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腳悶老根兒」,北京孩子的必殺

2019-10-29     老北京故事

在北京有這麼一個

口口相傳的「獨門秘技」,

到如今已有六十餘載。

在每一個大風過後,

便是儲存「武器」的最好時機,

就地取材、加工,

日後能不能稱霸「武林」,就全靠它了!



拔根兒,

也有孩子管它叫拔老根、拔牛筋兒,

這個北京孩子都不陌生的遊戲,

它占據了秋天課間、午自習、放學後的

所有空閒時間。


雖說玩法簡單,

但玩起來卻是特別緊張和刺激。

兩人手裡各拿一根,

攔腰套住對方的「根兒」,

用手捏住根兒的兩頭,往外拉,

誰的先斷了,誰就輸了。



在較量時,

什麼哥們義氣、姐妹情深,

都要先放一放。

對戰場面的激烈程度,

堪比國際賽事。

雙方全都牟足了勁,好像成敗全在於此!


還記得上學那會,

一打下課鈴兒,

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

全都衝到操場上,

開始尋找自己的得力「法寶」。


在眾多的樹葉中,

最適合拿來拔根兒的莫過於楊樹葉了。

其他葉子的葉柄不是太細,就是太脆,

只有楊樹葉的葉柄,又有韌性又不脆。


如果想要在「拔根兒」這場遊戲中所向披靡,

找一個絕世好「根兒」,至關重要。

首先,剛從樹上掉下來的葉子,不能選,

這時候的葉柄水分還太多,

貿然拿來比賽,通常是以慘敗收場。


其次,也不要選干黃的,

這種葉子已經完全喪失水分,

很乾,一拉就容易斷掉。


您一般愛選什麼樣的?

小編我愛找那種黃中透著黑,

黑中透著黃,

葉柄也要薛薇寬一些的。


(圖片見水印)

偶爾發現一根絕世好根,

得趕緊偷著塞兜里的,

生怕別人知道了過來搶。

時不常的還得拿手摸摸,

看看丟沒丟。


為了能做常勝將軍,

大家更是費盡腦汁。

雖說那些年小編也玩出了一套心得,

但仍沒有保持住「根兒王」的名號,

看著自己心愛的根兒,斷掉的那一刻,

真還有點想哭鼻子。


尤其是碰見那種

往根兒里塞細鐵絲的,

我是真看不慣!!!

還有偷偷拿指甲掐對方的根兒,

這都叫作弊,好不好!!


想贏,

不有的是辦法麼!!



「臭腳悶老根兒」

為了讓「根兒」變得更有韌性,

我也學著高年級的同學,

把「根兒」放進鞋裡,

據說這樣不僅提高了耐性,還增加了獲勝的幾率,

經過一番「蹂躪」之後,

再重見天日時,它已配得上「老根兒」的稱號。


(圖片見水印)

雖然我不嫌自己腳臭,

但現在偶爾想起班裡內小誰,

那帶著咸帶魚味兒的老根兒,

噁心的我還直想吐!



一般用腳捂一天,

這「根兒」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但回家一定得藏好了,

要不准挨家長罵

「一天到晚就知道不務正業!」


(來源見水印)

當然還可以用鹽水泡,用手搓...

為它加工升級!

看它烏黑髮亮的樣子,別提多高級了。


您看我寫著寫著,手還有點癢,

要不一會兒咱下樓

再來上一場「決鬥」??

但事先說好了,輸了您可別急!



如今類似拔根兒這樣的遊戲,

很少見人玩了,

抓羊拐、拍洋畫、搧三角、推鐵環,

現在的小孩,更是聽都沒聽過...

但對於我們來說,都是難忘的回憶!


1、滾雪球,堆雪人


2、打雪仗



3、滑冰車


4、擠油渣



5、挑棍(冬天小手凍得紅紅的還發抖)



6、編花



7、踢毽兒



8、滾鐵環(軲轆圈)



9、彈弓槍、彈弓




10、拔河



11、抽陀螺



12、抓沙包



13、下軍棋



14、摺紙飛機


15、東南西北



16、丟手絹



17、吹泡泡



18、跳皮筋



19、搭馬架



20、跳繩



21、跳房子



22、老鷹抓小雞



23、彈珠



24、鬥雞



25、丟沙包



26、抓骨頭子兒、歘拐



27、拍紙牌



28、摔泥碗



29、跳山羊



30、挑線(翻繩)



31、盪鞦韆



32、騎馬打仗



33、畫手錶



34、攢小人書



35、打桌球



36、踩影子



37、捉迷藏



38、斗蛐蛐



39、打水漂兒



40、藏貓貓


41、玩煙標



42、抓子兒,又叫「拾子兒」



43、石頭剪子布



44、放風箏



45、紙風車



46、推手平衡



47、跳遠踩腳



48、鬥草



49、打寶



50、搖呼啦圈



上面這些遊戲,您都玩過吧?

有時看著窗外樹葉隨風晃動,

總想著,要是能重回孩童時代該有多好。


(攝影:耿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SgXH24BMH2_cNUgph1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