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院女法官清晨在自家小區車庫被刺身亡,獨家細節披露!真相讓人憤怒

2021-01-14   湘妹子

原標題:湖南高院女法官清晨在自家小區車庫被刺身亡,獨家細節披露!真相讓人憤怒

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湖南高院」)女法官周春梅沒有等來2021年春天的綻放,她最終用一種悲壯的凋零,給我們留下了新年交替之際最痛徹心扉的追憶。

1月12日清晨,湖南高院審判監督第一庭副庭長周春梅在小區地下車庫被人行刺,當場死亡。

根據警方通報,犯罪嫌疑人向某與周春梅系同鄉關係,向某因事向法院提起訴訟,請周春梅為其打招呼被拒,繼而心生怨恨、行兇報復。目前,向某已被控制,案件還在偵辦中。

「湖南女法官拒絕『打招呼』,被同鄉殘忍殺害」一案,迅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也讓人們倍感痛心。

今日女報/鳳網記者迅速跟進報道,深度還原案件背後細節,以及這位優秀女法官追求公平正義的一生。

我們堅信法治社會絕不容許殺害法官這樣挑戰社會正義、違背公義底線的事件發生,一個優秀法官的離去,也將激勵更多法官見賢思齊,堅守職業良知,守護公正司法。

1月12日晚,今日女報/鳳網記者來到位於長沙市某小區的周春梅家中。

一場簡單的追思會正在進行,並不寬敞的家中擠滿了人。

周春梅的丈夫陳文曲雙眼通紅地坐在客廳的椅子上,偶爾強打起精神回應著親友、同學和同事的寬慰。

15歲的兒子陳星(化名)同樣紅著雙眼,跪在地上答謝前來弔唁的親友長輩。

周春梅兩歲多的女兒還不能理解為什麼家裡突然來了這麼多人,哭喊著要媽媽。這時,有人拿來一台播放著動畫片的平板電腦擺在了她面前,分散了她的注意力。

白髮人送黑髮人,周春梅的父母的痛更刺痛著在場人的心。

巨大的精神壓力幾乎要擊垮周春梅的母親,在湖南高院院長田立文一行前來看望慰問時,她好不容易停住了嚎啕,卻根本站不起來。

這樣一起令人痛心、令人憤慨的案件到底是怎樣發生的呢?

嫌疑人因不滿崗位調整毆打副總,引發勞動爭議

1月12日晚,在周春梅居住小區的地下車庫案發現場,想起12個小時前發生的這場猝不及防的慘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仍然不寒而慄。

長沙市公安局天心分局1月12日發布通報: 當天7時30分,湖南高院法官、45歲的周某某被44歲的向某刺傷,周某某已無生命體徵,犯罪嫌疑人向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經警方初步調查,周某某與向某是同鄉,向某因事向法院提起訴訟,請周某某為其打招呼被拒而心生怨恨,行兇報復。該案目前還在偵辦中。

據此前報道,「作案者是被害法官的同學」「作案者化裝成求職者應聘小區保潔員,上班5天,蹲完點後伺機行兇」。

一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向某確實與周春梅相識,兩人是 湘西州龍山縣老鄉,從中學到湘潭大學都是同學。

該知情人士還告訴記者,向某2000年到某公司上班,2017年公司崗位調整,向某不同意安排。矛盾激化後,2019年3月11日,向某手持木棍毆打公司副總祝某,將其頭部等處毆打致傷。同日,向某在公司的多個微信群里發表了其對公司領導的負面評價。

2019年3月14日,長沙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對向某行政拘留10日,並處罰款。同年4月26日,向某與傷者祝某就打人事件達成和解協議書,並向祝某支付了醫藥費及部分賠償款。

