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著賺錢,月入百萬?當心!傳銷式拉人頭,賭誰跑得快!這種火熱「鏈情」了解一下

2019-11-18     央視經濟信息聯播

最近這段時間,有一個詞兒是特別的火:區塊鏈。但是很多人都說不清楚弄不明白。簡單地說:這項技術是基於密碼學等的數據管理新方式。區塊鏈技術因為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等優點,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不過央視記者也發現,伴隨著區塊鏈的熱潮,社會上也出現了種種亂象。多數企業是在借勢或者造勢有的甚至玩起了各種騙術。

區塊鏈概念火熱 追「鏈」須防欺詐

記者在網上搜索區塊鏈三個字,就會看到有區塊鏈項目火爆開啟、區塊鏈錢包開發等推介。記者點擊了一個叫做BEEBANK的區塊鏈錢包項目,推介文章宣稱,這是全網唯一的去中心化全幣種錢包,採用公有鏈、數據信任體系技術,躺著賺錢,24小時自動運轉創造效益。直接團隊成員10人,預測月收入3到10萬,如果發展到第五級,預測月收入200到700萬。這個區塊鏈錢包不僅有文字宣傳,還有視頻推廣。三端矩陣,蜂巢建設,蜂巢領導,蜂巢分紅,這樣的詞看著似乎很高大上。視頻上還留下了導師微信號,記者添加了這位所謂的導師,通過驗證後,對方給出了這樣的回覆。

受害者:BEEBANK已經跑路了,我被騙了十幾萬。

這個所謂的區塊鏈錢包到底是怎麼運作的,對方並沒有過多透露,反而勸記者,如果對區塊鏈感興趣,他還可以推薦別的項目。專業人士告訴記者,像這樣借用幾個專業名詞,宣稱高收益的,實際是赤裸裸的欺詐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副主任 於佳寧:因為我覺得首先他以拉用戶為基礎這麼一種所謂理財,肯定理的就不是真正的財,而是理的別人的財,這是把別人的錢變成自己的錢一個邏輯,那其實就是資金盤最底層的邏輯。


利用區塊鏈概念搞資金盤,圈點錢就跑路,這樣簡單的騙局相對還好識破,但有些項目,稍為包裝一下,識別起來可就有些難度了。今年8月13日,上海浦東警方通報了一起詐騙案。這是一款自稱區塊鏈養寵的遊戲,將區塊鏈和網絡養虛擬豬相結合,共享經濟,收益可觀。養虛擬豬15天後平台收購,就有28%的收益。警方提供的內部微信截圖顯示,所有交易都是由平台人員操控,甚至赤裸裸地把參與者稱作韭菜,公司隨時準備變更手續跑路。今年9月11日,長沙市官方發布消息,趣步公司涉嫌網絡傳銷、非法集資及金融詐騙,已被立案調查。根據趣步的宣傳,趣步是區塊鏈加運動大數據,用戶只要走路、跑步,就能獲得「糖果」作為獎勵。「糖果」可以換購商品甚至提取現金,用戶只要每天走夠三四千步,每月就能至少賺200元,上不封頂,推廣趣步,還能賺到更多的錢。

趣步推廣人員:你只要肯努力,用心做市場推廣,到平台打包上市的時候 你也是「趣步」的股東之一 將來,你將擁有花不完的錢。
專業人士告訴記者,類似區塊鏈養虛擬豬和趣步科技這樣,因為有所謂的平台支持,打著共享經濟的幌子,相對來講不容易被識破。但實際上,區塊鏈本身只是一項技術手段,本身並不創造價值,上面這些平台只是借用區塊鏈旗號,和區塊鏈本身毫無關係。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副主任 於佳寧:如果走路本身能夠賺錢的話,那人人都天天不用上班都去走路,如果走路這件事本身並沒有帶來價值回報,然後用區塊鏈不管怎麼分配,也是不可能分配出新的價值,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這種應用很大程度上可以視為偽應用。

數字貨幣成區塊鏈炒作詐騙「重災區」

除了上面這些偽應用,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隨著區塊鏈熱潮,危害最嚴重的亂像出現在數字貨幣上,這些項目將區塊鏈概念和金融知識、貨幣知識混淆在一起,混水摸魚,普通百姓根本難以分辨,欺騙性極強。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眼下能夠監測到的歸零幣或者叫做空氣幣,達到755種,傳銷幣102種。


