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盒桌遊如何做到「尊老愛幼」

2021-05-07     地核桌遊工作室

原標題:一盒桌遊如何做到「尊老愛幼」

從「大洋之下」開始,桌遊萌新要進策略了!

文章/祖祖祖

桌遊常談三大難:攢人、推新、玩什麼?

攢人難自古盛行,加之咕咕風氣更甚,桌遊聚會可說步履維艱;推新難也不是一兩天的事兒了,規則理解半小時,三分鐘內掀了桌,只剩苦心大佬暗自抹淚;「玩什麼」更是個問題,好不容易人齊了,有人祭出複雜哥,有人只會卡坦島,人群中忽而蹦出一句「狼人殺」,空氣瞬間凝重,連「璀璨寶石」也救不了場。

之所以從這說起,是因為今天要前往的《大洋之下》,用自己的方式給出了一套解決方案——憑藉一盒輕中策桌遊,在新人核心玩家之間,搭起一道象徵友誼的大陸架。

《大洋之下》講的是海綿寶…呸!海洋國王擴張領土、探索海洋、招募志士,一同創造繁榮的故事。聽起來就是十分典型的德式桌遊的背景設定。「繁榮點數」即是最終勝利的卡尺,而其來源的最大權重就來自於「地點卡」。

所以,讓我們把地點卡作為主線來梳理一下規則。

從公共地點卡到獲得分數,之間會經歷三個階段:

征服/購買

從公共區放入個人版圖

征服和購買之間的差異,取決於遊戲中兩種資源使用:軍力和金幣。行動加上付出對應的資源即可從公共區獲得地點卡,並把地點卡插入個人版圖(露出左側首層標記,代表未探索狀態)。

有意思的是,遊戲中並沒有「資源指示物「這玩意兒,也就是說你無法儲存資源,而是現用現產。資源可能來自於你的」蝠鱝「,從這些小傢伙身上獲得資源,並將其翻面;或者是你的角色卡

[士兵]和[騎士]以及[海主]分別代表征服與購買行動

征服和購買的行動執行,來自於玩家手中的角色卡。每個回合玩家必須打出1張角色卡,打出這些角色代表執行不同的行動。角色卡用光了怎麼辦?其中有一張[貴婦]代表重整,就是把棄牌堆收回,並讓翻面的蝠鱝重置。而另一張[特工]可以讓你從公共角色區「收買「新角色,加入自己的手牌。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類DBG機制。

玩家可以招募(收買)的大量輔助角色,會極大地左右發展路線

探索

將自己的地點卡上移,直至完全推入個人版圖

探索到底

探索是整個遊戲最有意思的地方。它屬於打出角色卡之外的額外行動,不限次數和時機,觸發頻率很高,Combo操作空間大到離譜。

簡單來說,就是主動上移自己的地點卡,將其中1層進行覆蓋並觸發獎勵。這些獎勵多數是獲取資源、強制探索、計分,甚至免費獲得新角色和回手角色卡,功能強大配合靈活。只有一點點限制,就是你必須「吃得消」獎勵,才能執行探索。

比如,你想要探索來獲得2點軍力,前提是你在征服時能把這2點軍力消耗掉,否則你不能主動探索!

當一張地點卡被推到最後一行,也就是探索到底時,你可以永久獲得對應的「野生蝠鱝」,在之後的遊戲中使用。但是,這時左下角的榮譽還不能計入你的分數。

計分

將探索到底的地點卡放入個人計分區

完成探索的地點卡還要經過計分(寶箱標記)才能納入你的得分。計分行動通常由角色卡[預潮師]來執行,剛剛提到的,一些地點卡的探索獎勵也會有額外機會。

走過上面的這三步,一張地點卡就成功轉化成你的榮譽點數了。

另一個得分途徑是公共任務,當玩家完成主版圖上方的要求時,可以把己方顏色的蝠鱝(野生禁止)放入位置,並在遊戲結束時得到對應分數。

遊戲結束條件很直觀,某個玩家完成全部四個任務/角色卡或地點卡牌庫被抽光時,包括當前玩家在內,所有人再進行一個回合。榮譽點數最高者獲勝!

偵察行動可供補充/更新部分地點卡

整體來看,《大洋之下》應了封面上的那句「淺顯規則、深度策略」,一深一淺的設計定位,讓入門玩家夠得著,也讓核心玩家有的玩。前者側重認知德式遊戲的邏輯,後者適合探索不同路線的玩法。

「蝠鱝」[fú fèn]還真是吉利吶~

遊戲畫風仁者見仁,蝠鱝配件和可插入雙層版圖可算十足的亮點,特別是地點卡的探索聯動,使得個人版圖的利用率極高,這一設計貼合功能,可說是把錢花在刀刃上了。

不同陣營因為初始蝠鱝的組合不同算是可變能力,野生蝠鱝的獎勵像是引擎構築,加之DBG和手牌管理,一場遊戲多重體驗,就難度而言適合推新

事關分數轉化的三個環節,提供了多種刷分路線,無論是快速拿牌還是快速轉化,都需要平衡和調整戰略。我初次玩的是「推推流」,一組操作=探索+計分多張卡牌的爽快感令人印象深刻~

當今大盒桌遊經典配置——完美收納

回到開頭。桌遊三大難由來已久,作為出版方或設計者在產品層面去嘗試解決,這一行動是值得肯定的,保持多樣性的前提下,希望能看到更多的為玩家服務,也為「推新」著想的優秀作品。這樣的話,隨著越來越多的玩家加入,夭折的聚會將越來越少,咕咕們的滅亡就指日可待了~

眾籌連結

本文作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iAvR3kBrsvY2_UuPpg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