後來,公司以向某單方面毆打公司員工,又散布不實言論惡意造謠中傷相關領導,違反了國家勞動法相關法律法規及公司的規章制度、勞動紀律為由,與向某解除了勞動關係。

向某認為公司非法解除勞動合同,開始起訴公司,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並支付年資津貼、未休年休假工資、餐費補貼等費用。但一審和二審,法院均沒有支持向某的請求。

老鄉拜託「打招呼」,她直言「你沒道理」

上述知情人士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這個案子從勞動仲裁到一審、二審,向某都向同學兼老鄉的周春梅諮詢過意見,「周春梅看完材料後,就告訴向某,『這案子你沒什麼道理,敗訴的可能性很大。』」

向某聽不進去周春梅的意見,甚至要求周春梅利用自己的身份向下級法院「打招呼」。

周春梅並沒有去打這個招呼。周春梅的丈夫陳文曲告訴記者,家鄉不少人知道妻子「在省里的法院當法官」,希望妻子能顧念鄉情在司法方面幫忙打招呼,但妻子為此和家鄉人約法三章,「為案子說情請託請不要敲我家的門」,導致很多人覺得妻子「不講人情」。

向某在一審、二審均敗訴後,向湖南高院申請了再審。案子正好分到周春梅所在的審判監督第一庭,審判長是蔣琳。

「一直到9月底這個案子判完了,春梅才告訴我,之前我同學有個案子在你那,已經判完了。」蔣琳告訴記者,向某的這個案子是9月4號裁定的,法庭認為公司解除與向某勞動關係有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向某的再審理由不能成立,駁回了再審申請。

周春梅生前在民一庭工作時,當事人為周春梅和同事們送來感謝的錦旗。

兒子說:媽媽出事後,我想學法律

4個多月後,2021年1月12日清晨,向某蟄伏在周春梅居住的小區地下車庫,向走進車庫準備開車上班的周春梅舉起了屠刀。

趕到地下車庫抱起妻子慢慢變冷的身體時,陳文曲撕心裂肺地嚎啕大哭。這個曾經幸福的四口之家頃刻墜入深淵。

陳文曲和周春梅在讀研究生時結識、相戀,婚後很快有了第一個孩子,前兩年又添了個女兒。兩人的專業都是法律,有共同話題,都愛思考、愛學習、愛研究,知網上至今仍查詢得到多篇兩人共同撰寫的法學論文著作。

周春梅是法官,本來還接案子的陳文曲執業迴避,停了律師業務,專注於學術和教學。

因為工作繁忙,周春梅經常是白天開庭、接待當事人,晚上寫審理報告、判決書,加班到凌晨的情況經常有之。照顧孩子的事,更多的靠家中老人和丈夫陳文曲。雖然又累又辛苦,對家人還充滿愧疚,但她曾說,為了社會的公平正義,一切都值得。

「信守程序,明辨是非;善用法理、溫情司法;準確衡平、中立公正;疏導調解、案結事了。」周春梅用32個字闡釋自己的工作理念。

剛上高一的陳星正值青春期,之前他一直覺得媽媽對他要求太嚴格。他說,他很後悔沒多聽媽媽的話,想跟媽媽說句對不起。原本陳星準備學理科,但媽媽的事情發生後,他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打算學法律。

「我想把媽媽沒做完的事,繼續做下去。」

父親心中的「小驕傲」

1月12日晚,周春梅的父親勉強抑制住悲痛的情緒,和今日女報/鳳網記者進行了短暫的溝通。在他的印象中,女兒從小懂事乖巧,學習從來不用家長操心,「她那時在龍山縣一中讀書,成績不是班上第一就是第二」。

湘西群山裡的中學,刻苦讀書的苗家妹子周春梅對於自己走出大山的未來和理想有著清晰的認知,喜歡閱讀的她對法律書籍尤其感興趣。

1999年,周春梅法學本科畢業後進入了 吉首大學從事智慧財產權法的教學工作。同時,她毫不懈怠地學習法律知識,閱讀各種法學雜誌、法學名著,關注法學理論最新動態。講台、圖書館、食堂、宿舍便構成了她生活軌跡的大部分。