採訪期間,有知情人向記者提供了部分內部材料,這是某個數字貨幣推廣團隊進行的一場講座,推銷的是一種叫做BIB的數字貨幣,只要加入,就有收益,這叫做靜態收益

某數字貨幣推廣人員表示,如果買1000個BIB,一天能得1.6個利息,然後我買10000個,一天能得16個,如果我現在買10000個,到明年的今天,我的帳戶里就會有17723個,多出這7000多個就是利息,今天你買BIB天天得利息。
按照推廣人員的說法,這種BIB數字貨幣是由國際頂尖團隊開發的區塊鏈加密貨幣,全球發行量有限,只要加入,不僅每天白得利息,而且通過推廣,也就是拉人頭,還能獲得動態收益。

某數字貨幣推廣人員:乘以收益千分之一,不分層、不分代,全部加一起 就是我的分享收益,

記者:那不就是傳銷麼?

某數字貨幣推廣人員:現在所有分享方式都是這樣的,分享經濟就是這樣的。

事實上,這種拉人頭,發行所謂數字貨幣手法並不新鮮。早在2016年,江蘇徐州警方就破獲了一起傳銷案件。傳銷組織人員劉某在香港註冊公司,開設網站,以高額返利為誘餌,組織人員通過宣傳、上課、介紹等方式,推廣所謂的區塊鏈數字貨幣。實際上,背後一無所有,每天的幣值波動,都是由後台人員隨意設置的虛假數字。傳銷模式就是靜態收益和動態收益相結合。

江蘇徐州市公安局泉山分局經偵大隊偵查員葉漢祥:所謂的靜態收益就是說,你哪怕不發展人,你可能四個月到六個月之間, 可以把本錢返回來。但這錢哪來的?這錢還是依靠後面加入的人來給你補空,那麼你又想返本快,你加入這個組織之後就會不由自主去找人。

警方調查顯示,八個月時間內,這個數字貨幣騙局就發展34000名會員,席捲資金15億元。專業人士告訴記者,區塊鏈出現時確實是依託數字貨幣,也就是比特幣的出現,但比特幣只是區塊鏈初期技術。區塊鏈核心價值是在貿易金融、公共服務等領域的應用,區塊鏈絕不等於數字貨幣。

2017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布公告,明確指出,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中國人民大學未來法治研究院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楊東:有的好多的價格都是被操縱的,表面上來看買了以後馬上過幾天,馬上就能夠漲個一倍,兩倍甚至十倍。但是等投資人越來越多的時候,它的價格可能一夜暴跌,可能是一下子就會變零了,所以導致投資人的損失血本無歸。

虛擬數字貨幣亟待加強監管


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以區塊鏈為關鍵詞進行統計,截止到今年11月15日,全國涉及區塊鏈的法律裁判文書共566件,有相當一部分涉及數字貨匝,專業人士指出,在眼下區塊鏈熱潮中,最應該防範和加強監管的,就是所謂的虛擬數字貨幣。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副主任 於佳寧:因為區塊鏈確實是一個新的領域,它打造價值網際網路,帶來了新的數字金融體系,但是不能讓技術變成違法擋箭牌,不能讓這樣一個新的領域變成監管窪地,一旦出現監管窪地就有可能吸引大量違法犯罪行為,遷徙到這種新的領域中來。

專業人士告訴記者,從目前來看,區塊鏈已經進入實際應用。還應當注意另外一種熱潮,中國信息通訊研究院提供的另外一組數據也顯示,截至2019年5月,全國已成立區塊鏈產業園22家,其中20家為政府主導或參與推進。不過有研究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這些產業園有三成空置率超過50%,而從公開信息看,各地還有一批新的產業園正在規劃當中。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區塊鏈具有非常大的應用和創新空間,但是不能一哄而上,每個地方應該針對自己地方一些特點來定位,我究竟發展區塊鏈產業具體目標是什麼,區塊鏈不可能什麼都可以干,所以一定要發揮自己的地方優勢,有所為,有所不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9EPhG4BMH2_cNUg2t1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