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前,那時新型冠狀病毒還在蝙蝠和穿山甲的房子裡居住,沙漠蝗蟲還在東非揭竿起義……而這個普通的三口之家,卻在成天到晚地上演「宅斗劇」。
傍晚十點。
「老公……明天是感恩節,早點回來好不好?趁著孩子在奶奶家,我們去看場電影吧。」
然而,剛下班回家的男人,都沒有正眼瞅自己妻子一眼,脫下外衣、澡也不洗就癱倒在床上。
「再看吧,明天我還要陪領導出去吃飯,有點累了,我先睡了。」
熟悉的話語,再一次從這個男人的嘴裡脫口而出,似乎都沒有用心思考,看著男人冷漠的嘴臉,女人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委屈與怒氣,直接掀開男人身上的被子。
「你天天說有應酬,要加班,那你手機微信里的那個小美是誰!」
「你偷看我手機?」
「偶然看到的,說,你們之間是不是……」
「那只是普通同事,你不要搞事好不好。
……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這樣上演,在這場戰役中,沒有真正的勝利者。
女人,期盼著老公的陪伴和呵護。
男人,又總是找各種藉口去推脫。
難道,真的如男人所講,他們「太忙」、「加班吃飯」、「太累」,所以沒有時間去陪伴妻子,並履行教育孩子的責任嗎?
三個月後,受武漢疫情影響,人們被迫擁有了「超長假期」,在這些日子中,男人的生活狀態又是什麼呢?
「老公,小區封閉了,每戶只能派一個人出去,我把清單列出來,你替我去買菜好不好?」
女人期待地問道。坦白來說,她對這場疫情有些許感激,至少這段期間,她的老公天天待在家裡。
「你去買唄,我也不懂那些,別打擾我追劇。」
然而,老公的話,再一次令女人大失所望。
她突然覺得自己有些可笑,竟然會覺得老公待在家裡,就會對自己好。
「現在,你沒有藉口了吧?」
「什麼?」男人抬起頭,眼神充滿了疑惑。
「平日裡,我讓你陪我看電影、出去玩,你以各種理由推脫。現在你待在家裡好多天,我讓你幫我買菜,你都不願意動彈,你根本不關心我!」
男人聽了這句話,張開大嘴,然而他並不知道如何反駁,只好又乖乖地閉上。
疫情期間,那些擅長推脫的男人再沒有藉口
什麼叫「喪偶式家庭」?字面含義,就是這個家庭中,夫妻其中一方離世。
實際意義,它並不是指真正喪偶的單親家庭,而是父母其中一方在家庭生活中長期失位,對親人沒有體現出關愛,對孩子的教育沒有體現出關心。
其中,男人在家庭中失位的現象非常常見。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女人忙裡忙外,既要做家務、又要教育孩子,可能還要上班或做兼職,而這時男人會給家庭做什麼?
「怎麼這麼晚做菜?」
「今晚我不回來吃了。」
「孩子成績咋這樣低?你咋教的?」
沒錯,「喪偶式家庭」的男人只會對自己的妻子不停地指責與挑剔,你要問為什麼他們對妻子、孩子漠不關心,他們有一百個理由來打發你。
「我一天上班那麼累,回來還要奉承你們?」
「你讓我休息會好不好?」
受武漢疫情影響,這些男人被迫「宅」在家裡,然而他們不僅沒有任何改觀,反倒是通過疫情這個「放大鏡」,毛病被無限放大。
前些天,寶媽梅梅就在社交平台上這樣傾訴。
疫情前,梅梅的老公就總是找各種藉口,工作忙、身體累,沒辦法照顧她們母女。
可是疫情期間,梅梅的老公在家休息,不僅沒有任何改觀,還凈給梅梅添麻煩。
不幫忙做家務,吃過飯就去看電視、打遊戲,對孩子的網課不管不顧,知道老婆孩子喜歡吃魚,還把家裡的魚送給別人,梅梅感嘆心真的涼了!
「喪偶式家庭」,百害而無一利
1. 「喪偶式」家庭影響夫妻感情
前些天,寶媽笑笑就跟兜媽互動道:疫情期間,她家老公根本不管她們娘倆,不主動出門買菜、不幫忙分享家務、不陪她看著孩子上網課、不顧慮她的情緒,就只顧著自己的吃喝玩樂!
最後,笑笑跟兜媽哭訴道,疫情過後就離婚,反正誰離開誰地球照轉!
「喪偶式家庭」影響夫妻感情和家庭和諧,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喪偶式家庭」就是這句話的典型代表。
2. 「喪偶式家庭」影響孩子健康成長
14歲女孩小芳,她就生活在「喪偶式家庭」的環境之中。父親忙碌工作時還好,一旦在家裡待著,爸爸媽媽必定吵架。
有些時候,他們甚至會大打出手。
面對這種情況,小芳除了哭,沒有第二種做法。
就這樣,小芳心中的陰影越來越大,她的壓力與抑鬱也越來越嚴重,只能通過自殘來釋放自己的情緒。
因為,她不想面對自己的父母,更不想對他們傾訴。
「喪偶式家庭」摧毀了無數孩子的童年,他們都是無辜的犧牲品。
「喪偶式家庭」的男人,都是「大小孩」
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系列中,周伯通是一個非常討喜的角色。
他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麼?一把歲數瘋瘋癲癲,總是喜歡玩,所以也被稱為「老頑童」。
但在大事上面,這個「老頑童」從來都沒有糊塗。幫助郭靖對抗金人和蒙古韃子,悉心照料洪七公,後來還接納了瑛姑,這說明老頑童只是看上去瘋癲,但內心明鏡。
反觀,這些「喪偶式家庭」的男人們,他們可能在事業上取得小小的成就,但對家庭關係的處理上,卻無力承接這種複雜性,所以他們選擇用「忙碌」來迴避家庭,掩飾自己心智不成熟的表現。
所以,這些「喪偶式家庭」的男人,可能都是「大小孩」,看上去成熟,實際上心智跟小孩相差不多。
面對「喪偶式家庭」,聰明的女人會做這2點
面對「喪偶式家庭」,許多女人都會做兩種選擇。
離婚;
默默接受,得過且過。
但是,這兩種選擇都不會有好的結果。
離婚只是下下策,你能百分百確定下一個結婚對象,就是好男人嘛。
默默接受,得過且過,只會讓家庭關係越來越差,也會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
聰明的女人,面對「喪偶式家庭」,會做這兩點。
1. 學會拒絕
男人不想幹家務、不想帶孩子,就把這些事情推脫到女人身上,男人有這種權利嗎?他們是皇上、女人是宮女嗎?
並不是,大家都是普通人,地位相等。
男人說不時,女人也要學會說不。
把這些家務活安排給老公,把孩子的學習教給爸爸,讓他們從家庭關係的「失位」回歸到正確的軌道,這樣才可以激發他們的責任感,並讓他們覺得家庭關係的處理,也沒有想像中那樣困難。
2. 學會「示弱」
強者總會同情弱者,這是好事,還是壞事,要因事而異。
在「喪偶式家庭」中,如果女人向男人「示弱」,男人可能就會向女人表達出自己強悍的一面,滿足了男人的自尊心,他們就會對家庭、妻子、孩子更重視。
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福的家庭各有不同,疫情就是「照妖鏡」,把這些男人「打回原形」,再沒有藉口。
各位寶媽,你們家的那個他怎麼樣?還有找藉口嗎?這段婚姻,你們覺得幸福嗎?請分享給大家吧!
我是兜媽,是一位母嬰作者,也是一個小寶寶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為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想獲取更多母嬰知識,就勞煩各位小手關注一下~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