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年中電商商品大促的勢頭餘溫尚存,網購3.0時代下,「買買買」的剁手黨通過自設網店「賣賣賣」,藉助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向朋友圈推薦分享自己的心水好物,同時無需考慮進貨、備貨等問題,已經變身省錢達人。
儘管網絡零售增速明顯放緩,但是一種電商中的火熱玩法——社交電商正在異軍突起,社交電商正是新零售的一種體現。
社交電商,一種在網絡平台上通過對商品內容的分享傳播引導用戶進行消費的新型業態模式,近幾年風頭強勁。「網際網路+」的浪潮下,「社交+電子商務」憑藉較強黏性、互動性、精確用戶細分與巨大商業潛力以及較低營銷、時間成本迅速發展起來。
1、新零售「新」在哪?
2012年,馬雲和王健林當眾開了個1億的賭局:看10年後,電商能不能在中國零售行業占比超過50%。短短4年後,馬雲提出了「新零售」,遊戲不再是「淘寶」們和「實體店」們的爭奪戰,而是回歸零售的本質:「人-貨-場」。傳統的零售交易鏈里,「貨」「場」「人」是主流,商家出「貨」,並通過渠道,也就是賣貨的「場」,儘量做到最大觸點鋪貨,以此接觸上購買的「人」。在物質不那麼豐富的時候,有「貨」就意味著有銷量;後來競爭激烈了,「場」變成核心,爭取到好位置才能贏。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消費者已經可能在任何時候,任何場景下購物,強調渠道間(包括線上和線下渠道的競爭)已不再有意義,於是「人」,也就是消費者,成了最關鍵的因素。通過數據了解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並且線上線下協同,為消費者打造無差別的購物體驗,才是新零售的增長之道。
(圖片來源:Nielsen)
因此,新零售的「新」,本質上是「人-貨-場」的重構。零售的交易鏈,從以往的「貨」「場」「人」,變成「人」「貨」「場」。相應地,對於渠道來說,「場」上的規則,也變成了以「人」為主。
一方面,這體現在:消費者的主動權變高了。線下商超時代,品牌用貨架和物料單向地向「人」傳達「貨」的信息;平台電商時代,消費者開始會看評價來了解產品;而社交電商出現後,消費者的主動權大大提升,在購買行為中加入了自拍、分享、吐槽、推薦等帶有明顯社交特質的互動方式,顛覆了品牌從前以「貨」為主傳播和營銷的玩法,提升了購物體驗。另一方面,渠道也從「物以類聚」,變成「人以群分」。不管是拼多多的拼團,雲集的分銷,還是抖音的內容社群,背後的底層邏輯都是:「以人聚人」。裂變,就是在這種邏輯下產生的。相對於流量由一個中心通過算法分配的傳統平台電商,社交電商這種「去中心化」的創新模式,引流的效率和成本都得到了提升。在新零售的大趨勢下,社交電商以「人」為主,抓住了零售模式的本質: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更好,線上商家在關鍵的「引流」上效率更高,成本低。這個新渠道,理所當然地崛起了。
2、獲得新增長,是「新渠道」誕生的本質
時間回到2015年前,平台電商們正當年:流量紅利的困境還沒出現,平台電商還沒被叫作「傳統電商」。淘寶、天貓、京東們被作為區別於「傳統線下渠道」,用新的零售模式,創造了新的購物場景,獲得了新增長的新渠道。這短短3年間,線上零售經歷了流量紅利的逐漸消失。根據《中國電子商務報告》的數據,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同比增長率,從2015年的36.5%後,就開始走下坡路:2016年為25.5%,2017年為11.7%,2018年為8.5%,增長以如此速度逐年放緩。也是在這3年間,線上零售見證了社交電商的逐漸崛起。2015年,拼多多和雲集誕生。2018年,以「拼團」起家的拼多多上市。成立不足3年,市值就直逼半個京東。2019年,走「分銷」路線的雲集上市,成立4年,GMV(成交總額)做到200億,增長速度遠高於線下和傳統電商渠道。
(圖片來源:創奇社交電商研究中心)
2016年新零售開始後,中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和占比一路走高
《2018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1397.78億元,較2017年增長66.73%。相較之下,2015年意氣風發的「上屆新渠道」平台電商,在《中國電子商務報告》里的交易額同比增長也才在36.5%。
3、社交電商發展,勢頭兇猛
不僅如此,商務部還預計2020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規模將達9.6萬億元,而屆時社交電商市場規模預計將達3萬億,對整體的占比達到約1/3。儼然有望在線上渠道里「三分天下」的社交電商,規模也不可小覷。
以雲集和拼多多為代表的社交電商,正是在平台電商的流量紅利逐漸減少的節點上,敏銳地發現了新的流量入口:擁有10億月活的大基數,還覆蓋了多種場景的微信生態。
在這個以社交為屬性,天然有流量優勢的新場景下:拼多多聚焦消費者,而且是正忙著「消費升級」的天貓、京東們沒注意到的下沉市場消費者,主打低價,用拼團的方式迅速切入;而雲集聚焦商家,用分銷的玩法,吸引了大量因難以獲取流量出「淘」的商家。就這樣,基於「以人聚人」的新零售邏輯的社交電商,在微信這樣有別與「平台」的「社交」新場景下,開拓出了新的增長。這也意味著,社交電商接棒平台電商,成為了線上零售新渠道。除了基於微信社交的電商模式,從另外一個角度入手,以內容吸引關注繼而完成轉化的內容電商也占據著社交電商的半壁江山,下期文章,我們再繼續分析社交電商中的內容電商型。
文章來源:汕頭市社交電商協會 ,特此鳴謝!
轉載聲明:請遵守CC協議,轉載不註明來源上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