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最美六大古村落,斜陽古柳鶴髮歸羊,村路溪橋早梅玉條

2019-07-09     古村記

山東濟南是山東省省會。位於山東省西部,南臨泰山,北臨黃河,面積4875平方公里,人口335萬,其中市區132萬。位於丘陵和平原交界地,泉水很多,素有泉城之稱。為山東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每一個古村落,都是一位歷經滄桑的老人,那屋檐上的一磚一瓦,田地里豐收的喜悅,都見證著歷史的變遷;穿行在古村落里,徜徉在時間的長河中,看花開花落,品古色古香,自有一種愜意在心頭,今天小編就將帶領大家一起去探尋山東濟南的美麗古村落~

1 房頭村

房頭村位於孝里鎮最南端,三面環山,是典型的純山區。據《長清縣地名志》記載:該村前名防頭。《杜預注》載:「平陰城在濟北盧縣東北,其城南有防,防有門,廣一里左右,皆崇山為門以通往來... ...防門即今防頭。」

據傳,秦漢時期建村,以村臨齊長城西盡頭,命名防頭。後來,房氏遷居該村,更名房頭。1941年,由肥城縣劃屬。在房頭村很難找到較古老的建築,幾乎全部被新房子所替代。幾經周折,才尋到幾間。其中一戶早已沒人居住,是全磚結構。看上去在百年以上。

房屋的外牆是青磚豎著壘砌的,裡面卻是土坯或石塊所襯。門窗拱形而成,做工很細緻。

後窗有「過木」,造型很別致。

村中還有幾戶全石頭結構的老房子,也大都無人居住。

2 方峪村

濟南市長清區孝里鎮方峪村,是一個明清古村落,至今,村裡還有人居住。古井、深院、雕花青磚、石頭房子、幽深綿長的青石板路......

說不盡的韻味,道不完的古樸。

遠離塵世的喧囂,一切現代都市的浮華都與這裡絕緣。

方峪村90%的村民都姓方,其始祖是明代洪武年間從山西洪峒縣遷來的,至今已有600餘年。村南的水井旁有一石碑,記載著水井的來歷。村裡人就石碑上所記載的捐獻和鑿井人名的輩分推算,該井是乾隆年間所立,井口上的石板被井繩磨出了深深的印記。

村中的主要建築是明清期間建成,有近兩百座石頭房。由於石頭很堅固,因此古村的格局和建築保存極好。村裡街巷也全部由石頭鋪成,歷經歲月,反射著悠悠光澤。

這裡的老人老屋幽靜自然,老碾、糧倉和古房相得益彰。除了寬敞的大道,還有些僅容一人通過的小巷。整個古村坐落在山峪里,就一個出口,有較強的防禦功能。

這樣一個原汁原味的古樸村落,與朱家峪相比,繁華不足而質樸有餘,一直不被人們熟知,其間原因除了宣傳力度不夠外,也和方峪人的淳樸民風有關,在誘惑比比皆是的現代社會中,耐得住寂寞和清苦,保留著祖先留下東西,不斷開闢著新的天地。

和被一部《闖關東》帶紅了的朱家峪相比,現在的方峪更純粹,更自然,更真實。他們的質樸給我們留下一個原汁原味的理想之地。

3 賢子峪村

賢子峪又名函山峪、岱西村,是平陰鎮東蠻子村的一個自然村,村東、南、北都是山,只在西面留出一個小的出口,坐落群山懷抱之中,村子處處林木茂盛,濃蔭蔽日,清新幽靜。

在這個如今只剩下一家住戶的古村落晃悠,看茂林、甘泉、石頭房,讀石碑上那些書法俊秀、文辭優美的文字,聽村人悠悠然講出一個箇舊時光里的故事,真恨不得就此賴下不走,搬進這從明朝矗立至今的老房子。

明朝年間,貢生張宗旭攜家眷來此隱居,並創辦了函山書院,培養了很多文人賢士,此地便命名為「賢子峪」。又因它處於泰山以西,周圍小山多是泰山余脈,因此書院又名岱西書院,村又名岱西村。村中建築,都是以是由石頭堆砌而成,充分顯示了古人的勤勞智慧,因此,此村也叫石頭村。

4 南崖村

在平陰縣洪範池鎮鎮駐地東南方向的一條狹長山峪中的村子,東依大寨山省級森林公園,西靠雲翠山省級森林公園。

這裡祠廟、樓閣、古橋、古井、泉水、碑刻、石雕等古文化遺蹟星羅棋布。

因為村中保留有大量的古民居,古橋等古老的東西,所以這兩年南崖村成了美術創作的人經常光顧的地方,走在村中時不常會看到背著畫板前來寫生的學生。

目前保留有明清建築300餘戶,房屋2000多間,主要集中在村西部的萬家街、高家街、崔家街三條街道和10餘條胡同中。

5 博平村

它靜臥在一條幹涸的小河岸邊,陽光慷慨地灑在村頭老樹上。村中央的東西北街不再有滿載貨物的車馬滾滾而行,不再有錦衣華裳的商賈在此駐足。

在大街北側,有一條平行的鄉村土路叫「北街」。村中的劉家祠堂,是一組古建築群。

在沿著東西大街北街向東走時,路邊的一座獨立八字影壁映如眼帘。這座影壁和濟南老城內蕃安巷的那座老影壁類似,不過較濟南的那座保存的更為完整。

6 梭莊村

梭莊村,位於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相公莊鎮東北部,歷史文化悠久,是當地的一個歷史古村。2011年1月18日,被評為山東省第二批歷史文化名村。

康熙《章丘縣誌》曾記載:「去邑十里而近,有梭山焉。山形如梭,民依山成村曰『梭莊』。」梭莊村東首,李氏宗祠這一典型的明代建築,盡顯莊嚴肅穆。

與此相對,梭莊村東首,擁有李氏宗祠明代建築和傳統清末建築風格的張兆銓自修堂。除此之外,梭莊村還擁有明萬曆年間的大戲樓遺址、規模較大的二月二廟會、石材雕刻等傳統風俗。

古村記編輯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9ZTM2wB8g2yegNDUVt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