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5萬元買套房,代價是離開大城市,你願意嗎?

2019-12-09   IT網絡時代

最近「流浪吧」火了,原因是一個叫李海的年輕人,他去鶴崗買房,並且在貼吧里直播了自己買房的全過程。



總價五萬八,兩室一廳,77平。「在外面漂到三十多歲,正掙錢的年紀買得了一套正正經經的房子蠻好了,地方遠不遠無所謂,就這幾萬塊錢,有什麼後悔的?反正我和群里同樣買了房的朋友都不後悔。」李海說。


花5萬元去小城市買套房,代價是離開大城市生活。你會怎麼選擇呢?


大城床還是小城房?


有個段子是這樣說的:


不管你是北上廣深寫字樓里的Mary、Vivian,還是Michael、Justin,過年回家就得安心變回「翠花、秀蘭」和「二娃、狗蛋」。



快到過年了,許多在外漂泊打拚的遊子開始搶購回家的車票,當然也有人考慮下一年自己的去留問題,是要回小城市還是繼續留在大城市。


記得《奇葩說》第一季里有一個辯題:你願意選擇大城市的一張床還是小城市的一套房?


如果是你,會怎樣選擇呢?


//


大城市—未知、自由


大城市代表著未知。


馬薇薇:為什麼要去大城市發展?不是因為大城市的大商場,也不是因為生活的諸多便利,而是因為未知的精彩。你不知道你會遇見什麼人,你不知道你經歷什麼事,你不知道你會死在哪個坑裡!但是你會看到,由於你的命運變幻莫測,所以這本小說的結尾,你永遠猜不到!




大城市代表著自由。


蔡康永:所有人努力一輩子,就是為了一張床。在大城市更能容忍,在大城市我受傷了,我還能躺在自己那張小床上舔舐我的傷口。但在小城市,三姑六婆、遠親近戚,每個人都來問候你怎麼了?你怎麼還不結婚?你一個月賺多少錢?你這個月有沒有帶爸爸媽媽去旅行?人的距離是非常恐怖的。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壓力來自別人,大城市給了我們一種庇護,讓我們免於被別人那麼嚴密地監視和注意。


//


難道大城市,就沒有壞處嗎?


——當然不是。


大城市的生活有點悽苦。


在大城市的你,租住在小小的合租房,每天吃著快餐,甚至加班到深夜,過著挨床就會睡著的日子,你不能沒有工作,因為沒錢寸步難行。


大城市的人情有點冷漠。


住在同一層的鄰居可能半年也不打一次照面,從住進去到搬出來甚至連大家名字都不知道。大城市很多事情,你都要一個人去做,哪怕是去醫院看病。



//



有人說:父母在,不遠遊。

有人說:生活不止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有人說:落葉總要歸根。

有人說:年輕就要奮鬥。

生活在哪裡,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個人選擇。

大城床也好,小城房也罷,沒有什麼優劣好壞之分。城市再大,資源再多,如果不積極參與,只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打轉,無論在哪個城市都沒有區別。



所以,不要總覺得待在大城市,就是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史;也不要覺得活在小城市,就是追求穩定、不思進取,得過且過。


那只是你對於人生的一種選擇而已。像北方人好吃面,南方人喜吃米,不過是生活習慣和個人愛好的差異。

無論是留守大城市,還是退回小縣城,遵從內心,不遺憾不後悔,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