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類電商平台隨著大批商家的湧入,競爭越來越激烈,這時你不把運營技術做精很難在這種競爭環境里獲得立身之本。很多商家店鋪運營不起來的關鍵因素就是選品,完全驗證了「方向不對,努力白費」,那麼究竟怎麼去進行選品呢?今天小凌再針對這個問題淺析一下。
第一:分析競爭對手。
1. 選品前對產品核心關鍵詞的調查分析。在亞馬遜平台查詢這個產品類目的大概銷售量,如果超過了十萬左右,就儘量別做了,新手商家基本很難生存下來。
2.關注競品的review數量。通過觀察review數量可以看出商品的競爭力有多大。假如一個商品的review很多,就說明它在市場上已經十分占優勢了。如果你真的想做這個類目,就需要考慮好你的定價、估算好大概什麼時候能夠回本等等。
v=185+38*59*35=73
第二:分析商品。
1. 選品一大要素也包括商品的本身屬性。比如可以觀察一款商品的生命周期來判定它是不是季節性商品。假如屬於季節性商品那麼該商品適合什麼時候上架,有沒有可操作空間、怎麼去把控好庫存之類的問題都需要考慮好。
2. Listing的上架時間。如若一款商品的listing剛剛上架銷量就很好,那麼這個商品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間,一定要抓住這個時機,不要錯過。
有些經驗比較豐富的商家通過觀察一條listing的上架時間就能分析出這個商品是新品還是老品,然後直接把老品排除出了自己的選品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