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說不到新疆,不知祖國秋天之美?



幕士塔格峰。攝影/ 韋革寧


-風物君語-

天人協和,窮極造化

為什麼新疆這麼美?

博格達峰,海拔5445米,位於天山山脈東段,在新疆人眼中,它是有神性的山。 攝影/ 劍膽琴心

四個字:天造地設

帕米爾高原上的湖泊。 攝影/ 蔬菜的糖果會

從空中俯瞰,亞歐大陸中心偏南,帕米爾高原這隻緊攥的拳頭一打開,崑崙天山兩條山脈,便如掣開金鎖的巨龍,一南一北蜿蜒東去,與西北——東南走向的阿爾泰山脈,切分出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構成新疆人稱「三山夾兩盆」的大地形。


新疆地形概覽圖。 製圖/Paprika

大地形中各部分又千變萬化,形成錯綜複雜的地質地貌,再加上特殊的氣候因素,新疆這塊占中國國土面積六分之一、本該像撒哈拉沙漠一樣荒涼的土地上,「神跡」迭出:

中國最長的內陸——全長2179千米的塔里木河,在這裡;

新疆沙雅縣段塔里木河。 攝影/ 謝南華

中國最大的高山草原——2.38萬平方千米的巴音布魯克草原,在這裡;


巴音布魯克草原九曲十八彎。 攝影/ 蔬菜的糖果會


闊克蘇人提草原。 攝影/ 蔬菜的糖果會

中國最大的冰川——379.97平方千米的音蘇蓋提冰川,在這裡;

K2,音蘇蓋提冰川在K2北坡。 攝影/ 蔬菜的糖果會

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53萬平方千米的塔里木盆地,在這裡;


塔里木沙漠油田——順北油田。攝影/ 自貢的黃師傅

當然,中國最大的沙漠——32.4萬平方千米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也在這裡;

秋天,塔克拉瑪干沙漠。攝影/ 黃雪峰

廣袤的面積,為地貌的多樣提供了可能性;多樣的地貌,為勝景的豐富提供了可能性;而勝景的豐富,則直接使新疆美成了人間天堂。

慕士塔格峰。攝影/ 蔬菜的糖果會

至若秋天的新疆有多美

四個字:無法言說

秋天的新疆,到底哪裡最美?

亞洲中部最大的山系天山山脈進入中國後,1700千米的巨大身軀在新疆中部東西向一橫,便把新疆分成了南疆與北疆。北疆看風景,南疆看人文;春天看伊利,秋看阿勒泰。秋日的新疆,當然要從她最北端的阿勒泰地區看起:

這裡有聲名在外的喀納斯湖、人跡罕至的人字湖

還有神秘的圖瓦人村落禾木村白哈巴村

禾木村。 攝影/ 劉志強


中哈大峽谷,白哈巴村附近拍攝。 攝影/ 黃宇

它們是阿勒泰的名片,但阿勒泰的美,遠遠不止這些。

從山水到村落,從自然到人文,阿勒泰就像一個遙遠的靈魂故鄉,召喚著五湖四海的人,千里迢迢來赴這一場秋日的約會。而這場約會的主角,便是那些一到秋天就五彩斑斕的森林,在秋色的暈染下,它們像古老的西方油畫一樣,寧靜中透露出一絲悽美,祥和里又有藏不住的燦爛。

阿爾泰山與山腳下的白哈巴村。 圖 /視覺中國

如果沒有阿爾泰山脈這座綿延2000多千米的大戲台,這一切便不可能出現

當大西洋、北冰洋的溫濕氣流,乘坐上西風環流這趟航班,興沖沖順著額爾齊斯河谷向北飛行時,阿爾泰山脈中段西南坡450千米的龐大身軀,在新疆北部巍然一挺,這趟愉快的旅行便被迫改變——溫濕氣流只能沿山體爬升,變身為地形雨,與高山上的冰雪融水發育出56條大大小小的河流蜿蜒而下,將這個本該寸草不生的地方,變得生機勃勃、異彩紛呈:


阿爾泰山西南坡自然景觀垂直帶普。 製圖/Paprika

冰川、森林、草原、山間盆地、溝谷、河灘、沼澤、雅丹、戈壁、沙漠、綠洲,在這裡交匯出現;從阿爾泰山腳爬到山頂,山地草原、泰加林、高山草甸、高山苔原層次分明,相當於看遍了從大興安嶺到北極的植被類型。

爬到1800—1900米的高度時,舉目四望,便仿若身處北歐森林:西伯利亞雲杉、西伯利亞紅松、西伯利亞冷杉、西伯利亞落葉松和青松蔥蔥鬱郁,形成了獨特的「泰加林」。再往高爬,回首俯視,樹幹雪白、葉片金黃的疣皮樺,交織在墨綠色的松林中,仿佛一條寬大的玉帶,系在阿爾泰山腰上。


