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柯」是一個科學新聞寫作機器人,由中國科學報社聯合北京大學高水平科研團隊研發而成,旨在幫助科學家以中文方式快速獲取全球高水平英文論文發布的最新科研進展。
《癌細胞》
研究揭示CDK7能夠增強抗腫瘤免疫
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Kwok-Kin Wong研究組發現,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7(CDK7)的抑制增強了基因組的不穩定性,從而在小細胞肺癌(SCLC)中觸發抗腫瘤免疫。該研究於2019年12月26日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癌細胞》。
使用選擇性的CDK7抑制劑YKL-5-124,他們證明抑制CDK7主要破壞細胞周期進程,並誘導DNA複製壓力和SCLC中的基因組不穩定,同時觸發免疫反應信號傳導。
這些腫瘤內在事件激發了由T細胞引發的強大的免疫監視程序,通過增強免疫檢驗點的封閉進一步增強了免疫監視程序。
YKL-5-124與抗PD-1的結合在SCLC的多種高度侵襲性小鼠模型中占據著顯著的生存優勢,為由CDK7抑制劑和免疫療法組成的新聯合療法提供了理論依據。
研究人員表示, CDK7是細胞周期和基因轉錄的中央調節器。但是,對其基因組不穩定性和癌症免疫力的影響知之甚少。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www.cell.com/cancer-cell/fulltext/S1535-6108(19)30523-9
垂體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全基因組分型
法國科欽研究所Guillaume Assié團隊揭示了垂體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全基因組分型。相關論文在線發表在2019年12月26日出版的《癌細胞》雜誌上。
研究人員揭示了PitNET全面的基因組分類。來源於甲狀腺營養型(POU1F1 / PIT1譜系)的PitNETs表現出瀰漫性DNA低甲基化的表觀遺傳學特徵,同時伴隨轉座子表達和染色體不穩定性(除GNAS突變的軀體營養型外)。
在TPIT譜系中,皮層營養體分為三類:具有特異分泌物的USP8突變型、浸潤性增強和上皮-間質轉化增加的USP8野生型以及促性腺激素轉分化產生的大而沉默的腫瘤。
意外的,GNAS野生型的軀體營養型動物(SF1表達)也發現表達性腺營養標記物,這對當前定義的SF1 /性腺營養譜系提出了質疑。
這種分類提高了人類對PitNETs的理解並影響了PitNETs患者的臨床分期。
據悉,垂體神經內分泌腫瘤(PitNETs)很常見的腫瘤類型,其有五種主要的組織亞型:乳營養型、軀體營養型和甲狀腺營養型(POU1F1 / PIT1譜系)、皮質激素(TBX19 / TPIT譜系)和促性腺激素型(NR5A1 / SF1譜系)。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www.cell.com/cancer-cell/fulltext/S1535-6108(19)30522-7
《免疫》
突觸的靶向補體抑制可防止脫髓鞘疾病
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Dorothy P. Schafer小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他們的研究表明,突觸的靶向補體抑制可在脫髓鞘疾病中防止小膠質突觸吞噬和的突觸丟失。這一研究成果於2019年12月26日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免疫》。
研究人員使用死後人類多發性硬化症(MS)組織、MS的臨床前非人類靈長類動物模型和兩個脫髓鞘疾病的齧齒動物模型,研究了視覺系統中突觸的變化。
類似於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人員觀察到小膠質突觸吞噬和嚴重的突觸損失。
在小鼠中,突觸丟失與局部脫髓鞘和神經元變性無關,但與神經膠質增生和突觸中補體成分C3(而非C1q)增加有關。
C3結合突觸的補體抑制劑Crry的病毒過表達減少了突觸的小膠質細胞吞噬並保護了視覺功能。
這些結果表明,小膠質細胞通過脫髓鞘疾病的替代補體級聯來消除突觸,並確定了一種可以廣泛應用於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防止突觸喪失的策略。
據悉,MS是中樞神經系統的脫髓鞘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雖然研究的重點是MS中的髓磷脂和軸突損失,但對突觸改變的潛在機制了解較少。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www.cell.com/immunity/fulltext/S1074-7613(19)30523-0
《細胞》
病人來源膠質母細胞瘤類器官體可涵蓋腫瘤異質性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Hongjun Song、Guo-li Ming、Donald M. O』Rourke等研究人員合作建立了病人來源的膠質母細胞瘤類器官體模型和生物庫,其能夠涵蓋了腫瘤間和腫瘤內的異質性。相關論文於2019年12月26日在線發表在《細胞》雜誌上。
研究人員報告了用於產生和保存患者來源膠質母細胞瘤類器官體(GBO)的方法,這些類器官體涵蓋了其相應親本腫瘤的組織學特徵、細胞多樣性、基因表達和突變特徵。
GBO能夠高度可靠地快速產生,並且在移植到成年齧齒動物大腦中後會表現出快速的侵襲性。
研究人員進一步證明了GBO測試個性化療法的實用性,即檢測GBO突變譜與對特定藥物的反應以及對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的建模。
