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台墩柱施工

2019-10-15     常江後浪

承台施工

01

測量放線:用於確定承台的位置和開挖或支護位置。

02

基坑開挖:開挖範圍、開挖標高、地下管線調查

根據《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2009]87號文件的規定,開挖深度超過3m(含3m)或雖未超過3m但地質條件和周邊環境複雜的基坑屬於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必須編制專項方案,由項目總監理工程師審核簽字。對開挖深度超過5m(含5m)的基坑或開挖深度雖未超過5m,但地質條件、周圍環境和地下管線複雜,或影響毗鄰建築(構築)物安全的基坑屬於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由施工單位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

基坑放坡與支護

根據施工現場土質情況確定施工方案,選擇放坡或支護方式,基坑放坡方式有兩種形式,分布是單級放坡和多級放坡。基坑邊土體不穩定時也採用鋼板樁或鑽孔樁進行支護。



03

墊層施工:

基坑開挖完成後,將基坑底平整、夯實,即可進行混凝土墊層施工,

測定標識承台墊層頂面標高(即為承台底設計標高),按照標識的標高位置控制墊層頂標高。

04

樁頭破除及樁基檢測:

承台墊層施工完成後採用空壓機和風鎬等工具按照設計要求鑿除樁頭砼,破除前進行標高測量,並做標記,鑿除後的樁頭截面是新鮮和密實的混凝土。鑿除過程中注意保護聲測管,防止砼塊掉進聲測管內。

樁頭鑿除完成後按照設計和規範要求對樁基礎進行檢測,檢測類型有小應變檢測、超聲波檢測和大應變檢測等,樁基檢測合格,並經監理驗收合格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05

承台鋼筋綁紮:

伸入承台內的樁基礎鋼筋按照鋼筋籠設計圖紙補充破壞掉的箍筋

06

模板安裝:長、寬尺寸、相鄰模板高低差、表面平整度、模內尺寸、軸線偏位等

07

墩柱預埋鋼筋安裝:

墩柱底鋼筋需伸入承台,與其錨固,利用鋼筋抗拉強度高的特點為墩柱底部提供一定的彎矩,增強抗震效果。

墩柱預埋鋼筋綁紮需在承台模板固定完成且加設保護層墊塊之後,因為立柱預埋鋼筋的位置定位在承台頂鋼筋上,模板未固定前整個承台鋼筋處於晃動狀態。

首先根據墩柱和承台的相對位置,在墩柱的每個角點,安裝綁定小塊木板。再根據設計位置放樣,標出墩柱的角點位置並釘釘子,覆核尺寸確認無誤後帶線標識,經監理驗收合格後,按照此線作為墩柱邊線安裝鋼筋。

墩柱鋼筋預埋的深度、鋼筋型號、尺寸及間距等應符合設計和規範要求,對於漏出承台部分的鋼筋,相鄰兩根接頭應錯開不少於1m,同一截面上鋼筋接頭數量不超過鋼筋數量的50%。

對於有防雷接地要求的墩位還應安裝設計要求埋設防雷接地鋼筋,並側電阻。

08

承台混凝土澆築:

混凝土澆築時應對稱進行,使模板均勻受力,並按照先從樁頭部位開始澆築的順序。混凝土澆築時採用分層澆築和振搗,插入式振搗器振搗,移動間距不超過振搗器作用半徑1.5倍,每處振動完畢後邊振動邊徐徐提出振搗器。每層振搗完成後繼續澆築下一層。混凝土澆築上層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進行,避免出現冷凝產生冷縫。

澆築過程中派專人護模,發現模板跑模變形時立即停止澆築並進行加固支撐,加固到位檢查確認後方可繼續澆築混凝土。

承台屬於大體積混凝土,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就需要考慮選擇水化熱小的配合比,澆築時宜分層分段,分層厚度一般為1.5~2.0m,橫截面面積在200m2以內時分段數量不宜大於2,橫截面面積在300m2以內時分段數量不宜大於3,每段面積不小於50m²。

09

養護及拆模:

待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後即可拆除模板,模板拆除後切除殘留的對拉鋼筋。拆除時須保護好承台的邊角,不得使用撬棍壓在承台棱邊上。

