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3億!罵歸罵,《誅仙Ⅰ》錢已經賺到了

2019-09-18     山鬼光影

肖戰、李沁主演的仙俠電影《誅仙Ⅰ》目前票房已經超過3億,豆瓣評分則跌至5.3分,算是頂著如潮負評賺到了錢——雖然網傳《誅仙Ⅰ》投資金額不等,最低為1500萬,最高為5000萬,但3億票房收入按照國內分帳制度,片方已經可以拿到1億左右。

觀眾用來衡量《誅仙Ⅰ》質量的元素包括劇情、演員、特效、動作以及服化道。

如果不是書粉,影版的劇情雖然單薄、潦草,但還不至於引發「眾怒」;肖戰等幾位主演的表現,也存在著一定分歧,粉絲之外也有路人表示「還不錯」,沒有一邊倒;特效雖然粗糙,但部分場景依然頗具視覺美感;動作設計雖然不復程小東巔峰時期出彩,但傀儡木偶戲也算是小亮點。

只有造型,從影片開拍時便爭議滿滿。放出預告片、海報後,又遭遇了新一輪Diss,被指太醜,嚴重拉低了演員顏值。

更甚者,觀眾進了影院才知道,預告片、海報中算什麼?正片里還有更丑的!

比如以林驚羽為代表的「龍首峰」弟子的「日本浪人」髮型,不僅讓他在片中出場時成為笑點,也成為《誅仙Ⅰ》影片中的「丑」之代表——比 「碧瑤」的滿頭揪揪更令人難以接受。

但為《誅仙Ⅰ》設計造型的卻是業界大佬奚仲文,他的提名、獲獎記錄,足以拉出「通話單」那樣的長度。《滿城盡帶黃金甲》、《龍門飛甲》、《投名狀》、《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等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

其中的《滿城盡帶黃金甲》,還讓他獲得了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獎的提名。

所以,奚仲文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但這樣一位戰績輝煌的金牌設計師,為什麼給《誅仙Ⅰ》中的人物弄出了這麼丑的造型?

首先,不夠仙。

《誅仙》是修真玄幻,人物沒有了「仙」氣,先就離原作品遠了一步。雖然劇版分數跟影版是「難兄難弟」,但劇版的人物造型基本符合題材設定,長衫廣袖、頭冠束髮,符合修真門派超然出塵的定位。

而影版的人物造型不是仙俠,更偏於武俠,還是那種不怎麼講究的武俠門派。幾位峰主尚有些宗主之風,門下弟子一身灰暗、破破爛爛,不是沿街乞討的丐幫,也像占山為王的草寇。就連「七脈比武」時的對決,也都像三流門派的比試,更有兩名弟子比試時用了摔跤術,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其次,與原小說相差太遠。

其實,肖戰的「張小凡」雖然被畫了曬斑妝、加深了膚色,用來表現他的普通、憨厚,以及在門派干粗活、地位不高,還在觀眾接受程度內;李沁的「陸雪琪」雖然不像原作中白衣蹁躚,但一淡一濃兩種紫色,還是襯托出了她的高冷出塵。

但「碧瑤」的滿頭揪和林驚羽的浪人髻,就著實讓人費解。

之前,有設計專業的網友解釋,稱武俠電影為了動作場面完成順利,在造型設計上往往從簡。因此,《誅仙Ⅰ》中人物造型都不繁瑣,沒有多餘飾物。

此外,髮型也都採用固定髮型,避免在武打快鏡時被頭髮糊一臉,搞得狼狽又麻煩。

「張小凡」的隨意挽發,代表了他的淳樸天然;「陸雪琪」的高扎馬尾,體現她的高冷難近;「碧瑤」的滿頭揪揪,表現她的古靈精怪。

但道理我們都懂,難道古靈精怪的固態髮型,就只有「滿頭揪揪」這一種?縱然孟美岐的臉不是古典美人臉,現代味道太濃,造型也不用走這種「隨意到隨便」的風格吧。

而「碧瑤」除了髮型外,影版將書中的水綠裙裝換成了黑色、深藍色,也是引發書粉不滿的地方。

對於為啥不讓「碧瑤」穿綠衣,專業人士解釋是因為特效場景需要在綠幕前完成拍攝,如果穿了綠衣,就會影響後期合成效果。

好吧,「碧瑤」的造型事出有因,那「林驚羽」是啥情況?

「林驚羽」資質出眾,白衣瀟洒,風采卓然。影版中的「林驚羽」,雖然保留了白衣,但除此之外還剩下了什麼?

書中那個「一劍驚鴻、傲視天下」的少年英傑,生生成了片中的笑話。

若說他的髮型一樣是為了武打方便的固態髮型,那即便簡單挽個髻、插個簪,也要勝過「浪人頭」不是?

只能說,業界大佬的構思,我等凡人實在理解無能。

除了「碧瑤」和「林驚羽」的造型外,鬼王宗四大聖使的造型也讓人一言難盡。可能是為了凸顯鬼王宗的「鬼」氣,原本以「四靈」為名號的四個人,在影片中的出場都十分詭異,真的可以說是「妖魔鬼怪」齊聚。

原作中一身黑衣、面罩輕紗的「幽姬」,成了影片中的「白幽靈」,攻擊時更像恐怖片中的邪祟附體,瞬間化身猙獰的裂口女。

所以,《誅仙Ⅰ》這種開場仙、隨后土、接著邪典的混合風,就像影片的造型設計一樣,處處透著「凡人」理解不了的「高深」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svzRW0BJleJMoPMyV2R.html