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的道路上,學霸、學弱和學渣們,各自容易犯哪些錯誤

2019-10-20   教育志願者

高考拼的是紮實的基礎和良好的心態。下面為奔跑在高考路上的莘莘學子整理出學霸、學渣、學弱在學知識的過程經常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目的是希望能幫助學生更高效地學知識。

學霸的三個常見問題

1、愛鑽研難題

學霸們一般都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知識,做起題來可以說如魚得水。所以平常簡單的題冊和試卷已經滿足不了學霸們的「好勝心」,一定要訓練偏題、難題、怪題才能感覺自己實力得到提升。這樣在高考戰場中才能所向披靡。

然而事實並不是如此。高考說明書中都會有明確內容:不考偏難,偏怪的題目。所以學霸們不需要費心思從這方面提升自己。

2、注重細節,多做題

學霸們在知識的掌握程度方面都是大同小異,唯一的差別就在一個詞「細節」。細節有多重要?一分能拉開三四百人。這個「細節」的差距不僅僅是知識的熟悉度,還需要大量的做題。因為相同的知識點可以有不同的考察方式。

多做題能加深記憶和理解,也能鍛鍊學者在做題的過程中更好地、規範地進行答案表述。

3、不能偏科

總有一些「偏科學霸」,其他科目成績非常好,但某一門卻「吊尾」。這在高考中非常吃虧,學霸們不要因為自己對學科的不喜歡或者多學科老師的不喜歡而不去學。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數學特別差的學生高考考600分,數學只考40分。如果在高中時期下功夫將自己的不足補上去,不但能上更好的大學,最重要的就是在大學生涯中你可以過得比較輕鬆,學起東西相對容易。

學弱的三個問題

1、基礎知識掌握不夠

學弱介於學霸和學渣之間,那麼知識地掌握程度也是居中。在高三第一輪知識鞏固開始,就應該刻苦地補上「不懂」及「模糊不清」的知識點。在第一輪學完後,就要總結歸納,形成自己的知識網絡體系,這是特別重要的,直接關係到學生衝刺時期成績的高低,也是「神速」進步的關鍵。

2、擅於總結歸納,知錯就改

有些學生沒有總結錯題的習慣,所以就不會在錯題中總結歸納,不會「知錯就改」。做過試卷多了就知道題型和知識點翻來覆去就是那些,如果每次都做錯,成績又怎麼會進步?

在考試後,學會記錄錯題,反覆地去理解和思考:錯在哪裡?為什麼錯了?今後遇到類似的題該怎麼做?問題得到解決之後,你就會對這道題有了深刻的認知。長期的積累,學者的錯誤會越來越少,成績會逐漸提高。

3、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在「拼搏」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和險阻。一定要調整好心態,平常心對待,且勿焦躁,跟著老師的步伐前進就行了。

學渣的三大問題

1、上課不聽,下課不問

高三的每一堂課都很重要,但只有45分鐘的時間。學渣們上課一般都不會聽講,玩自己的或者睡覺。下課其他同學問老師,學渣也不會理會。這樣是學不好的。

2、抄作業

老師布置的每一次作業都是課堂內容的精華,可以說作業會做,那麼課堂知識基本都掌握了。但是學渣是不會自己做作業的,抄襲同學的作業,只會讓自己對每一次的所學一無所知。

3、懶惰自制力差

學渣並不是笨,相反,有些學生特別聰明。但是因為懶惰,懶得去動腦筋,所以乾脆不學。還有部分學生自控力差,經不起一點誘惑。所以學習要勤奮,要學會自我控制。

以上是學生們常見的一些問題,希望能幫助到各位學生。若有朋友有更好的建議,歡迎大家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