採用矽酸鹽水泥和普通矽酸鹽水泥的大體積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少於14d,採用其他水泥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少於21d。

10

基坑回填


墩柱施工

01

測量放線:

墩柱施工前首先要進行墩柱平面位置的測量放樣,需要注意的是已放樣的墩柱位置應該與既有結構或相鄰構築物的相對位置進行覆核,確保位置準確無誤,墩柱特徵點在安裝模板後會被覆蓋,導致難以確認準確位置,因此在放樣過程中一般將墩柱特徵點向外延伸,便於後期平面位置檢查驗收。

02

鑿毛:

在承台面精確測量放出墩柱位置後,在墩柱位置範圍內承台頂面須進行鑿毛處理,採用人工鑿毛時,混凝土強度須達到2.5MPa,採用空壓機和風鎬鑿毛時,混凝土強度須達到10MPa,鑿毛表面露出新鮮混凝土面。鑿除的混凝土碎塊必須清理乾淨,並用水沖洗。

03

腳手架搭設:

由於墩柱屬於高空作業,施工時一般搭設鋼管腳手架便於作業人員操作,腳手架的布置按照施工方案進行,腳手架檢查控制重點有:

(1)地基:地基應無積水,底座應無鬆動,立杆應無懸空。

(2)杆件的設置和連接:杆件的布置(包括步距、縱橫向間距、剪刀撐等)應符合規範和專項施工方案要求。

(3)接頭:鋼管採用搭接方式連接時,搭接長度不小於1m,並設置三個扣件。

(4)腳手板:腳手架應鋪滿、鋪穩;腳手板對接平鋪時,接頭處必須設兩根橫向水平杆,腳手板外伸長應取130~150mm,兩塊腳手板外伸長度的和不應大於300mm;腳手板搭接鋪設時,接頭必須支在橫向水平杆上,搭接長度不應小於200mm,其伸出橫向水平杆的長度不應小於100mm;腳手板探頭應用直徑3.2mm鍍鋅鋼絲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人行梯道設高度為1.2m的扶手,採用密目網封閉,梯道鋪設木板並釘防滑小木條,梯道兩側設置高度不小於18cm的擋腳板



04

墩柱鋼筋綁紮:

鋼筋在加工場集中加工製作,運至現場安裝。鋼筋安裝時,鋼筋型號、規格、數量、間距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和驗收標準執行。鋼筋綁紮、焊接或機械連接等按照現行規範執行,墩柱頂鋼筋須高出墩柱頂(尺寸根據設計圖紙確定),伸入蓋梁之中。墩柱鋼筋綁紮完成經監理驗收合格後,方可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05

墩柱模板安裝:

墩柱模板安裝前在墩柱鋼筋底部設置限位鋼筋,保證安裝後的模板不晃動。模板安裝前要仔細檢查每塊模板的平整度和光潔度,塗刷脫模劑,在橫豎向模板拼縫粘貼泡沫密封條,保證模板不漏漿和錯台。

模板安裝一般採用吊機安裝,模板一般採用組合鋼模板,模板尺寸和標高經監理驗收合格後方能進行混凝土澆築施工。

注意:模板的拼縫、保護層厚度、垂直度、砼面標高是檢查的重點。

06

墩柱混凝土澆築:

澆築混凝土之前,必須對墩柱模板、鋼筋、預埋件的位置和鋼筋保護層的尺寸、模板支撐的牢固性進行檢查,確保在澆築混凝土時模板位置不發生偏移。

澆築時為防止混凝土離析,應採用串筒輔助澆築,使混凝土自由落體高度不大於2m。澆築採用分層澆築和振搗,且上層混凝土必須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完成。

對於分段澆築的墩柱在澆築上層混凝土前須對接頭處進行鑿毛處理。

墩身高度範圍內有系梁連接時,系梁應與柱同步澆築。V形墩柱宜一次連續澆築完成。

07

墩柱拆模、養護:

待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後即可拆除模板,拆除時須保護好墩柱的邊角,不得使用撬棍壓在墩柱棱邊上。

模板拆除後,在墩柱四周及時使用塑料薄膜包裹嚴密,保證膜內有足夠的凝結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pWi0W0BMH2_cNUg19M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