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 | 秋分將至,多吃這道糕點能抵抗秋燥,清熱養陰潤燥

2019-09-23     固生堂中醫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

「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晝夜時間均等,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區這一天的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秋分過後,太陽直射點開始由赤道進入南半球,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一天之內白晝開始短於黑夜;北極附近也即將迎來一年中連續6個月的漫漫長夜與連續6個月不滅的星空。

二是,氣候由熱轉涼。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今年秋分是陽曆9月23日。秋分時節寒涼漸至,燥氣出現,人體易為燥邪所襲,因而出現口唇乾燥、口腔潰爛、流鼻血、乾咳、皮膚乾澀容易脫皮的朋友,此時要抵抗秋燥入侵,清熱養陰潤燥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黃仰模教授推薦:蘿蔔糕。

蘿蔔糕

1 食材

粘米粉500克,白蘿蔔2000克,鹽12克,白砂糖12克。

蘿蔔性平,味辛、甘;入脾、胃經;具有消積滯、化痰下氣、清熱養陰潤燥等功效;主治食積脹滿、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頭痛等。

2 做法

  • 把白蘿蔔洗凈刨皮,刨成絲,放鹽,用刀稍微剁剁,把蘿蔔絲稍微擠干水(擠出的水放另一容器)放一邊待用;
  • 把白砂糖下在擠出來的蘿蔔水裡、下粘米粉、拌勻、把蘿蔔絲也放下去一起拌勻;
  • 把拌勻好蘿蔔絲糊倒在墊好布的盤裡面,鍋里下水放上裝好的盤子,約蒸1小時,關火,放涼,切小片;
  • 煎鍋放點油把切好的蘿蔔糕片放進去煎到兩邊金黃就成了。

3名醫點評

本點心多數朋友都可食,但胃炎、胃潰瘍、體質偏寒的朋友不宜食

固生堂名醫



黃仰模

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簡介

歷任廣東省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金匱教研室主任,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八內科主任醫師,研製成「癭氣靈」、「甲腫消」等治療甲亢系列中成藥。

擅長

頭暈心跳各種痛證等內科雜病,對內分泌疾病如甲亢、甲 減、甲狀腺腫大、糖尿病、月經失調、痤瘡,風濕類疾病如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中老年退行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口腔 潰瘍等的治療頗有心得體會。

出診時間

周日下午(廣州中醫藥大學固生堂廣州駿景分院)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中山大道190號駿景花園駿景路9號2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w8Ta20BJleJMoPMJa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