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從口出,癌從口入」。很多癌症確實是吃出來的!癌症的發生固然有遺傳、基因等內因作祟,但主要還是外部環境導致的,況且內因是難以改變的,外因是可以人為改變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約40%的癌症病人與飲食習慣、食物構成、食物加工、烹飪方法等因素有關。有大約30%的癌症與生活習慣,特別是吸煙、喝酒、海吃海喝有關。
不健康、不均衡的飲食習慣,高脂、高蛋白、高熱量、低纖維素、缺乏(碘、鋅、銅、硒等)微量元素、過量飲酒等都與癌症的發生髮展緊密相關。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建議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包括每天進食不同種類的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或能降低患癌風險,而且多吃水果和蔬菜的人士一般亦較少超重。適度進食紅肉(如牛肉、豬肉和羊肉),以及避免過量食用加工肉類,有利於控制癌症發生風險。
研究表明部分酒精飲品的過量飲用都是引致多種癌症的成因之一。因此,減少酒精飲品的分量能有效地降低患癌風險。不要依賴營養補充劑來預防癌症,而是建議人們應該從食物中吸收所需的營養素。
最強防癌抗癌食物排行榜
01、玉米
其營養價值超過麵粉、大米,經常食用能預防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疾病、癌症、高膽固醇血症、高血壓等病。
02、紅薯
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賴氨酸、植物纖維、去氫表雄酮,能預防腸癌和乳腺癌。
03、南瓜
含極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還含有鈣質和纖維素、色氨酸-P等,可預防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膽固醇血症,是預防癌症的好食品。
04、麥麩
麥麩是小麥主要營養成分的倉庫,含有B族維生素、硒、鎂等礦物質,很多植物纖維。有利於防治大腸癌、糖尿病、高脂高膽固醇血症、便秘、痔瘡等。
05、蘑菇
營養豐富,含有人體必需的胺基酸、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含硒和豐富的維生素D,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有利於預防胃癌和食道癌。
06、蘆筍
含有硒和植物纖維等,可用來防治多種癌症。
07、苦瓜
苦瓜的抗癌作用是由於它含有一種類奎寧蛋白,能激活免疫細胞的活性,苦瓜種子中含有抑制細胞侵襲、轉移的成分。
08、茄子
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還含有龍葵鹼、葫蘆素、水蘇鹼、膽鹼等物質,其中龍葵鹼和葫蘆素被證實具有抗癌作用。
09、大蒜
實驗證實,大蒜素、大蒜辣素對許多癌細胞具有強烈的抑制作用,大蒜素還能阻斷在體內合成亞硝胺。大蒜富含硒、鍺,鍺能激活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
10、海帶
海帶提取物對多種癌細胞有抑制作用。
11、綠茶
據國內外廣泛研究,茶葉尤其是綠茶具有非常明顯的防癌作用。
12、蘿蔔及胡蘿蔔
含有大量維生素C,胡蘿蔔還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所以它們具有極好的防癌作用。
除了以上列舉的10多種抗食品,常食大棗、山楂、獼猴桃 、葡萄、烏梅、大白菜以及多種海產品等,均對防癌有益。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任何一種食物都不可以單一品種長年多吃,這樣又會造成偏食,除了營養不良、缺乏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外,偏食也是致癌的因素之一。癌症是長時間,多種致癌危險因素積累誘發,長期偏吃單一的「防癌抗癌食物」,也會增加某種危險積累。飲食與癌症的關係,更重要的是把握好一個度,儘量做到膳食平衡不偏食才是防癌抗癌的關鍵。簡單再簡單就是:一日三餐,粗茶淡飯。
那些吃出來的癌症
(1)食道癌
經調查研究,食道癌屬於「吃出來的癌症」,致癌因素有:
缺少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
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如鉬、鋅、鎂、硒等。
進食腌制和霉變食物。致癌物質亞硝胺可引發多種癌症,其中,二甲基亞硝胺、二乙基亞硝胺以及甲基苄基亞硝胺都能在腌制的肉類與魚類、粗製的魚露中發現。此外,在陳蘿蔔乾、陳玉米面、酸菜及某些霉變食品中,甚至香腸、啤酒中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發霉食品中除亞硝胺外還有黴菌毒素,這些毒素本身可以引起癌症,還與亞硝胺有協同致癌作用。
喝酒加吸煙則食道癌的發生率會顯著上升。
(2)胃癌
據國內外流行病學研究,胃癌的發生與下列飲食因素有關。
好吃燻烤食品:食品在燻烤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多環芳烴化合物,其中含有苯並芘等強致癌物質,它可滲透至整個食品。燻烤過程中,蛋白質在高溫下,尤其在烤焦時會分解產生致癌的成分。
飲水及糧食中硝酸鹽、亞硝酸鹽含量偏高。而硝酸鹽、亞硝酸鹽在人體胃中可能與胺類結合,形成亞硝胺,這是很強的致癌物質。
喜吃腌制食品。
吃霉變食物,發現胃癌高發區的糧食與食品受黴菌污染嚴重,甚至在胃癌病人的胃液中,也檢出黴菌及其毒素。
飲酒:酗酒可損傷胃粘膜,引起慢性胃炎。酒精可促進致癌物質的吸收,損害和減弱肝的解毒功能。
(3)肝癌
肝癌的發生與飲食的關係如下:
食物的黃麴黴菌污染:我國肝癌的地域分布與黃麴黴菌污染分布基本相一致,糧、油、食品受黃麴黴毒素污染嚴重的地區,肝癌的發病與死亡率也高。
