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探房杜咔咔
字|2030,閱讀用時2分鐘。
近兩年來,全國範圍內都開啟了嚴格的房地產調控,從一線城市到四線城市,全部都無法避免。範圍之廣、力度之大、手段之豐富、持續時間之長可謂史無前例。一線房價橫盤,二三線價格回落,四線城市直接啞火。
但回顧這兩年的調控,也只是表面摁住,沒有從內在摁住。用來用去還是那幾招,限購、限貸、限售、限價、限商的「五限」政策。這種做法在我看來,更多是壓抑供需,沒有從源頭解決問題。只要某天國家一放鬆,房價又要爆發性的上漲。
據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所發布6月《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 一線城市新房價格平均環比下跌0.615%。其中廣州環比下跌0.86%,北京環比微跌0.48%,深圳環比下跌0.98%,上海環比微跌0.14%。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目前一線城市房價很明顯是處於微跌的狀態。但一線城市的成交量依舊是上漲,甚至頻頻拍出地王。究其原因,就是購房者和開發商目前都很明白,國家越限制,說明房價未來上漲空間更大,只要等國家放鬆一下,房價肯定蹭蹭蹭的上去。更有甚者,把這種調控當成一種信號,一種城市房產投資價值的標尺。
所以,未來的調控方向更多的是要建立一個有效的長期機制,而不是短期的五限。要知道,現在病菌是藏在身體里,而不是表面的皮膚上,就算目前給你清理乾淨了,依舊會繼續復發。
「五限」的短期調控政策不適合市場。
假如我們把樓市比作一條舞動的龍,一線城市是龍頭,二線城市是龍脖子,三四線城市是龍身,五線城市是龍尾。按照這一理論,房地產調控首先要抑制住一線城市的房價上漲。
可現在政府慣用的五限政策,雖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線城市房價的上漲,但問題並未得到根本解決,調控中反映出的問題也廣為詬病。
比如:一線城市普遍採取的限價、限售。開發商很容易通過「陰陽合同」或捆綁銷售等手段來躲避。
所以,五限做法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消滅市場機制的行為。進一步加劇了供求關係的失衡,帶來房價反彈壓力。
未來需要建立一種可持續發展的長期有效機制,保證整個市場在供需不被壓制的情況下,大家買房更多的是理性購買,而不是投機的炒房行為。
長期機制代替短期機制
未來能摁住一線城市房價的長效機制,我個人認為目前最容易實現的兩種方法就是「房產稅」和「土地供應」,先來談一下房地稅的建立。
房產稅
這個是已經被提爛的話題了,從2009年鴿到現在已經10年了,一直沒有實現過。那為何現在我要提起來呢?
因為之前幾年,房地產對於我們國家算是比較重要的財政收入,國家要實現城鎮化、要做基建都需要大量的錢,而房地產的稅收和賣地的錢能填補這一空缺。加上原先買房的人享受著城市改善所帶來房價上漲的好處,成為得利群體,他們對於房產稅的反對聲音是最大的。所以,當經濟高速發展的時候,房產稅就能只能當做無房者的一個口號。
但是最近7.30政治大會過後,國家已經明確發出信號,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說明國家未來想逐步擺脫依賴房地產經濟,那麼房產稅就不會再是一個口號了,而是作為改革之勢,不容阻擋。
那麼房產稅什麼時候能實行呢?
經濟學家賈康認為:房地產稅的整個立法過程要多長時間才能完成現在不好預測,權威信息是,房地產稅在本屆應該看到它的啟動,還剩3年多時間。
那麼房產稅能不能降低房價?
從經濟學分析上來看,房地產稅能抑制房價是成立的,因為房地產稅影響供需,它使需求方面更穩定,並提高了持有環節的成本,起到了壓倉促穩的作用。
那麼房產稅該怎麼征?
這裡引用孟曉蘇先生的方案,他提出的「盡房皆稅」。大概意思就是不管你有多少套房,見房就征,先都徵收,然後根據各自的情況返退,見人就退。
其實房產稅在我看來,並不是打壓整個房地產行業,而是為了維持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其意義也並非是在「打壓房價」,而是體現公平。雖然會損害得利群體和開發商集團的利益,但我相信房產稅的出台,總體上是進步的,有意義的。
土地供應計劃。
知道香港的房價為什麼那麼貴嗎?就是因為土地供需原因,香港現在的土地開發只有30%不到,造成物依稀為貴的狀態。當然,其中更多的原因是財閥對於土地的控制。
所以,中國未來要建立長效機制,土地供應增加是不可避免的。但不是一味的增加土地建房子,而是要多建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加上人口疏解等重要手段。
例如:北京在人口疏解方面就做的不錯,北京2016年常住人口達到2172.9萬的高點,2017年和2018年分別減少到2170.7萬和2154.2萬,兩年疏解18.7萬人。
而深圳做為土地最為稀缺的城市,在保障房方面做到市場商品住房、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分別占住房供應總量的40%、20%、20%、20%。
這些手段很大程度上,穩定了這兩年一線城市的房價。所以未來想要建立有效的長期機制,必須把這「土地供應」和「房產稅」相結合,發揮出他們最大的功效,從源頭上解決房價持續上漲的局面,讓房地產回歸理性狀態。
我是探房杜咔咔,專注房產研究,為讀者把握地產漲跌周期,不唯多,不唯空,只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