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夢回,大唐歌飛,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豐腴人物

2021-02-21     匯客廰文旅

原標題:西塘夢回,大唐歌飛,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豐腴人物

江南六大古鎮:夢裡西塘、碧玉周莊、富土同里、水閣烏鎮、風情甪直、富甲南潯。

曉墨江南行的西塘站里,沒遇上煙雨、沒遇上雲霞,沒遇上飄雪,卻恰巧遇上了每年一度的西塘漢服節。

如何形容西塘漢服節呢?

在西塘古鎮外圍的汽車站裡,曉墨已感到了異常強大的氣場,大巴車將一車又一車的古代人運載到現代,他們的服飾橫跨中國2000年,從疑似史前至民國旗裝,還包含各種各樣的混搭。各朝代的風流人物目光炯炯、精氣神十足,走路水袖迎風,衣袂飄飄。

很快,古裝人群從汽車站挪到了古鎮中。

西塘古鎮歷史悠久,是古代吳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大家用「春秋的水、唐宋的鎮、明清的建築、現代的人」來形容西塘。

到了西塘古鎮里,曉墨發現,更恰當的形容是:春秋的水、唐宋的鎮、明清的建築,各個朝代的人。

與其他五大古鎮相比,西塘的最特別之處在於它悠長悠長的廊街,有多長?1300多米!幾乎能把兩岸沿河的街道全部遮閉。

廊街的由來,還有個挺浪漫的小故事。年輕的寡婦胡氏,在西塘獨力支撐一家老小和一個小鋪子,在街上擺豆腐攤的王二同情胡氏,經常幫助孤兒寡婦。

時間一長,胡氏想表白老王又不知如何開口。於是趁著修繕店鋪的機會,搭建棚屋,將街面遮住,讓王二免於風吹日曬。沒想到這一招讓胡氏家的店鋪生意一下子紅火起來。街上商家爭相效仿,幾年後,棚屋連成一線。

由於胡氏和老王的一段「為郎而蓋」的佳話,自此取名為「廊街」。

「擠」在「廊街」上,身穿時裝的曉墨經常要避開「古人」們異樣的眼光,彼時心裡也對自己沒提前做好攻略充滿了悔意。

早知道今天就是大名鼎鼎的西塘漢服節,曉墨一定會提前一個月挑一套唐式的、抹胸的、薄紗的、束腰的、大水袖的,大概就是下圖這樣的效果。

然後化身為西塘漢服節里最靚的女,吸引西塘漢服節里最靚的仔。

去年元夜時,花開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入夜的西塘,人聲鼎沸,花燈遍地。俊男靚女們化身為各種流派,或樹下纏綿,卿卿我我。或燈下相望,暗送秋波。當然也有曉墨這種孤高清傲型的,只想做個看熱鬧的美女子。

唐代女子走過,豐滿艷麗,好一幅雲想衣裳花想容。

宋代女子走過,嬌俏靈動,好一朵暗香浮動月黃昏。小心拿穩手機,別掉水裡了。

一對古代閨蜜,竊竊私語,盈盈淺笑,咬一口西塘糕點,看一眼街上的美少年。

貴婦們也不甘寂寞,錦蘿衣,繡蘿裙,翩翩倩影婷婷風。

渡頭最熱鬧,三三兩兩的年輕人等渡船。

忽聽得鑼鼓喧天,鳳蕭聲動,向河道看去,巡遊船隊由遠而近;玉壺光轉,為首的主船頭有身穿明制白龍袍少年眉目如畫,佳人顧盼傾城。

身後數位明制官服青年神采奕奕,春風得意。主船過後,數隻花船搭載無數美女,一路脂粉香飄,錦衣成堆,在曉墨眼裡重演了一幕明朝太子出巡的盛世華章。

遊船表演過後,夜色逐漸深沉。遊人逐漸散去,笙簫漸次停息。曉墨坐在圍欄邊,靜賞繁華落盡的西塘風月。

波光瀲灩,水光搖曳。兩岸宅子中依稀影影綽綽。脂粉余香縷縷,芳華落寞迎風。在廊街的轉角處,邂逅幾個孤單的身影。

難怪有「夢裡西塘」之稱,恍惚中,錦繡成堆;彈指間,繁華落盡。幸而面前的滿桌酒菜尚暖,眼前的滿池燈影仍艷。

曉墨賞著燈影吃光酒菜,醉意半酣,唇齒留香,這種感覺很實在,不像做夢。

圖源:歐陽鶴

作者簡介

曉墨:冰雪聰明,貌美如花,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閒來撰個文,抽空離個家。四處走走停停,裝作偶遇他。把酒講故事,管它真與假。

背包行天下,遠方最瀟洒!

【匯客廰旅行】一個「任性、好玩、有態度!」的文化旅遊新媒體社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2SayHcB9EJ7ZLmJicJ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