阿爾泰,在突厥語和蒙古語中均為「金山」之意,有道是「阿爾泰山七十二條溝,溝溝有黃金」。因為有阿爾泰山,阿勒泰地區便成了中國西北區的一片富庶之地——117989.21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有94種礦藏,占中國礦藏總數的55%


阿爾泰山使阿勒泰有了北歐風情和極地特色;額爾齊斯河,則賜予了阿勒泰水草豐美、面積廣闊的草原。

氈房前劈柴的哈薩克婦女。 攝影/ 黃雪峰


傍晚 , 一隊駝隊在額爾齊斯河畔五彩灣景點的牧道橋上行走 。圖/ 視覺中國

額爾齊斯河,在新疆境內雖然只有546千米,不足全長的五分之一,但河網總長卻近2100千米,流域面積超過5.2萬平方千米,是阿勒泰的母親河。7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她的流域內;300多萬年的持續衝擊,創造了近1.5億畝的天然草地和超過1億畝的可利用草場,為哈薩克牧民提供了足以放牧6個月的黃金牧場。因此,在哈薩克語中,阿勒泰便有了「六個月」的意思。

航拍額爾齊斯河——中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圖/ 視覺中國

六個月,是自然與牧民的約定。當六個月的遊牧黃金季節結束後,牧民們便趕著牛羊開始游吟詩人般的「轉場」,以便在冬天來臨之前,回到河谷低地溫暖的冬牧場。為了尋找理想的牧場,從春天到秋天,哈薩克牧民一年要轉場十幾次,穿行近千里,等到來年冰雪融化,再重現踏上宿命般的遊牧旅程。

新疆阿勒泰福海縣薩爾布拉克轉場。 攝影/ 康輝


額爾齊斯河在阿爾泰山西南面的山前地帶,還開闢了持續且寬闊的河谷,農、牧、林業在此交錯發展。沿河兩岸,則生長著超過200平方千米的歐洲黑楊、銀灰楊、銀白楊、青楊、苦楊、胡楊等,世界上的楊屬落葉喬木有100多種,這裡占80%,是名副其實的「楊樹天堂」。再加上新疆特有的鹽生樺,秋天的時候,各種楊樹呈現出深淺不一的黃色,倒映在河中,頗為壯觀。

秋天額爾齊斯河布爾津五彩灘。 攝影/ 黃宇


阿勒泰西南部的吉木乃,生長著另一種只有在新疆才有的樹種——沼澤小葉樺,當地人稱「小葉紅樺」,迄今已經有100多年,總面積4700畝,入秋後,顏色由青轉紅,遠遠望去,像一團熾熱的火海,與周圍山水相映,灼灼艷艷,讓人心醉。

阿勒泰往南,準噶爾盆地中:

中國第二大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東邊,卡拉麥里保護區,蒙古野驢、鵝喉羚、盤羊、普氏野馬,成群奔跑在廣闊平坦的戈壁灘山;

在卡拉麥里鵝喉羚。 攝影/ 康輝

650平方千米的艾比湖畔,167種野生動物、385種野生植物,在這裡和平共處;

再往南,吉木薩爾的五彩灣,色彩瑰麗;

昌吉的火燒山,連綿起伏,一片赭紅;

新疆昌吉努爾加大峽谷。 攝影/ 康輝

趟過天山山脈中部逐漸變黃的巴音布魯克草原,天山南簏、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北緣,100平方千米的胡楊林,靜靜佇立在塔里木河中游,或倒映水中,或屹立沙漠,盡顯生命的燦爛輝煌;

塔里木胡楊。 攝影/ 韋革寧


胡楊被稱為沙漠的「生命之魂」,它耐旱耐澇、生命頑強,更像是新疆人的性格。大自然塑造了新疆複雜多樣的地理環境和異彩紛呈的自然景觀,2486.76萬新疆常住人口,無論何種血脈,都帶著這種「胡楊精神」,在新疆廣袤的土地上潑墨揮毫,書寫了秋日裡屬於人類的壯美篇章。

塔里木的胡楊林。 攝影/ 十一步


新疆人的秋天,到底有多美?

