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offer真的好煎熬...
有沒有朋友一起組隊去撈offer?有的話請來動森找我謝謝。
國內的珠寶教學確實還是太傳統了。
因為我本科是在國美學的珠寶設計,國內美院非常重視學生的手繪、手工製作功底,相對於國外的珠寶設計來說,確實還是有點欠缺思維以及創新的部分。
那時候我經常跟高中畢業去了倫時學珠寶設計的朋友聊天,從她嘴裡感覺英國真的是又時尚又有趣的地方,在倫時學習又能接觸到很多頂級時尚資源以及學校的氛圍非常適合時尚專業,就被英國吸引到了,想要出國念書。
正式下定決心是在大三的時候,或許也是因為周圍的同學普遍規劃都比較晚,我們基本都是大三了才有考研或者是出國的想法。一開始我以為還有一年多的時間準備算得上是充分了吧,直到自己時間不夠用的時候才追悔莫及~
因為是第一次出國,沒有什麼經驗,就想找個專業的機構輔導一下。正好我朋友也在漢藝做作品集,我就跟著來了,也幸好是來了。因為我真的想像不到,沒有漢藝我能做出什麼樣的作品集來...(留著後面再夸)
這不聽說分享就有offer拿,比轉發楊超越還管用。於是一收到邀請就來了,這個機會肯定不能錯過。
夏令營簡直是拖延症的剋星。
在夏令營的時候我的效率是真的高,那個夏天我三個項目都構思好了...
當時我參加的是工業跨珠寶的夏令營——《畢卡索的玩具》。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跨界設計,當時還有很多工業專業的小夥伴,大家在一起交流確實就像是東北的豬肉燉粉條,亂燉才是精華。
在這之前我也不知道珠寶還能玩?
在參加夏令營之前,我做的珠寶都比較呆板和傳統,通過這次經歷學到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比如珠寶還可以跟玩具的關節、空間結合起來跟人互動,這簡直刷新了我對珠寶的認識。
而且夏令營這種studio的上課方式也和國內的教學不太一樣,我們學校就不會有教頭腦風暴或者前期調研這些。來漢藝之後才知道,原來還有這些步驟,並且這些辦法確實很有效,雖然調研的過程可能會費力一些,但至少前期準備充分了後期就不會浪費很多時間。
當時在夏令營做的關於蘑菇的項目後來放進了我的作品集裡。其實蘑菇是一種比較常見、平凡的東西,在夏令營的頭腦風暴中就跟大家一起碰撞想法,我們都覺得蘑菇是一個生命力特別頑強的物種。它可以生長在地上、屍體上、未來或許還能生長在人的身上,就感覺它有無限的可能。
為了體現這種未來主義的風格,我就想結合「毒蘑菇」五彩斑斕的色彩做一個比較科幻的首飾。而且前期調研也特別有趣,平時我們吃的蘑菇可能就比較普通,我就在網上下單了很多奇奇怪怪的蘑菇,然後仔細研究它們,拍下來做拼貼的靈感。
奇奇怪怪,沒有腦袋
可能也是因為我的本科院校比較注重手工,沒有材料實驗的步驟。但在漢藝做作品集的過程發現實驗過程很重要,因為如果要應用到最終成品上的話,你的材料是需要不斷的嘗試和改進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的,儘管這個過程會比較漫長,但確實是不可或缺。
當時老師還建議我自己直接在培養皿上養一個蘑菇出來做首飾材料,從名校留學回來的老師果然很天馬行空,雖然對這個提議很心動,但由於自己培養蘑菇的話需要更多的時間,我怕耽誤進度不得不放棄了這個有趣的想法。最終還是經過不斷的材料實驗,選定了一種UV材料模仿蘑菇那種Q彈的觸感去做設計。
Q彈、想吃
除此之外,我們本科院校其實不太注重軟體教學,所以我相當於零軟體基礎。但在跨界夏令營里,接觸到了建模軟體做珠寶設計,這對我來說確實也是一次非常寶貴的新的經歷,當時看著我自己建出來的模型發出疑問,這是我做的嗎?(感嘆...)
所以這次夏令營對我的幫助是真的非常大,除了學習到很多之前不知道的做作品集的完整流程以及新的軟體技術之外,耐心、專業的老師,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們都是那個夏天我最大的收穫。
在做作品集後期階段,真的是壓力山大。
一邊是deadline越來越近,一邊又卡在了草圖階段。我還記得當時晚上都睡不好,有一點靈感半夜都會爬起來畫草圖...
我第三個項目做的是一個關於宿醉的首飾,因為現在有很多女生在喝醉之後會出現一些安全問題,我從這些現象中得到了一些靈感,覺得可以為女性做一款會報警的首飾。
我還比較喜歡做「抓馬」的首飾
當時在草圖部分卡了好久,畫出來的東西每次都會被老師打回去重畫,因為老師說我沒有表達出整個設計的想法。然後她給我找了很多案例講解思路,我就不停的畫、總共畫了差不多一百多張吧,熬過這個階段的時候我差點激動到掉淚,真的太難了...但不得不說,這些都是在做一本優秀的作品集過程中必經之路。
而且在漢藝除了學到很多本科期間沒有學到的東西,比如前期調研、頭腦風暴、材料實驗等等,最重要的是在漢藝上課,還會有讓同學們上台分享自己設計理念的環節。
我其實是一個不太敢在公眾面前演講的人,來漢藝之後明顯覺得敢於在公眾面前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了,而且通過別人的分享也能多方面的汲取經驗,這是我覺得進步非常明顯的地方。
前排聽分享的觀眾視角
每個人在創作作品集階段遇到的問題都不太一樣,我的經驗也不太可能適用所有人,還是要依據每個人本身的能力去具體分析吧。
但如果可以的話,真的建議大家早一些開始準備做作品集,因為時間越長能學到的東西也就越多,鍛鍊的能力也越紮實。
畢竟表面上我們是找機構學做作品集,更多其實是在學習創作的經驗以及鍛鍊創作能力。如果時間充分的話,有好的靈感就不會擔心時間不夠而放棄,也不會跟我一樣留有一絲絲遺憾了吧...
更多藝術留學&保研&世界名校作品集創作建議,歡迎私信諮詢康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