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這個曾因為服務一座鋼鐵廠而設立的區,地處重慶西南部,是主城九區之一,東臨巴南區,南界江津區,西、北靠九龍坡區。幅員面積102.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萬。因重鋼環保搬遷以後,大渡口區gdp一度落後多個區縣城市,在主城九區之中一直處於墊底的狀態。
根據相關資料介紹,在清朝道光年間,長江北岸設有義渡,該渡口為沿江數十里渡口之首,大渡口由此得名。原本大渡口屬於九龍坡區的一部分,但是在1938年漢陽鋼鐵廠由漢遷渝落戶大渡口,這讓大渡口迎來了發展的機遇,所以在1965年大渡口為了更好的服務重鋼,然後就脫離九龍坡正式獨立設區。
從漢陽鐵廠遷入大渡口,在到大渡口完成環保搬遷,大渡口區為鋼鐵廠服務了足足73個年頭,所以在過去數十年間大渡口的發展自始至終都是圍繞重鋼的,以「十里鋼城」而聞名。而在2006年底,重鋼啟動了環保搬遷工程,並於2011年9月在重慶長壽全面建成投產,大渡口老區鋼鐵產能同步關停。與此同時,大渡口也拉開了轉型大幕……
小編和曾經居住在大渡口的同事聊到大渡口的發展,他給小編說道:曾經重鋼在的時候大渡口區是相當的繁華,因為有重鋼,所以周邊還有很多的配套小工廠,所以周邊都有好多萬工人。那個時候在大渡口坐生意這些都是非常好做的,因為有很多的工人。但是隨著重鋼的搬遷,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現在做點小生意真的是難上加難。
其實,從大渡口公布的gdp就可以了解到目前大渡口的發展情況,曾經主要是圍繞重鋼建立的城區,沒有想到過鋼鐵廠會搬遷。所以大渡口區基本上沒有在其它產業上面做過功課,導致如今鋼鐵廠一搬遷經濟就停滯不前。
從重鋼搬遷至今已經過去8個年頭,今天的大渡口區正聚焦發展大數據智能化、生態環保、大健康生物醫藥、文化休閒旅遊「四大支柱產業」,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公共配套、生態環境、城市文化「四大品質工程」,重點打造釣魚嘴濱江灣區、九宮廟商圈、伏牛溪、建橋園區「四大重點板塊」,全力建設「高質量產業之區、高品質宜居之城」。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座老城將會帶給大家全新的一面,因為重鋼的搬遷給大渡口留下了三個發展動力:一是騰出500多公頃土地,成為城市開發建設的黃金寶地;二是減少了工業污染,以往主城60%的工業污染由重鋼製造,重鋼搬走後,大渡口一下從工業污染最嚴重的地區變成環境質量優良的地區,全區存量資產隨之大幅增值;三是讓大渡口濱江岸線的價值凸顯,讓重鋼片區和釣魚嘴片區的開發價值凸顯。今後幾年,大渡口將進入現代都市大開發階段,進入經濟脫胎換骨、升級換代的大發展階段,進入打造主城最宜居城區的階段。現在我們只需要多給大渡口一些時間,它將不負眾望,成為主城九區中又一個宜居之地。
你看好大渡口區的未來發展嗎?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