這項研究表明,GBO保留了膠質母細胞瘤的許多關鍵特徵,可以迅速用於研究針對患者的治療策略。
此外,研究人員建立的生物庫為基礎的和轉化的膠質母細胞瘤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研究人員表示,膠質母細胞瘤表現出巨大的腫瘤間和腫瘤內的異質性,使有效治療策略的研發變得複雜。
目前的體外模型在保留親本腫瘤的細胞和突變多樣性方面受到限制,並且需要更長的產生時間。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9)31321-2
完整脂多糖結合細菌表面層的原位結構獲解析
近日,英國牛津大學Tanmay A.M. Bharat團隊解析了完整脂多糖結合細菌表面層的原位結構。2019年12月26日,《細胞》雜誌在線發表了這一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人員報道了結合脂多糖的O-抗原的新月形桿菌S層的冷凍電鏡結構。
使用天然質譜和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人員推導了細胞中O抗原的長度,並顯示了鈣如何調節脂多糖結合和S層組裝。
最後,研究人員利用細胞電子冷凍斷層掃描技術展示了完整S層的近原子解析度原位結構,從而顯示了O抗原尖端的S層排列。
S層的完整原子結構顯示了細胞層析技術在原位結構生物學中的強大功能,並闡明了在原核生理中具有重要作用的一類非常豐富的自組裝分子,這對於合成生物學和表面展示應用具有顯著潛力 。
研究人員表示,大多數細菌細胞和所有古細菌細胞都由一層類晶體的、保護性的並且決定細胞形狀的蛋白質表面層(S層)所包裹。
在革蘭氏陰性細菌上,S層通過脂多糖固定在細胞上。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9)31332-7
研究發現脂肪酸能夠驅動吞噬膜擴張
德國科隆大學Martin Graef研究組研究發現在自噬過程中,磷脂合成過程中產生的局部脂肪酸驅動吞噬泡的擴張。該研究於2019年12月26日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細胞》雜誌上。
在這裡,他們描繪了通過局部磷脂合成來擴展吞噬膜的途徑。
具體來說,他們發現保守的醯基輔酶A合成酶Faa1積累在有核吞噬細胞上,並局部激活吞噬細胞伸長和自噬所需的脂肪酸(FAs)。
令人驚訝的是,使用同位素FA示蹤法,他們直接顯示Faa1通道可激活FAs進入磷脂的合成途徑,並促進其組裝成自噬膜。
實際上,在內質網處從頭合成磷脂的第一步是與新生自噬體形成穩定接觸,這對於自噬至關重要。
總之,他們的工作闡明了細胞如何在空間上調節自噬過程中磷脂的合成和通量。
研究人員表示,自噬是一種保守的分解代謝穩態過程,對細胞和機體健康至關重要。
在自噬過程中,小的單膜噬菌體會迅速擴展為大的雙膜自噬體,以封裝各種貨物以進行降解。廣泛認為自噬膜主要來源於預製的細胞器膜。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9)31331-5
《細胞—幹細胞》
研究揭示子宮內膜AxIn2+細胞的功能
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Pradeep S. Tanwar研究團隊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他們的研究顯示,在致癌性轉化後,子宮內膜Axin2+細胞驅動上皮內環境穩態、再生和癌化。2019年12月26日出版的《細胞—幹細胞》雜誌在線發表了這項成果。
研究人員使用體內譜系追蹤方法揭示子宮內膜上皮在發育、生長和再生過程中自我更新,並發現經典的Wnt通路報告基因Axin2可作為駐留在子宮內膜腺體內長壽雙能上皮祖細胞的標誌物。
體內實驗表明表達Axin2細胞負責上皮的再生並且在體外調控子宮內膜類器官的發育。Axin2 +細胞的缺失會嚴重損害子宮內膜穩態並損害其再生。
更嚴重的是,在致癌性轉化後,這些細胞可導致子宮內膜癌。這些發現為研究子宮內膜的功能和疾病提供了細胞水平的理論基礎。
據介紹,子宮內膜(子宮內層)顯著的再生能力對於維持哺乳動物生命至關重要。
過去的研究揭示幹細胞在子宮內膜功能及疾病中的作用。然而,仍然不清楚這類幹細胞的特性和位置。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www.cell.com/cell-stem-cell/fulltext/S1934-5909(19)30467-9
《細胞—代謝》
研究揭示脂質代謝如何調控Treg抑制功能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學和表觀遺傳學研究所Erika L. Pearce團隊發現,脂質代謝調節的線粒體完整性是調節性T細胞(Tregs)抑制功能的細胞內在檢查點。該研究2019年12月26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代謝》雜誌上。
研究人員發現在Tregs中,利用遺傳或藥物抑制FABP5的功能會導致線粒體改變,造成這種改變的原因是OXPHOS降低、脂質代謝受損以及嵴結構的丟失。
在Tregs中抑制FABP5會導致mtDNA釋放,從而引起cGAS-STING依賴性I型IFN信號傳導,這會增加調節性細胞因子IL-10的產生並促進Treg抑制活性。
研究人員發現了支撐該途徑的證據以及相關線粒體腫瘤浸潤Tregs的變化,這可能是造成腫瘤微環境中免疫抑制作用增強的基礎。
總之,這項研究證明FABP5是線粒體完整性的守護者並調節Treg的功能。
據了解,Tregs抑制免疫反應。對Treg激活起關鍵作用的是脂代謝的變化,這些變化維持了其生存和功能。
脂肪酸結合蛋白(FABPs)是細胞內促進脂肪攝取和運輸所需的脂伴侶家族。該家族成員FABP5在T細胞中表達,但尚不清楚其功能。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50-4131(19)306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