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歲男孩胸內長腫塊,多家醫院不敢收治,沒想到...

2019-05-10     健康杭州

點擊上方「健康杭州」 可以訂閱哦!

杭州市紅會醫院(浙江省結核病診療中心)氣管鏡室外,一名患兒的家長在焦急地等待。氣管鏡室內,一名只有12歲的學生正在進行無痛超聲支氣管鏡檢查(EBUS)。

半小時後,診療中心蔡青山主任走出氣管鏡室,長出一口氣,安慰患兒家屬:「穿刺很成功,請放心!」,隨即轉身又投入緊張的工作中。

因為孩子反覆發熱1個月,在當地醫院治療後沒有好轉,這一家人才從河南老家趕來杭州,尋求進一步診治。來到省里的大醫院檢查肺部CT後發現縱隔內腫塊影,但因為腫塊位置高,與主動脈位置太近,處理難度極高。

醫生告訴家長,這個腫塊可能是惡性腫瘤,需要手術治療。但孩子太小,家長要求採用創傷小的檢查方法,醫生告訴他可以做超聲支氣管鏡檢查,從氣管進入,定位好進行穿刺就行。但是因為腫塊位置高,如果進針角度跟深度掌握不好,隨時可能刺破大血管,引起大出血,有生命危險。心急如焚的爸爸四處打聽,因為孩子太小,很多醫院都無法收治。

最終,他們從一個病友那兒得知,在杭州市紅會醫院(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結核科進行過住院治療,就是採用超支氣管鏡檢查診斷疾病的,目前已經痊癒。這下孩子家長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立馬趕到了市紅會醫院結核病診療中心。

蔡青山主任醫師看到孩子的CT片,一時間也感覺壓力山大。因為雖然該項檢查是結核科的常規診療手段,但一般還是針對成人檢查。這麼小的孩子,加上腫塊位置特殊,穿刺風險非常大,稍有閃失,就會造成嚴重後果。但是看到家長求醫心切,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加妥善的治療,蔡主任立馬召集了組內幾個負責穿刺的醫生討論診療方案。大家集中閱片後認為這個腫塊其實是一個腫大的淋巴結,CT特點要考慮縱隔淋巴結核的可能性——這種疾病在兒童當中時有發生。

隨著穿刺的成功,標本送檢的病理結果及實驗室分子生物學的診斷報告也相繼出來,孩子被確診為結核。而根據這個診斷結果及患兒病情,大家立即討論擬定以藥物治療為主的治療方案,使孩子避免了手術創傷的危險。家長得知結果後,心裡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目前,孩子正在進一步進行抗結核治療,病情逐漸好轉。

據蔡主任介紹,目前肺結核年輕化的特點日益明顯。雖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年輕人的生活作息越發不規律。抵抗力差,體質不強,給了「結核病」發展的空間。而像年齡這麼小的患者,能夠早期診斷和治療,預後還是不錯的。

此例病例的成功實施,再次刷新了結核科EBUS檢查的年齡新低,預示著市紅會醫院在兒童結核病診療方面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科普時間

支氣管鏡內超聲檢查(EBUS)是通過在支氣管鏡內置入細徑超聲探頭,從而獲得氣管、支氣管外的周圍組織結構的超聲斷層掃描圖像。支氣管超聲引導下經支氣管針吸活檢術(EBUS-TBNA)的主要適應證為:

1、肺癌患者淋巴結分期

2、肺內腫塊及縱隔腫瘤的診斷

3、增大肺門和縱隔淋巴結的診斷

供稿 / 杭州市紅會醫院

轉載請註明「健康杭州」

點一下你會更好看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d7K_GsBmyVoG_1Zdvp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