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出身農村的「豬博士」,只想發揮所長、服務農戶

2019-09-29     中國鄉村之聲

中國鄉村之聲特別策劃

《向耕耘致敬》

今日聚焦

「豬博士」龍沈飛


龍沈飛

中國農業大學博士二年級學生

他笑著說

除去自己去美國訪學的一年

自己已經在中國農大動物科學學院待了8年

對這裡的一草一木早已審美疲勞

卻唯獨對自己的專業待之如初戀


出身農村的「豬博士」

龍沈飛和大多數的農大學子一樣,理性、溫和、專注、腳踏實地。他的老家在浙江嘉興農村,家中親戚都在分布於農業生產的各個產業鏈上工作,至今,他都會樂此不疲地給人介紹自己少年時做水稻育秧、插秧的場景。也正因此,他始終認為,所有科研與學術都要緊扣現實,直面農民需求。


龍沈飛在江邊村實習調研(右)

2018年夏天,龍沈飛和幾位同學一起參與了中國農業大學「百名博士老區行」的基層調研活動,來到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的河邊村。從2015年起,我國著名扶貧專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小雲在勐臘縣註冊了小雲助貧中心,在當地開展深度性貧困綜合治理實驗。

龍沈飛去時,河邊村的貧窮面貌已經大為改觀,但當地的落後仍然令來自魚米之鄉的他瞠目,他說在有限的調研時間裡,他努力發揮專業所學,教村民科學搭配豬飼料,把當地特有的雲南花豬品種喂養的更精細。

專業與實踐結合才有價值

龍沈飛很善於把那些原本陌生和枯燥的專業內容講得生動有趣。也正因此,在專業之外,他還和同學們一起,在閒暇時教當地的孩子們說外語。他說,眼見來學習的孩子們越來越多,自己第一次收穫了當老師的自豪感。只恨時間太短,暑期結束就要與孩子們匆匆道別。

龍沈飛的大部分科研都與豬有關

離開河邊村時,龍沈飛收到了山里娃稚拙卻滿懷誠意的小禮物,在一束山間野花綑紮成的花束中,有一張小紙條,上面用英文寫著:謝謝,我們會想你的。然後工工整整簽著孩子們的名字。他說,我已經坐車走出去很久才看到花束中的字條。講到這裡,一向平靜理性的他明顯有了幾分動容,喉結用力翕動了幾下。

對於未來,龍沈飛很堅定:我想回到老家,到企業里繼續做產學研相結合的工作,把好的養殖技術推廣出去,為農民實打實地服務。


本文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鄉村之聲原創作品

編輯:張程 //責編:李雨楠 // 監製:舒晶晶、張磊、靳雷、彭忠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gnaf20BMH2_cNUgxm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