2000年,她考取了 湘潭大學民商法學碩士研究生。

今日女報/鳳網記者了解到,讀研期間,周春梅繼續著她的「學霸」傳奇。2003年6月,因科研成果突出,她榮獲湘潭大學校長獎,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先後在《法律適用》《西南政法大學學報》《當代法學》《行政與法》等國家核心法學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

也正是在湘潭大學讀研期間,周春梅認識了她的先生陳文曲。由志同道合的同學成為舉案齊眉的愛侶,他們原本是很多同學羨慕的對象。

2003年,周春梅研究生畢業,通過公開招考,進入湖南高院工作。

周春梅曾經參加電視普法節目錄製。

「要認真,要對當事人負責」

1月13日上午,今日女報/鳳網記者來到周春梅生前工作的湖南高院審判監督第一庭。

她的辦公桌上堆放著一摞沒送出去的案卷,案卷下方是周春梅用娟秀字跡寫的呈送意見。案頭還擺著一排厚厚的法律專業書籍,一個抬高的書本夾。

周春梅生前的辦公室。

因為常年伏案工作,周春梅的頸椎有了些問題,看書的時候,她總是用這個書本夾把書固定得高高的。兩台電腦沉默著,邊上是一筒吃了一半的小點心,她加班時會用這個來充飢。

一切照舊,仿佛周春梅剛剛起身離開辦公室,去隔壁拿一份文件。

審判監督第一庭副庭長蔣琳是周春梅多年的同事,比周春梅早進法院幾年的他,對周春梅在業務方面的精益求精印象非常深刻。

「春梅能辦案,能辦好案。她來審判監督第一庭之前,全年辦案數位在全院3個民事審判庭中是第一,她所辦的案件經評查全部為優秀,且無一超審限,無一上訪鬧訪,無一因過錯被發回、改判。因表現出色,她曾被評為湖南省高院2014年度辦案能手。」蔣琳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蔣琳對周春梅在業務方面的精益求精印象非常深刻。

2016年,在民一庭工作了13年後,業務優秀的周春梅出任審判監督第一庭副庭長。

「審判監督就是依法糾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錯誤判決、裁定,審判監督的法官是『法官中的法官』,這對法官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要求更高。」蔣琳告訴記者。

「春梅的為民意識很強,她是我們庭『繁案精審』團隊負責人。」蔣琳說,這些「繁案」,大多法律程序複雜、事實複雜、法律關係也複雜,需要如理亂麻一樣「精耕細作」,經過她和團隊的努力,這些案子大多順利判決,息訴息訪的很多。

審判監督第一庭法官助理黃理曾經在2018年給周春梅當過一年的法官助理,她始終記得周春梅跟她說得最多的兩句話——「要認真」「要對當事人負責」。

「我們經常和春梅姐探討業務。討論的題目包括爭議較大的案子、疑難案件、新出的司法解釋等等。我印象最深的是,春梅姐不會因為自己是副庭長、業務能力比我們強,就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我們,她會鼓勵我們充分思考,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然後再分析法理和邏輯,讓我們把問題思考得透透徹徹。」黃理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不懼威脅,滿懷溫情

周春梅生前曾參與過湖南一檔普法電視節目的錄製。一名和她打交道多年的媒體人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周春梅法官關愛弱者,崇尚法治,非常注重案件細節的平衡。

2015年11月3日,周春梅受邀參加這檔普法電視節目的錄製,第一次面對攝像機鏡頭的她對自己的著裝和措辭要求嚴格,以至於有點緊張。

錄製完後,她告訴該媒體人:「怕正式出來讓人大跌眼鏡,我都不敢告訴別人收視時間。」

「參與錄製這些普法節目,會占用大量的空餘時間。很多法官本身工作就很忙,很難擠出時間來幫媒體做『義工』。但我們從第一次找到周春梅法官起,她就很支持我們。我理解,她是為了一份情懷在向大眾普法。」該媒體人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追求,貫穿著周春梅的一生。

