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大企業、工廠
都陸續恢復了正常運作
然而
一些不法分子也已悄悄「開工」
想出各種詐騙手段
輪番上陣「搶業績」
3月12日,楊先生受公司委託到華強北派出所報案,稱有陌生社交號碼通過建立臨時通話的方式諮詢其公司是否有「IC」電子元器件,對方自稱和我們公司之前有過很好的合作。
楊先生沒有想那麼多,於是就與對方約定好交易數量和總價並於當天交貨給對方。
直到當日經過財務核實帳單信息時,楊先生才發現對方提供的29000元付款帳單是偽造的,於是便到派出所報了警。
接到報警後,辦案民警經過調查,確定了嫌疑人周某的真實身份。
幾天後嫌疑人又故伎重施,用新註冊的社交帳號再次冒充買家向受害公司的另外一名客服購買「IC」電子元器件,就連詢問語氣以及「套路」都和之前高度吻合。
這次,嫌疑人採購的貨物高達10萬元,並且要求送貨上門。辦案民警靈機一動,不如來個欲擒故縱上門一探究竟!
3月30日,辦案民警跟著送貨司機,與嫌疑人在約定的地方見面,最終在交易地點成功將詐騙嫌疑人周某抓獲。
警方抓獲嫌疑人
據了解,周某曾入職該公司,經過一年多工作,周某已經熟悉公司的交易流程,以及公司相關的客戶資料,在工作中也特意留意客戶向公司轉帳的流水清單,這為後期篡改帳單實施詐騙埋下了伏筆。
恰逢疫情期間公司復工,周某便動起了歪腦筋,利用自己熟悉「IC」電子元器件在市場交易的便利條件,冒充老客戶以降低公司人員的戒備心,趁機詐騙貨物。
警方收繳貨物
由於周某對電子元件銷售業務的了解較深,所以便先從自己的「老東家」下手。
經調查,犯罪嫌疑人周某已經供述自己冒充客戶實施詐騙的事實。目前,周某已被福田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員工反過頭來
詐騙「老東家」
此類案件過去也有發生
業務員找了3個群眾演員
給老闆排了一出大戲!
2019年7月,龍崗某工廠老闆李先生在網上招聘了一名業務員劉某。入職一個多月後,劉某給李先生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其在與一家名為「明某機電」的大客戶洽談,談成後每月約有700萬元的業務流水!
一開始,李先生還有點懷疑,這麼大的生意找上門,會不會有何不妥?
但劉某先安排李先生與「明某機電」老闆的弟弟「康傑」見了一面,又安排了「明某機電」老闆「康總」及一位「工程師」見面。這下,李先生所有的疑慮就煙消雲散了……
之後,「康傑」與李先生互加了微信好友,以各種理由向李先生借錢。李先生覺得不能得罪「康總」的弟弟,便一一答應他的要求。與此同時,劉某也以「送康總禮物」「請康總吃飯」等理由向李先生要錢。
李先生總共給劉某、「康傑」轉帳51700人民幣。9月19日,李先生覺得生意談得差不多了,便準備找劉某一塊去「明某機電」驗廠,這時他才發現劉某的手機關機,放在宿舍的行李也不見了……
李先生髮現自己被騙,立刻來到平南派出所報警。經過大量追蹤研判,功夫不負有心人,11月8日,民警成功在東莞某寫字樓內將劉某抓獲。
經審訊,劉某交代,李先生見到的所謂的「明某機電」公司老闆「康總」「康傑」「工程師」全是他請來的群眾演員,與劉某均是在網上相識。
而「明某機電」也不是空穴來風,劉某曾經確實與該公司洽談過生意未果,這才臨時起意,找網友合演了一出「洽談大生意」的戲碼,從而詐騙李先生的錢財。
警方提示
與客戶談生意之前,你是否了解過對方具體情況?在簽訂合同時一定要對對方公司的資金、業務、實際生產情況做相關了解,最好能去實地走訪考察一下。
企業在接單的同時也要提高防範意識,注意核查交易帳單,確定錢款是否到帳再進行交易。
來源:深圳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