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媽剛走又造訪,是得了婦科病?還是腫瘤?還是別的什麼情況

2019-06-02     龍門佳麗

大姨媽剛走沒到一周,正開心地奔跑、游泳、吃著冰淇淋,突然感覺一股暖流從下方奔涌而出,憑著被大姨媽每月造訪的經驗來看,光速由上一秒的動作上靜止下來,逃離現場,躲進衛生間,果然又來了!心裡萬分詫異著,難道我得了什麼病?這種經歷,恐怕有很多小姐姐曾經經歷或者現在正在經歷著,或者即將要經歷,什麼情況?別慌,其實這是排卵卵期出血的症狀。

什麼時候是排卵期?排卵期一般出現於兩次正常月經的中間,我們正常兩次月經周期是28-30天左右。一般排卵期會持續5-6天,如果月經較為規律的話就是下次月經前半月時出現排卵。當然,也有很多小姐姐的大姨媽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不定時造訪的,這種情況下建議記錄大姨媽到訪時間後尋求醫生得幫助,畢竟身體健康是本錢啊。

下面在再說下月經的來潮原因。月經其實是子宮內膜按時脫落導致的出血現象,與身體內性激素密切相關,當子宮內膜增厚道一定程度時,即為接收受精卵培育了豐厚的土壤之後,沒有「主人」入住,那麼它就開始了內膜的脫落,因而形成月經。然後再「修復」後鍥而不捨的進行第二次培育土壤,然後再脫落,如此循環往復。該過程都有性激素主導的,可見它的權利之大。同樣,排卵期也有它主管,當土壤準備萬全的前幾天,因為激素的增多,內膜逐漸加速增厚,到了月經前的14天時,激素水平到達最高峰,女性就開始了持續5-6天的排卵過程。等到卵泡排出後,雌激素便開始逐漸減少,如果它驟然減少,子宮內膜收到錯誤的指令,不再維持子宮內膜的現有厚度,開始出現內膜的脫落,就讓人產生了剛走的大姨媽又回來的錯覺。



即使錯覺,說明它是可以區分開的,首先,從以上的介紹可以看出,排卵期出血有明顯的時間限定,不是隨意出現的,按著上述方法計算時間即可。再者排卵期的出血量較少,顏色比月經出血較深。

【本文由「龍門佳麗」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文樞,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nHWpmwBvvf6VcSZ-XB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