對外遊客來說,秋天的新疆美在色彩的豐富和風景的壯麗;對新疆人來說,秋天的新疆則美在豐登的五穀、飄香的瓜果

喀什帕米爾高原塔吉克族人。 攝影/ 蔬菜的糖果會

2015年,新疆各類糧食種植面積達6126060公頃,占全國的3.67%主要農產品產量達15013000噸,占全國的2.27%;蘋果、葡萄、梨、桃、杏等水果種植面積971783公頃,占全國水果種植面積的44.2%,產量達9614479噸,占全國的3.92%

嗮秋,新疆吐魯番鄯善縣土峪溝麻扎村。 攝影/ 康輝

這些震撼人心的數據,回歸到新疆的土地上,則是數以萬計農業人口一年整年的辛勤勞作;是從南到北不同農作物的大面積種植;是新疆和新疆人的一張閃耀名片。秋收時節,從南疆到北疆再到東疆,一路都是動人心魄的豐收圖

從崑崙山北麓的和田地區,到塔里木盆地西端的喀什地區,再到南天山西端南麓的阿克蘇地區,大型玉米收割機穿梭在南疆961870公頃的玉米地里,這種景象也只有在新疆才看得到;

新疆博湖縣查干諾爾鄉已成熟的玉米和防風林構成秋日田園美景。 圖/ 視覺中國

相同路線上,還能看到2273110公頃的棉花,採摘後在南疆的28個縣(市)堆積如山。2018年,新疆棉花產量達511.1萬噸占全國的83.8%,南疆接近兩成的棉田實現全程機械化運作,北疆機械化率已接近七成;

新疆的棉花。 圖/ 視覺中國


而在東疆,新疆最主要的葡萄種植基地吐哈盆地,70多萬畝葡萄,從5月份陸續成熟後,可以一直持續到10月份。這裡屬於典型的大陸性暖溫帶荒漠氣候,日照充足,晝夜溫差較大,有利於糖分積累,瓜果香甜是出了名的;

自1978年開始發展番茄生產加工產業後,新疆便成為我國最主要的番茄產區,南天山南北兩面,焉耆盆地準噶爾盆地南緣,成為兩大番茄優勢產區,集中了我國番茄約70%的產能和產量

天山腳下曬番茄。 圖/ 視覺中國

哈密曬葡萄乾。 攝影/ 眭為民


和番茄一樣紅紅火火的,還有辣椒。從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到塔城地區,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到喀什地區,65170公頃的土地上,能產出2645133噸的辣椒,這些辣椒被晾曬在平曠的地面上,像紅海一樣;

巴音郭楞。 圖/ 視覺中國


秋收之後,喜上眉梢的新疆人,終於可以在這幸福的季節里,享受豐收的喜悅了。他們帶著自家生產的瓜果、蛋禽、手工類產品,去人如潮湧、熱鬧非凡的大巴扎趕集,占攤設位、揚聲叫賣,集散的時候,又帶著心滿意足的笑回家;


烏魯木齊沙依巴克區國際大巴扎。 攝影/ 康輝


大巴紮上的牛羊買賣。 攝影/ 楂阿


打完草場的哈薩克族牧民,也可以在這個季節,為兒女成婚,讓他們收穫自己的愛情和家庭了。家境殷實的人家,還會選擇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舉行賽馬活動。草原平鋪、秋高氣爽,揚鞭縱馬、快意生活,是豪氣也是喜氣;

馬上的哈薩克少年。 攝影/ 黃雪峰


以前有「打圍」傳統的錫伯族,則用「漁獵」取代了「圍獵」。暮秋時節,十幾個人相約外出漁獵。錫伯族人認為,獵物是大自然賜予大家的,只要是參與的人,無論大小都平均分配獵物,而且見者有份,即使是路人,若恰好碰到他們正在分獵物,也會分到一份;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犁也是錫伯族人的主要聚居地。圖/ 視覺中國

而聚居於塔里木盆地周圍綠洲地帶的維吾爾族,早已載歌載舞,在世代營造的傳統院落中的「阿依旺賽萊」里,開起了「麥西熱甫」(維吾爾族的party)。阿依旺賽萊,是上下左右幾乎完全封閉,但又給空氣流動預留了通道的明亮廳堂。

維吾爾族家家戶戶的院落里,必定有爬滿葡萄的廊架,當地稱之為「匹希阿以旺」,廊柱下往往設有寬敞的炕台或床榻,鋪上花氈地毯,陰涼又舒適。維吾爾人會用綠色、藍色、白色等冷色調顏色,對庭院進行裝飾,還會在院子周圍栽樹修渠,來調節炎熱的環境。

新疆維族人和她的家。 攝影/ 蔬菜的糖果會

如今,由於南疆地震多發和危房改造、新農村的建設,維吾爾族的傳統院落已經越來越少。看罷新疆的自然和人文美景,若恰好遇到這樣的庭院,不妨參與一下熱情好客、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阿達西(朋友)的麥西熱甫(party)。「秋天的新疆有多美」這個句子後面的問號,將會變成感嘆號,成為你對新疆最深刻的美好記憶。


- END -

文丨十四

圖編丨袁千禧

地圖編緝丨 Paprika

姚瑤 《地道風物·帕米爾之心》中信出版社 2017

《中國國家地理·新新疆》2013年10月刊

中國地理百科叢書編委會 《中國地理百科·阿勒泰》2015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新疆通志·農業志》2018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 《2016年新疆統計年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C5WIm4BMH2_cNUguVK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