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浩選網絡歌曲遭質疑,音樂真的沒有好壞之分嗎?

2019-08-27     吉他范兒

文章來源:哎呀音樂作者:南瓜
李榮浩在其微博這樣回應了因其學員在《中國好聲音》節目中選擇演唱《你的酒館對我打了烊》而引起的爭議。
大家怎麼看? 音樂不分貴賤,但是分高低
我認為李榮浩的理解是有問題的,把網絡歌曲比喻成窮人家的孩子是不恰當的,我到不覺得大家是因為「打烊」的網絡出生而有成見,比如指彈圈大家熟悉的鄭成河,他是我印象中第一個網紅吉他手,這麼多年來,有人看不上嗎?有人會覺得鄭成河是網紅吉他手就覺得他Low嗎? 大家對網絡歌曲有偏見的一點原因,有一部分網絡歌手很雞賊,沒火之前想抄誰就抄誰,火了後被發現就認錯,或者打死不承認,反正有名了,接下來可掙錢的道路就很多了!
其實Low的是作品本身,現在不少網絡歌曲編曲簡單製作粗糙,歌詞寫的太白話,沒有任何意境也沒啥思考空間,簡單粗暴跟小孩編的順口溜差不多。旋律部分呢,說實話雖然庸俗,但是大多數流行歌曲也都這樣,沒啥好說的。 音樂不分貴賤,有的人喜歡聽古典,還有的人喜歡喊麥,這個可以理解,聽音樂是一件很主觀的事,你愛聽什麼是你的權利,別吵到別人就好。但是音樂是有高低的,你讓一個Mc寫一首古典風格的作品,他能寫出來嗎?那麼換過來,你讓一個古典作曲家寫一首喊麥,他可能會寫的讓上帝聽了都想蹦迪。 再說如果音樂不分高低也不會有什麼比賽了吧!那麼當年李榮浩憑什麼獲得第二十五屆金曲獎的「最佳新人獎」呢?是運氣嗎? 考驗音樂有沒有商業價值的是金錢考驗音樂有沒有藝術價值的是時間 一般來說有藝術價值的音樂一定有商業價值,但是有商業價值的音樂不一定有藝術價值。 每年都有網絡神曲,比如前段時間紅的「離人愁」,還有很久以前的「老鼠愛大米」,這些都是曾經很火的網絡歌曲,都產生了不小的經濟效益,整個行業都在掙錢,那麼他們有藝術價值嗎?這麼多年過去了,你站在大街上眉開眼笑的唱著小蘋果,別人肯定以為你穿越了吧!同樣是神曲的作者,李袁傑的出場費已經遠不如陳雪凝了吧。 一首歌好不好不能從流傳度來判斷,抖音日活3個多億,每天推一次這歌播放量就過億了,然而在抖音每段時間就會有這樣一兩首歌,那麼代表了什麼?代表是大家喜歡的?就好像一個葷段子在網上迅速流傳開了,那麼他就是得到大眾認可的文學作品嗎? 怎麼看音樂有沒有藝術價值,舉個最直接的例子,古典音樂,作為人類情感最高級的藝術表達方式,上百年過去了,還是有那麼多人喜歡,一遍一遍反反覆復的聽。永遠不過時,永遠有市場,這就是藝術價值的一種體現,過幾十年你開一場慶祝「小蘋果」發布六十周年紀念會你覺得會有多少人來看? 而現在大多數人只能看到商業價值,根本不在乎藝術不藝術,只關心看這歌火不火,能不能掙錢,只要喜歡的人多能掙錢,那麼就是一首好歌,你們其他學什麼古典,玩什麼爵士,能掙錢嗎?不能掙錢就別再旁邊酸唧唧的,要麼學著做神曲,要麼閉嘴玩你的去。 結果導致行業混亂,大多數人都想做神曲掙快錢,如果說野路子寫口水歌要靠靈感和狀態,那麼專業的音樂人寫口水歌就是批量生產,大規模上市,只要有一首火了,那麼就賺了!所以大家能聽到大量的口水歌,這也是為什麼樂壇越來越糟糕的原因之一,風氣不好,能靜下心耐得住寂寞做好音樂的人少了。山珍海味不一定代表好但是沒誰想一直吃酸辣土豆絲
大多數聽眾是不挑剔的,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山珍海味,什麼是酸辣土豆絲,大多時候都是來者不拒的,只要別用料過猛,大眾都是可以消化的。網絡歌曲可以做成酸辣土豆絲也可以當山珍海味,問題是誰來做,比如周杰倫,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周杰倫翻唱別人的歌都比原唱好聽,這就是一個好廚師。 李榮浩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當紅原創音樂人,有責任把有營養的音樂推廣給大眾,讓大家吃好的。然而這次他推薦了一首大家不喜歡吃的,反而發文責問大家,你們怎麼這麼挑食,這盤酸辣土豆絲有什麼不好的,我就很喜歡吃,你們不喜歡吃不代表他不好吃…………估計過幾天李大廚要推出自己版本的「你的酒館對我打了洋」,證明酸辣土豆絲真的很好吃! 很奇怪咧,還不准大家持反對意見了嗎?大家對歌是有意見的,結果反對的都被視為噴子……這? 我也在想喜歡吃酸辣土豆絲的廚師會喜歡做什麼菜?雖然口頭上說自己喜歡「你的酒館對我打了洋」,但是我在他的菜里吃出了John Mayer的味道! 不要看不起一個出身貧寒的人也不要無視那些努力奮鬥的人
最近在網上火起來的歌手很多都是半路出家,看他們賺的盆滿缽滿,讓那些用心玩音樂花錢去學習的人心裡酸酸的,你想想,在國內花錢學音樂要花個幾十萬,有些畢業了還去國外學,幾年下來上百萬花出去了,當自己學的小有成就時,回國做出有國際水準的音樂,放到市場上反應非常平淡,再看看看到國內音樂市場的現狀,能不能傷心嗎?做這些歌曲那需要學那麼多知識,自學個幾年吉他,望著大海吹吹風,一首歌就出來了,能不能火就看命了。 這感覺就像一幫小學同學,有的人努力學習考上重點初中重點高中然後再上國內名校接著出國學習,回來找了一家大公司上班,然後在同學聚會上遇到初中班上學渣,開著法拉利跟周圍同學嘲笑讀書有什麼用,有他掙的多嗎?周圍那幫人隨聲附和著他說,是啊是啊,讀書沒用!這種感覺好受嗎? 不過各位從業者其實也可以思考一個事,就是為什麼網絡歌曲能頻繁的迅速走紅,而那些專業的團隊做不過這些野路子呢?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呢?能不能做一些既有商業價值又有藝術價值的作品呢? 看李榮浩的回覆估計也是被網絡暴民氣上了頭,就像我們在後台,有時你一個人發泄一句不滿,然而我們可能會看到幾十上百條充滿情緒的留言,而李榮浩面對的更多,雖然他說了很多條,其實他應該是想說聽你喜歡的音樂,不去評價你不喜歡的音樂!存在即合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SA12wBJleJMoPM679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