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追求,也許是周春梅在繁重的工作之餘還堅持普法的原因。向曼琦是湖南高院新聞信息網絡處網絡科科長,她和周春梅的最後一次工作聯繫,是為了院裡開展《 民法典》的宣傳工作,「當時我們安排了各個業務庭對《民法典》的各分編進行解讀,其他的業務庭大都安排了年輕的業務骨幹撰寫。但作為庭領導的春梅姐,認認真真寫了一篇解讀高空拋物行為法律責任的文章發給我」。

「在我的印象中,春梅為人正直,辦案認真,會注意到案件的每個細節,查清事實後依法公正處理案件。」蔣琳告訴記者,周春梅此前所在的民一庭,所辦案件很多涉及金融、房地產等糾紛,法律關係複雜、標的額動輒以億計算,案件當事人常想方設法拉攏她或對她施壓,甚至是人身威脅,「但她始終不為所動,公正審理」。

平和溫婉、善良正直、專業公正,是今日女報/鳳網記者在湖南高院聽到的諸多同事對周春梅的共同評價。

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追求,始終貫穿在周春梅少年時代的法律夢想,青年時代的法律課堂,以及此後十幾年的法律工作中。「如果不是這場意外,她一定會成為一位很有成就的法官。但也是這場意外,讓大家看到了一位湖南法治工作者不徇私情的內心堅守。」蔣琳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相關連結——

最高人民法院拍案:

法治社會

絕不允許司法權威受到暴力挑釁!

寒風凜冽的冬日,

一個女法官的倒下刺痛了所有人的心。

兇手必受嚴懲!

正義永不低頭!

保護好守護正義的人!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也發布如下文章

法袍染血,正義永不低頭!

45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對生命還有那麼多美好的期待,就這樣戛然而止。她是用生命捍衛原則、捍衛正義、捍衛法治的底線。

英雄倒下,令人悲憤難當,有三句話必須要說:

一、兇手必受嚴懲!

為一己私利,喪心病狂殺害人民法官,這是對法律的公然挑釁,是對法治赤裸裸的踐踏,是與所有心懷正義的人為敵。

法官,頭頂國徽肩抗天平,為社會安寧定分止爭,為公平正義鞠躬盡瘁,他們是共和國法治大廈的基石,他們的無私付出讓社會穩定成為代表今日中國的不朽傳奇。對法官刺去的利刃,奪去的是生命、傷害的是善良,妄圖摧毀的,是屬於我們所有人的幸福根基。

讓高尚的生命凋零,那卑劣的靈魂必會付出最沉痛的代價!

二、正義永不低頭!

不幸遇難的女法官是鐵骨錚錚的真英雄!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她堅守著一個司法者絕不徇私的原則,用身軀鑄成一座守護公平正義的銅牆鐵壁。對「打招呼」嚴辭說「不」,讓一些心懷不軌的人惱了、怒了、瘋狂了。但他們越瘋狂,越說明我們對「打招呼」的阻擊是必要的,越說明這些人離徹底的失敗不遠了。

面對猙獰的刺刀,退卻一步就是前功盡棄,就是讓英雄的鮮血白流。自古邪不壓正,勢不兩立,正義永不會向犯罪低頭!

三、保護好守護正義的人!

我們為英雄的逝去而悲憤,但不能再止步於悲憤。

2016年7月,兩辦印發了《保護司法人員依法履行法定職責規定》,2017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印發《人民法院落實<保護司法人員依法履行法定職責規定>的實施辦法》,各地各級法院也都制定了相應的實施辦法。把保護網織得密些、再密些,把那些紙上條款落實得嚴些、再嚴些,讓制度長出牙齒,才能讓人更加安心。

文:今日女報/鳳網首席記者 李立 記者 李曼倩

編輯: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