶把自己比他大五歲的事實一瞞就是70年:「他(爺爺)曉得個鏟鏟。」

除此之外,見人就鼓勵大家努力活著,不僅因為「過了90歲國家給發錢,每個月有200塊噻」,更因為98歲和8歲對她而言沒有任何區別

唯一的不同,或許就是滿口掉光的牙了。不過給她一副假牙,奶奶依然可以吞下全世界。甚至去看大熊貓吃筍子,都想從別個嘴裡摳一口:「這個(筍子)放點兒肉絲好吃。」

「今天,我要吃幾個年輕人……」

正所謂,世上沒有新鮮事,只要你敢試。當固守成規的年輕人越來越失去了探索新鮮事物的勇氣,反而是老年人敢多了。

前幾天,有一期關於「星巴克」的視頻傳遍很多人的朋友圈。一位大叔舉著自拍杆說要試試年輕人最愛的咖啡,走進店裡看了價錢,然後默默退了出來,無奈地搖搖頭說:「算了算了,消費不起」。

這是「鮀城大叔」在抖音上發布的「嘗遍年輕人最愛的100種食物」系列中的一幕。每每聽到這句「我要吃年輕人……」的開場白,80萬粉絲都會心頭一顫,然後饒有興趣的期待著大叔對手中吃食的評價。

你永遠想像不到玩抖音的老年人能有多酷

大叔的硬核人生說來話長,年輕時的他是個專業廚師,憑藉一道豬腳飯slay了潮汕美食圈,也算是個餐飲界的老油條。可誰能想到,退休之後卻在一間間被裝飾成ins風的網紅店前徹底懵了圈——

62歲的他把芝士認成自己家的貓砂,不知道雞蛋仔放的是「雞蛋」還是「雞仔」,也不知道「炒酸奶,是下植物油還是下豬油?」

這種本能反應把時代的錯落表現得淋漓盡致,越是「格格不入」越是讓人覺得他拍抖音沒有商業化,也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爆紅心理,真實而且詼諧。

更難得的是,幾乎每段視頻都把「年輕人」三個字放在嘴邊的大叔,顯然是不服老的。他像個孩子一樣樂於闖入新世界,對任何新鮮事物都願意看一眼、問一句,然後恍然大悟地點點頭。

事實也證明,40後要是玩嗨了,那精神頭可比90後還嚇人。

根據《老年用戶移動網際網路報告》顯示,老年網際網路用戶已達中國老年人總數的20%,超過8000萬人次。平常他們是保守、嚴謹和樸素的代名詞,殊不知變成網癮老年之後整個人都脫胎換骨了。

那句玩笑話怎麼說得來著:「公園隨便轉轉都是抖音十幾萬粉的爺爺奶奶」

看門大爺發出不老宣言,搖身一變雅痞紳士在T台上閃閃發光;平均年齡70+的燃爆街舞團和廣場舞表演,炸響C位舞台;氣質奶奶則用中華武術里的拳腳,召喚除了各種炫酷的動態貼紙,誓做廣場舞小姐妹里最炫酷的一個。

再看這位在虎撲上被譽為「小區雷阿倫」的爺爺。他在球場中央接過小伙兒傳球,就是一個又一個的空心三分球,手感精準,穩中帶皮,真·「我拿MVP的時候你們還在穿開襠褲」。

叫自己「最不省心糟老頭」的童心大爺,堅信只要腳倒騰得夠快,年紀就追不上他。不管放慢自己的土嗨腳步100倍,也無法讓不協調的壯漢跟上。因為社會搖的精髓根本不在甩頭,而是一顆對抗歲月的靈魂。

「點奶茶的時候,別忘了給爺爺點一杯」

在那短短15秒里,我們看到了老年人身上難得的童真和自由。

從不活得小心翼翼,而是笑容天真,行為洒脫。別覺得他們反常,比起排練好的假正經,這可是生動多了。

因為爺爺奶奶明明也可以愛玩,可以愛美,可以為開心的事情歡呼,可以八十多歲了還學習新事物、用8歲的心態活成個孩子。

反倒是在刻板印象里,受制於條條框框限制的很多東亞文化圈的傳統長輩,總是那麼穩重踏實、吃苦耐勞,他們的情緒和生活也逐漸不被關注和關愛。

鮀城大叔曾經就是全中國數以千萬計「退休後無聊到只能天天在家擼貓的老人」中的一員。

他越來越刁的前大廚舌頭無處施展,兒子工作又忙,最大的愛好可能就是陪家裡的「臭弟」和「肥雞」。直到他開始拍攝視頻,整個人都變得開心了,和兒子的距離也拉近了。

成都吃貨奶奶和孫女蔡昀恩的關係則更令人羨艷一些,孫女陪奶奶吃香喝辣之餘,奶奶也不忘關心孫女越來越禿的頭皮。一邊捋著自己銀灰色蒙奇奇的頭髮,一本正經地想不通:「咋個(年輕人)會掉頭髮呢?」