B型肝炎病毒的傳染:我國人群中,約有10%的人曾有B型肝炎病毒感染,由於飲食習慣和飲食衛生不好,肝炎病毒主要是通過飲食和未消毒的餐具傳染給健康人的。部分慢性肝炎病人會發生肝癌。
水源的污染:飲水污染的程度與肝癌發病呈正相關,提示污染的水中含有致癌促癌物質,例如藍綠藻毒素、腐植酸等。
酗酒:酗酒明顯損傷肝臟,可導致營養不良、肝硬變,在這基礎上可發展成肝癌。
(4)結腸、直腸癌
高脂肪膳食:吃高脂肪膳食的人群,其結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比吃低脂肪膳食的人群高,這在動物實驗中已得到證實。
膳食纖維不足:飲食中植物纖維素多的國家如非洲、芬蘭、日本、我國,結腸、直腸癌的發病率明顯低於歐、美國家。
其它因素:多吃含豐富維生素A的食物,可降低大腸癌的發生,多喝啤酒或既喝啤酒又喝其它酒的人群,其大腸癌發病率較高。
(5)其它「吃出來的癌症」
很多資料證明,高脂肪與高熱量的飲食與乳腺癌發生呈正相關。肺癌病人常缺維生素A和硒。有報告認為高脂肪飲食可能與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膽囊癌的發生有關。喉癌、口腔癌與吸煙、酗酒有關,甲狀腺癌與飲食中缺碘有關,鼻咽癌與飲食中亞硝基化含物(如亞硝胺)污染有關。
致癌食物八大黑名單
1.腌制食品:鹹魚產生的二甲基亞硝酸鹽,在體內可以轉化為致癌物質二甲基亞硝酸胺。鹹蛋、鹹菜等同樣含有致癌物質,應儘量少吃。
2.燒烤食物:烤牛肉、烤鴨、烤羊肉、烤鵝、烤乳豬、烤羊肉串等,因含有強致癌物不宜多吃。
3.熏制食品:如燻肉、熏肝、熏魚、熏蛋、熏豆腐乾等含苯並芘致癌物,常食易患食道癌和胃癌。
4.油炸食品:煎炸過焦後,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烴。咖啡燒焦後,苯並芘會增加20倍。油煎餅、臭豆腐、煎炸芋角、油條等,因多數是使用重複多次的油,高溫下會產生致癌物。
5.霉變物質:米、麥、豆、玉米、花生等食品易受潮霉變,被黴菌污染後會產生致癌毒草素——黃麴黴菌素。
6.隔夜熟白菜和酸菜:會產生亞硝酸鹽,在體內會轉化為亞硝酸胺致癌物質。
7. 檳榔:嚼食檳榔是引起口腔癌的一個因素。
8.反覆燒開的水:反覆燒開的水含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後生成致癌的亞硝酸胺。
有人會說,以上這些都是日常飲食中,我們常吃的食物。正因為是我們常吃的食物,危害才更大。以上這八大食物的致癌因素,都是中外科學們長期調查、研究所得出的科學結論。有些,我們可以不吃,有些雖然不能不吃,也可以少吃為佳。只要稍稍管理好自己的嘴巴,不吃或少吃以上八大致癌食物,就可以大大減少患癌症的風險,何樂而不為呢?!
醫生
張華
主任醫師
簡介
張華,中西醫結合主任醫師;教授;中醫執業醫師,西醫執業醫師。《腫瘤諮詢在線》首席專家;《癌症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病》作者。曾經任職:廣州市中醫醫院腫瘤科主任、大內科副主任、院長助理;中美合作普羅腫瘤治療中心主任;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國家中管局重點中醫腫瘤專科學術帶頭人,國家中管局腫瘤藥理基地主任,廣州市九屆政協委員;入選《嶺南名醫》;中國腫瘤學會(CSCO)理事;廣東省癌症與姑息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廣州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常委。張華,中西醫結合主任醫師;教授;中醫執業醫師,西醫執業醫師。《腫瘤諮詢在線》首席專家;《癌症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病》作者。曾經任職:廣州市中醫醫院腫瘤科主任、大內科副主任、院長助理;中美合作普羅腫瘤治療中心主任;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國家中管局重點中醫腫瘤專科學術帶頭人,國家中管局腫瘤藥理基地主任,廣州市九屆政協委員;入選《嶺南名醫》;中國腫瘤學會(CSCO)理事;廣東省癌症與姑息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廣州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常委。張華,中西醫結合主任醫師;教授;中醫執業醫師,西醫執業醫師。《腫瘤諮詢在線》首席專家;《癌症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病》作者。曾經任職:廣州市中醫醫院腫瘤科主任、大內科副主任、院長助理;中美合作普羅腫瘤治療中心主任;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國家中管局重點中醫腫瘤專科學術帶頭人,國家中管局腫瘤藥理基地主任,廣州市九屆政協委員;入選《嶺南名醫》;中國腫瘤學會(CSCO)理事;廣東省癌症與姑息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廣州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常委。從醫經歷:臨床一線門診、病房30餘年,治療病人數以萬例臨症經驗。積極倡導合理治療,反對過度醫療;在系列抗癌中藥研究、中醫減少化療放療毒副作用、中醫中藥預防腫瘤復發、中醫雜症、中醫養生保健和飲食調理防癌等領域多有建樹和著述。主持完成國家、省市科研課題多項;發表醫學論文數十篇;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和科普教育,出版《癌症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病》等書著6部;在報刊和網絡發表數百萬字醫療科普文章。
擅長
中醫腫瘤,腫瘤內科,中醫內科,中醫雜症,中醫養生,飲食保健。擅長治療肺癌、胃癌、腸癌、肝癌、胰腺癌、鼻咽癌、乳腺癌、婦科腫瘤、甲狀腺結節以及中醫疑難雜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