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種草莓就是得多用化學肥料,這樣才能高產。但是今天草莓小妞要說是,不但要減少50%以上化學肥料的使用,還要提質增效,確保草莓的品質,確保草莓的高效,確保草莓的安全。怎麼做,接著往下看吧。
今年草莓的採收期已經差不多結束了,為了給下半年種植草莓做準備,很多草莓人開始拔出上茬的草莓,這時候土壤里可能留存病毒或因過度使用化學肥料而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土壤養分失調、次生鹽漬化、板結酸化等等。
土壤出問題,葉片衰老、草莓無生機
出問題的土壤如果繼續種植,一方面草莓很難存活,另一方面草莓的抗病能力下降,品質很難得到保證。因此從6月份中旬開始,不少草莓人們會進行土壤消毒和養土這個的步驟,前面說到我們的目標是「減少50%以上化學肥料的使用,還要提質增效」。
首先,我們需要掌握正確的土壤消毒的方式。這裡面不少人會選擇高溫悶棚,此前很多文章也在教大家如何悶棚,但是卻都沒有悶棚真正的該注意什麼?什麼才是影響消毒效果的主要原因,在這裡,我們告訴大家高溫悶棚的小技巧:
把沒有腐熟完全的有機肥施入田間,在悶棚的過程中讓有機肥在田間腐熟,利用高溫條件殺死病原菌的同時又能培養肥土壤,一舉兩得。
一定要有灌水這個動作,並注意保濕,大棚一定要密封好。
操作一定要規範。
在悶棚結束後也要確保田間土壤的乾淨(不能病土或帶病蟲的工具帶進田間)。
消毒腐熟後
高溫悶棚
過去很多地方都使用太陽能消毒,但是消毒效果往往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做好保溫的工作,只有保證土壤水分,讓能事半功倍。
把沒有腐熟的有機肥在定植前施入,一是避免肥害或者病蟲害加重,二是省時省工。
高溫消毒以後,按過去的栽培流程就是草莓等待種植了,這裡大家往往會忽視一個問題,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們就可以防治病害了,尤其是土傳病害,像炭疽病。從時候開始防治,不但能防病害還能繼續改良土壤。重複一遍我們的目標是「減少50%以上化學肥料的使用,還要提質增效」。
亂混亂配農藥現象
大家常用的微生物菌劑和復合微生物菌劑一定要選擇正規廠的產品,或者在當地試驗示範比較好的產品。
可搭配使用碳基肥。
用量絕對不是越多越好,觀念要改變。
通過豐富土壤的微生物群落改善土壤,加強植株的抗病能力。
吉沐祥研究員做的菌劑對照試驗
微生物菌不但有促生作用同時有誘導抗病作用。
生物碳作為一種新型肥料,對土壤板結酸化、化肥用量超標造成引起的土壤的問題有很好的改良作用。
日本有資料顯示,一噸草莓的總需肥量,氮6-10公斤,五氧化二磷2.5-4公斤,氧化鉀6-13公斤,以上的用量是在草莓的六個月的採摘期里所需要的,對比一下,平時我們的施肥量有沒有超標?有沒有過度施肥?記住我們的目標,「減少50%以上化學肥料的使用,還要提質增效」。
少吃多餐,草莓是陸陸續續採摘的,原則是分次追肥,少量多次。
結合滴灌補水,確保維持草莓的正常健康生長。
草莓是不耐肥作物,避免發生肥害。
控制與減少化學肥料,培育好健康土壤(包括生物菌肥、生物有機肥等)。
由於篇幅的問題,前期的準備工作和注意事項先介紹到這裡,「下篇」我們將繼續介紹如何使用不用農藥就能防治病蟲害,以及有哪些低毒低殘留的新藥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