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老師都被逼成了在線主播,家長該幫孩子做點什麼?

2020-02-04     冷絲說人文教育

文|冷絲

欄目|中小學教育

如果是往年,接下來是中小學準備開學的日子,教師和行政管理人員開始為新的一學期做備課、課程安排等各項工作,然而,按照上級要求,今年的春季學期有點不一樣,開學雖然延期,但是「停課不停學」,教師都在家為學生準備在線課程。

用一句話時髦的來形容,從小學到大學,教師都必須成為「主播」,而且要成為在線主播,即使是年紀稍長的教師,他們也必須學會在線授課。

目前能夠確定的,在今後一段時間,很多學生只能在家聽教師的在線講課,教師沒有太多的辦法當面敦促學生學習和完成各類作業。

那麼,家長接下來該幫忙做點什麼?家長又該怎麼做?

冷絲認為,家長要為孩子準備一個好的環境。

「環境」包括兩方面內容:一個是硬體環境,即要為孩子準備好一個完成作業的空間,桌面上一定要乾淨、整潔,房間陳設整齊。還有一個是軟體環境,在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家長要少說話,少干預,孩子做作業時的注意力是很容易受到影響的。如果在桌子上放著與完成作業無關的課外書或者玩具的話,孩子很有可能寫一會兒看一會兒,這不僅耽誤作業時間,也使心思不集中,造成作業正確率低。

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最好離開,到規定的時間再準時進來檢查,這樣既有利於孩子集中注意力做作業,又能提高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但是,當家長發現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分神或者做小動作的時候,應該馬上提醒、制止。

具體該如何檢查作業呢?家長看作業的頁面是否乾淨,這是孩子做作業認真程度的一個顯著表現。再看看是否有漏題現象,最後才看答案。如果家長實在是沒有時間過目,也必須看看孩子作業字體規範、頁面整潔,沒有漏題現象,就算過關。

不同年齡階段,家長的檢查和敦促也是不一樣的。

孩子讀低年級時,重點檢查字跡是否寫端正;做完作業時發現有不正確的地方,先不要指出具體錯誤之處,而是說出大體範圍,如「做得不錯,但這個題有些不對的地方,你再看看。或者在有問題的地方畫上小圓圈, 讓孩子自已找出不正確的地方。

三年級以後,家長應該重點檢查孩子做題的思路,算式的列法是否正確,而對計算的結果一般不檢查,由孩子自已確認如果計算結果錯了,就讓孩子自己去心疼、後悔。

再比如,家長檢查語文作業,發現錯別字,只在下面畫個小圓點,由孩子自己查字典糾正。這樣就能培養孩子對自己負責任、認真仔細的學習品質。由於長期堅持這個理念及方法,孩子便養成了自已確認對錯的習慣, 考試時不急不躁, 準確率都很高。

總之,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學生的心態,間接影響學生思維的展開,因此,在輔導過程中,家長還是要多注重鼓勵, 少些責罵或者體罰。

俗話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性格,收穫一種命運。」相信孩子們在家長的影響下會做得更好。

趁這個特殊的日子,家長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一旦養成,這對一個人的發展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為,儲蓄好的習慣,就等於為將來的生活儲蓄幸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qYbE3AB3uTiws8KRjX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