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幫扶讓貧困戶住進了新房子

2019-08-09     平原晚報

延津縣馬莊鄉野廠村屬於革命老區,也是一個貧困戶較多的大村。那裡地處黃河故道,土地貧瘠,經濟發展較為落後。

5歲那年遭電擊導致雙臂截肢;31歲那年父親去世;妻子、母親都是二級殘疾,無勞動能力;兩個女兒正在上高中和職業中專;僅有的3畝薄田租給了別人耕種……這是村裡貧困戶陳全濤一家的現狀,一家人只能靠國家的低保金、養老金和殘疾補貼維持生活。就是這樣一個貧困家庭,要進行危房改造,困難可想而知。

陳全濤一家的狀況,一直揪著幫扶責任人——新鄉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朱金明的心。

今年6月7日,是端午節假期的第一天。一大早,朱金明帶著市綠色建築協會會長劉勇坤、報社部門主任翟鈺明、駐村第一書記周新豪,犧牲休息時間,直奔野廠村陳全濤家,協調解決危房改造中遇到的資金難題。

那一天,氣溫高達38攝氏度,他們頂著烈日,拉開捲尺,丈量面積,畫圖紙,計算需要多少塊磚、多少噸水泥、多少鋼筋等建築材料……

烈日的暴曬,汗水濕透了襯衣,臉上的汗珠不停地滾落……忙到中午12點,他們沒有來得及喝上一口水,便急匆匆地返回新鄉,籌備所需建築材料。

沒過幾天,受朱金明委託,報社工作人員帶著市綠色建築協會會長劉勇坤、建築專家委員會主任劉治銀再次來到陳全濤家,現場敲定建築面積和房屋結構。

當天中午,劉治銀顧不上吃飯,不停地用手機和會員單位負責人聯繫溝通「。你的鋼筋什麼時候能夠到位?你得準備3根22個圓的鋼筋,你得在6月25日前把門窗做好並送到野廠村……」聲音果斷、堅決,擲地有聲,仿佛吹響了進軍的號角,在場的每個人不禁為劉治銀豎起了大拇指。

6月24日凌晨5時,人們還在睡夢中,周新豪的手機突然響了,原來是平原同力建材有限公司捐助的2.5萬塊磚送到了村口。事後一問才知道,他們是從長垣來的,凌晨2點就出發了,走了整整3個小時。

緊接著,市綠色建築協會門玻幕專業委員會把做好的塑鋼門窗也送來了。「劉會長,你好!房子快封頂了,後天能不能支援10噸水泥?」在施工現場,周新豪用手機向劉勇坤求援。

「周書記你好,考慮到從孟電集團運水泥路途太遠,運到後水泥效果不太好,我把錢打到你微信上,你們在當地買10噸吧。」劉勇坤短短的幾句話,就解決了大問題。

在市綠色建築協會和會員單位的鼎力相助下,6月底,一座漂亮的藍色平房拔地而起。看著建成的新房子,貧困戶陳全濤哽咽著說:「還是共產黨好,如果沒有黨的扶貧政策,如果沒有新鄉日報社和綠色建築協會的幫助,俺這一輩子恐怕也住不上這樣的好房子,謝謝你們!」

記者李文奇報道

大家都在看

你手上這張卡又多了一個用處啦!還沒辦卡的快去辦!

晚報溫馨提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k3ndWwBvvf6VcSZPzG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