都說老人越老越像個孩子,但你也會發現他們比你小時候好哄多了:一個電話、一段陪伴、一次身份的轉換,就能讓他們樂開了花。

這可不是什麼假惺惺的雞湯,而是抖音八億用戶生活里有血有肉的故事。

一位爺爺說他從沒嘗過冰淇凌的味道,孩子特意抽空帶他去吃。爺爺望著手裡的空殼不怒不惱,只是傻傻笑,而後又小心翼翼地嘗了一口冰淇凌,樣子可愛極了。

幾個孫輩請爺爺吃火鍋,吃到了最喜歡吃的糍粑,又嘬了一口奶茶,搖頭晃腦的樣子,滿臉都寫著開心。

88歲的高齡老太太在孫女的帶領下跳了一支手勢舞,「我要送你99朵玫瑰花……」動作雖然有些遲緩,可洋溢出的少女感卻衝出了螢幕。

這些童心不改的美好生活瞬間背後,恰恰證明了一點:兒童節不只是給兒童過的,而是給每一個飽經滄桑還能保有童真的大人。

在這些60歲+的「大齡」兒童面前,玩不是補充劑,而是剛需。只要,你肯幫他們推開新世界的大門。

今天兒童節,陪他們瘋一把

如你所見,這一個又一個的15秒里,最打動人的其實都是陪伴的力量。它可以是孫輩對於老人,也可以是大人對於孩子。

正如因為下面這段「最萌北京閨蜜團」的挑戰視頻,而火爆抖音的「四胞胎妞妞Double Double」。只見四個如同複製粘貼一樣的小天使,一個接一個地跳著最流行的舞步,然後一起撲向媽媽的懷抱。螢幕那頭的「老阿姨們」,簡直暖得心都化了。

妞妞們的媽媽說,不管孩子們的課業多滿,一周都會安排出一個全家人拍抖音的時間。

「他們的喜怒哀樂,很多東西都是大人強加給她們的,並不是她們主觀意識上去選擇的」。反倒是抖音里更放飛、不加收斂的表現欲,才是正處於愛美年紀的小姑娘們的真情實感。

客觀上,沒有經歷過歐美DV時代的中國家庭,向來不善於用鏡頭記錄下對對方的愛,也成了難以彌補的一種家庭娛樂文化體驗

而在主觀上,中國家庭從不缺少愛,相比之下則更缺少展現愛的努力。

這種缺失在對「我愛你」三個字欲言又止的微張嘴唇里;也在一家幾代人面對著橫亘在彼此面前的「代溝」,試圖彼此觸碰、卻又因為害怕而縮回的手裡。

因此,爺爺奶奶們之所以樂於選擇在短視頻里開懷大笑,不僅因為操作簡潔、不給老年人設置操作門檻,也因為「把視頻發給孫子,我們就有話說了。」

家長之所以會選擇用短視頻拍下萌娃成長的一幕幕,不僅在於它的真實性與靈活性,更在於給長大後的孩子一個「爸爸媽媽竟然陪我干過這麼酷的事兒」的自豪。

在全世界的範圍內,檢驗一個APP的生命力,很大程度就在於最後是否有老人和小朋友的參與。這意味著操作性的普世、距離感的消弭,更意味著一個幾代人的次元壁徹底被打破。

這也正是抖音在這個六一,想要告訴我們的事情。

他們不僅特地推出了一項專注於未成年保護的「向日葵計劃」,更號召大家都能陪伴著你最愛的人一起穿越到最美好的童年時光。

就像那個熱門的短視頻挑戰里,小女孩喊了聲「媽」,媽媽應聲走到鏡頭前,再喊聲「媽」外婆、曾外祖母依次出場。全家人都到齊了,代溝被填平了,每個人都笑的像個5歲的孩子。

當一個流行的主力參與者逐漸從站在潮流風口浪尖的90後、00後,拓展到以家庭為單位的全年齡段,所有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記錄美好生活,沒有什麼事情能比這更酷了。

還等什麼?今天兒童節,陪家人在抖音上瘋一把吧。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抖音向日葵計劃。

· END ·

· 一 周 熱 點 回 顧 ·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

就告訴大家你「在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rv7vWwBJleJMoPMvYS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